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棒直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4789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铜棒直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用辅助工具,尤其涉及铜棒直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主要分为黄铜棒(铜锌合金,较便宜),紫铜棒(较高的铜含量)。黄铜棒是用铜及锌的合金制造成的棒状物体,因色黄而得名。铜含量56%~68%的黄铜,其熔点为934~967度。黄铜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的零件、枪炮的弹壳等。其应用广泛,可用于空调管、冰箱管、机油管、给水管道以及各种机械配套用料、汽车同步器齿环、船用泵、阀、结构件、磨擦附件等。而铜棒的直度必须满足相应要求,例如Φ38规格的铜棒,直度要求0.25,样棒规格即Φ38.25,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检测同一批规格的铜棒是否,满足直度要求,会在光滑的硬质台面上放置标尺,标尺的两端垫以相应规格的铜棒(即样棒)使得标尺与台面留有相应的间隙,然后将待检测的铜棒与标尺的长度方向平行放置,手动推动铜棒经过标尺下方,如果能够通过说明直度满足要求,如果不合格将会被标尺卡住。但该方法操作较为繁琐,根据不同尺寸的铜棒需要人工更换样棒,人工推动待检测铜棒经过标尺,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铜棒直度检测方法较为繁琐,检测效率低,为此提供一种铜棒直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它包括检测平台和固接在检测平台上的一对间隔分布的垂直导轨,所述垂直导轨上滑动配合有横梁,所述检测平台上还固接有位于垂直导轨内侧的可垂直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横梁底部接触。

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有两个,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且关于横梁的中心对称分布。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检测平台上位于垂直导轨一侧还固接有长度超过垂直导轨的凸台,所述凸台靠近垂直导轨的一侧具有斜坡,所述斜坡的最低点与检测平台接合且与横梁保持一定间隙。

上述方案中所述斜坡为纵截面为线型或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来控制横梁与检测平台之间的间隙,来适应检测不同规格的铜棒直度,调节便捷,凸台的斜面给予待检测的铜棒一个重力势能,使其具有一定的速度自动向横梁方向移动,如果制度符合要求,铜棒将直接通过,如果不符合要求将被横梁挡住,实现了直度检测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检测平台,2、垂直导轨,3、横梁,4、驱动机构,5、凸台,6、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平台1和固接在检测平台上的一对间隔分布的垂直导轨2,所述垂直导轨上滑动配合有横梁3,所述检测平台上还固接有位于垂直导轨内侧的可垂直移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与横梁底部接触。

上述的驱动机构可以是油缸、气缸、电动推杆或由电机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无论是油缸、气缸、电动推杆还是由电机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均可远程操作,实现自动化。横梁最好采用镁铝合金材质制成的平尺,平尺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工形、桥形等等。

实施例1: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它包括检测平台1和固接在检测平台上的一对间隔分布的垂直导轨2,所述垂直导轨上滑动配合有横梁3,所述检测平台上还固接有位于垂直导轨内侧的可垂直移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与横梁底部接触,驱动机构有一个,位于横梁中心正下方,待检测的铜棒可以由驱动机构的左方、右方经过。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驱动机构有两个,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且关于横梁的中心对称分布。这样横梁的上下移动较为稳定。

实施例3:为了能够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可以在检测平台上位于垂直导轨一侧还固接有长度超过垂直导轨的凸台5,所述凸台靠近垂直导轨的一侧具有斜坡6,斜坡的纵截面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弧形或是线形,所述斜坡的最低点与检测平台接合且与横梁保持一定间隙,当待检测的铜棒由斜坡滑落时由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合格的铜棒能够快速通过横梁。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实施例1或2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启动驱动机构使得横梁沿着垂直导轨上移,当垂直导轨与检测平台之间的间距为待检测的铜棒的规格时停止驱动机构,将待检测的铜棒放在凸台上方,轻轻推动铜棒,使其沿着斜坡下滑,下滑的铜棒如果直度符合要求,则会迅速通过横梁,如果直度不符合要求,则会被横梁卡住,整个过程人为参与因素很少,实现了铜棒直度检测的自动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