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光源切换装置以及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2914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单色光源切换装置以及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色光源切换装置以及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



背景技术: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透射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检测波长范围一般可包含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典型的吸收度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入射接口,以及用于检测光与样品之间相互作用的光学检测系统。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各入射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和吸收强度( A )建立坐标系,即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吸收光谱检测装置,常用光源如卤素灯、氘灯、氙灯等,通过滤光片或者光栅系统将所需检测波长选择后输出。针对待检测样品吸收峰位置,通过单色系统选择波长后,将外接光源信号引入到检测系统中。

从严而论,朗伯-比尔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但由于仪器分辩能力有限,入射光实际为一很窄波段的谱带。由于分光光度计分光系统中的色散元件分光能力差,即在工作波长附近或多或少也含有其他杂色光,杂散光(非吸收光)也会对比尔定律产生影响,这些杂色光将导致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因此,如何去除入射光中的杂色光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色光源切换装置以及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通过切换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杜绝了入射光线中混入杂色光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单色光源切换装置,包括圆盘状切换本体和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源,所述切换本体由步进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切换本体背离所述步进电机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安置槽,槽内设有与电源相连、用于为所述光源提供电压的电连接触点,槽口设有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滤光片。

优选的,所述切换本体的上方设有光源位置检测单元。

优选的,所述光源位置检测单元为光电耦合器或光电耦合开关。

优选的,所述光源有10个。

优选的,所述光源为单色的LED灯。

优选的,所述切换本体的直径为90~95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以解决温度变化对光源稳定性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包括上述单色光源切换装置和由电机固定架、入射窗口支架和U型板组成的恒温控制室,所述切换本体设置于所述恒温控制室内,所述述恒温控制室内部设有温度检测器、顶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入射窗口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光线出口和透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切换本体,从而改变光源与透光片间的相对位置,因此伴随着切换本体的旋转,可以调整、切换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源,从而保证出射光线波长的单一性。

2.本实用新型将切换本体设置于密闭的恒温控制室,杜绝了温度忽高忽低对光源稳定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切换本体,2为光源,3为步进电机,4为安置槽,5为电机固定架,6为电连接触点,7为滤光片,8为U型板,9为光源位置检测单元,10为透光片,11为温度检测器,12为散热风扇,13为入射窗口支架,14为光线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一种单色光源切换装置,参见图1,包括直径为93mm的圆盘状切换本体1和2~10个不同波长的光源2(本实施例中为单色的LED灯),切换本体1由步进电机3驱动、旋转,切换本体1背离步进电机3的端面上设有与光源2相对应的安置槽4,槽内设有与电源相连、用于为光源2提供电压的电连接触点6,槽口设有与光源2相对应的滤光片7。

切换本体1的上方设有光源位置检测单元9。

实施例2:一种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参见图2,包括上述单色光源切换装置和由电机固定架5、入射窗口支架13和U型板8组成的恒温控制室,切换本体1设置于恒温控制室内,述恒温控制室内部设有温度检测器11、顶部设有散热风扇12;入射窗口支架13上设有与光源2相对应的光线出口14和透光片10。

上述单色光源切换装置以及提高光源稳定性的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接通电源,步进电机3带动旋转本体1旋转、以转换与光线出口14相对应的单色光光源种类,散热风扇12用于调节恒温控制室的温度,温度检测器11用于温度的实时监测;恒温控制室保证了温度的相对稳定,滤光片7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杂光的影响。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