一种支模架钢管补偿式挠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441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模架钢管补偿式挠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模架钢管补偿式挠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支模架钢管挠度测量是指对建筑脚手架的钢管变形进行检测,主要用于确定支模架在承受荷载前后,钢管是否产生变形以及变形大小,是用来确定钢管变形后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有技术测量钢管挠度的方法,主要使用塔尺或刻度尺,配合经纬仪或水准仪,来测量钢管挠度,主要弊端是:操作复杂,测量人员需要专门培训;测量速度慢,不满足施工现场要求;设备费用昂贵,维护调试要求高;钢管原始挠度偏差未补偿;测量时需要两人配合,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补偿钢管的原始挠度的支模架钢管补偿式挠度测量仪。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模架钢管补偿式挠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主尺,测量主尺一侧设有把手,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各安装一支杆,支杆的端部设有半圆环结构的限位环;所述测量主尺的中段设有一开口,开口内置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分为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第一测量杆外部设有转耳,第一测量杆内部中空,一端为测量头,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测量杆包括一主体,主体一端固定一带外螺纹的连接杆,另一端固定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端部固定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测量杆的连接杆置于第一测量杆内,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杆置于测量主尺的开口内,压缩弹簧端部的定位块与测量主尺内部相固定;所述第二测量杆的主体上安装一指针,测量主尺上设有一测量窗口,与第二测量杆的主体的位置相对应,测量窗口内设有刻度,第二测量杆上安装的指针位于测量窗口的刻度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测量杆的主体为水平的凸字型结构,包括矩形本体以及突出的分体,突出的分体位于矩形本体前侧,指针固定在突出的分体上;所述测量主尺中段的开口形状与第二测量杆主体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窗口上下两侧均有的刻度,且刻度中间为零点。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待测量钢管上标定测量点,将第一测量杆的端部对准钢管上的测量点,利用把手将测量主尺上的限位环贴紧待测量钢管;然后观测测量窗口上的测量指针是否归零,如果没有归零,转动第一测量杆上的转耳,改变第一测量杆与第二测量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指针,将指针归零,完成原始偏差补偿。然后再钢管承受荷载后,将第一测量杆的端部对准钢管上的测量点,利用把手将测量主尺上的限位环贴紧待测量钢管;然后观测测量窗口上的测量指针在测量面板上所对应的刻度,直接读出待测量钢管的扰度数值。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测量杆与第二测量杆用螺纹连接,利用第二测量杆上的压缩弹簧,第一测量杆能够紧贴待测量钢管;第二测量杆主体为凸形设计,与测量尺身的开口相适应,避免转动第一测量杆上的转耳时带动第二测量杆及测量指针转动。

本实用新型整体操作简单,测量人员无需专门培训,可单人测量操作;不使用复杂仪器,测量速度快;构配件简单,价格低廉,设备维护要求低;可以对钢管原始挠度变形进行补偿,满足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测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测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测量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测量主尺1、把手11、支杆12、限位环13、开口14、测量窗口15、刻度16、第一测量杆2、转耳21、内螺纹22、第二测量杆3、主体31、连接杆32、压缩弹簧33、定位块34、指针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测量主尺1,测量主尺1右侧设有把手11,左侧的上下两端各安装一支杆12,12支杆的端部设有限位环13;所述测量主尺1的中段设有一开口14,开口14内置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分为第一测量杆2和第二测量杆3,第一测量杆2外部设有转耳21,第一测量杆2内部中空,一端为测量头,另一端的端部内设有内螺纹22;所述第二测量杆3包括一主体31,主体31一端固定一带外螺纹的连接杆32,另一端固定一压缩弹簧33,压缩弹簧33端部固定一定位块34;所述第二测量杆3的连接杆32置于第一测量杆2带内螺纹的端部内,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杆3置于测量主尺1的开口14内,第二测量杆的主体31为水平的凸字型结构,包括矩形本体以及突出的分体,突出的分体位于矩形本体前侧,指针4固定在突出的分体上;所述测量主尺1中段的开口14形状与第二测量杆主体31的形状相适应。压缩弹簧33端部的定位块34与测量主尺1内部通过螺钉相固定;所述第二测量杆3的主体31上安装一指针4,测量主尺1的前侧设有一测量窗口15,位置与第二测量杆的主体31相对应,测量窗口15上下两侧均有的刻度16,且刻度中间为零点,第二测量杆上安装的指针4位于测量窗口的刻度上。

本实施例的测量主尺1为100×25×2的铝方管,支杆12为50×25×2铝方管,限位环13为φ56×2半圆管,第一测量杆2为φ10×120的螺管,连接杆32为φ8×40的螺杆,主体31为侧向的凸字块,中间设有安装连接杆32和压缩弹簧33的安装孔。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一)原始偏差补偿测量

1)在待测量钢管上标定测量点;

2)将第一测量杆2的端部对准钢管上的测量点,利用把手11将测量主尺1上的限位环13贴紧待测量钢管;

3)观测测量窗口15上的测量指针4是否归零;

4)如果没有归零,转动第一测量杆2上的转耳21,改变第一测量杆2与第二测量杆3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指针4,将指针4归零;

5)完成原始偏差补偿。

(二)承受荷载后的扰度测量

1)将第一测量杆2的端部对准钢管上的测量点,利用把手11将测量主尺1上的限位环13贴紧待测量钢管;

2)然后观测测量窗口15上的测量指针4在测量面板上所对应的刻度,直接读出待测量钢管的扰度数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