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管接水压封堵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550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管接水压封堵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密封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道管接水压封堵工装。



背景技术:

燃气管道是燃气轮机重要的气体供给管道,要求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制造厂通过水压试验进行检测。水压试验时管道两端可以用封板封堵,但管道上布置有管接,数量多,尺寸小,不易进行封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管接水压封堵工装,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对众多的管接进行封堵,提高封堵密封效果和操作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管道管接水压封堵工装,包括U形螺栓、固定螺母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管接相配合的盲孔,盲孔内设有柔性的密封垫,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U形螺栓相配合的通孔,封堵管接时U形螺栓穿过通孔与固定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内设有与管接相配合的限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底部设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周壁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二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两侧设有橡胶材质的定位片,所述限位柱包括底座、锁紧螺栓和与第二凸起部相配合的中部套筒,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盲孔的底部,锁紧螺栓穿过中部套筒与底座相连,第一定位片设在锁紧螺栓的螺帽与中部套筒之间,第二定位片设在中部套筒与底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为四个,U形螺栓的每个端部均套接有两个固定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U形螺栓与支撑板配合作用实现管接的封堵,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迅速,拆卸方便;

(2)盲孔的底部设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凸起部,通过第一凸起部与密封垫抵接一方面能提升密封垫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形成多层密封圈,提升设备密封性能;

(3)限位柱插入管接内,限位柱的周壁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二凸起部,通过第二凸起部在管接内形成初级防水圈,降低管接端口部与密封垫连接处的水压,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机械结构,没有涉及耗电设备,使用成本低,与水接触也不会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5)限位柱包括底座、锁紧螺栓和中部套筒,第二凸起部通过定位片固定在限位柱上,设备维修方便,可复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堵管接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凸起部的剖视图;

附图中:

1-U形螺栓,2-固定螺母,3-支撑板,31-盲孔,32-通孔,33-第一凸起部,4-密封垫,5-管接,6-限位柱,61-底座,62-中部套筒,63-锁紧螺栓,7-第二凸起部,71-第一定位片,72-第二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管接水压封堵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U形螺栓1、支撑板3和四个固定螺母2,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与管接5相配合的盲孔31,盲孔31内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垫4,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与U形螺栓1相配合的通孔32,封堵管接5时U形螺栓1穿过通孔32与固定螺母2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机械结构,没有涉及耗电设备,使用成本低,与水接触也不会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盲孔31内设有与管接5相配合的限位柱6,如图5所示,该限位柱6包括底座61、锁紧螺栓63和与第二凸起部7相配合的中部套筒62,底座61内壁设有与锁紧螺栓63相配合的螺纹,锁紧螺栓63穿过中部套筒62与底座61相连,设备维修方便,可复用性强。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柱6的周壁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二凸起部7,第二凸起部7的两侧设有橡胶材质的环形定位片(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61固定安装在盲孔31的底部,第一定位片71设在锁紧螺栓63的螺帽与中部套筒62之间,第二定位片72设在中部套筒62与底座61之间。通过第二凸起部7在管接5内形成初级防水圈,降低管接5端口部与密封垫4连接处的水压,提升密封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盲孔31的底部设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凸起部33,通过第一凸起部33与密封垫4抵接一方面能提升密封垫4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形成多层密封圈,进一步提升设备密封性能。

在水压试验时,在管接5位置,先定位放置U形螺栓1,与管道接触处设置橡胶的密封垫4,防止伤及管道母材,再将支撑板3压置在管接5上,支撑板3上的盲孔31与管接5同轴,最后拧紧固定螺母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