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2727发布日期:2018-07-27 21:5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辅助设备,尤其涉及土壤采样器。



背景技术: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现有技术中,人们通过采集土壤进行研究,通过钻孔达到不同深度,从而取得样本;这样,费时费力,容易破坏土壤结构,而且造成取样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操作可靠的土壤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撑体、下撑体、钻具和套管,所述上撑体位于下撑体的上方,所述上撑体和下撑体之间通过若干撑杆连接,所述上撑体的中心设有穿孔,所述下撑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穿孔的孔径小于通孔的孔径;

所述钻具包括钻头、盖板和一对连杆,一对连杆分别固定连接在钻头上,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对用于放置连杆的容置槽;

所述套管的内壁设有一对穿孔,所述连杆一一对应设在套管的穿孔内;

所述盖板和套管之间设有一对弹簧,所述弹簧一一对应套设在连杆上。

所述下撑体的两端底部设有分别设有顶针。

所述下撑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振动器。

还包括波纹管,若干撑杆呈环形设置,所述波纹管套设在若干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先将上撑体和下撑体固定形成整体,其次,将钻具和套管进行组装,将套管穿过钻头上的一对连杆,放置弹簧,再将盖板盖设在一对连杆上;组装后,将钻头放入穿孔内,盖板带动钻头旋转动作,将套管向上动作,使得土壤进入套管下方;再将套管下压,将土壤带出,操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撑体,10是穿孔一,2是下撑体,20是通孔,

3是钻具,31是钻头,32是盖板,33是连杆,

4是套管,40是穿孔二,5是撑杆,6是弹簧,7是顶针,8是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包括上撑体1、下撑体2、钻具3和套管4,所述上撑体位于下撑体的上方,所述上撑体和下撑体之间通过若干撑杆5连接,所述上撑体的中心设有穿孔(即穿孔一10),所述下撑体的中心设有通孔20,所述穿孔(即穿孔一10)的孔径小于通孔的孔径;

所述钻具3包括钻头31、盖板32和一对连杆33,一对连杆分别固定连接在钻头上,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对用于放置连杆的容置槽;

所述套管4的内壁设有一对穿孔(即穿孔二40),所述连杆一一对应设在套管的穿孔(即穿孔二40)内;

所述盖板和套管之间设有一对弹簧6,所述弹簧一一对应套设在连杆上。

在工作中,先将上撑体和下撑体固定形成整体,其次,将钻具和套管进行组装,将套管穿过钻头上的一对连杆,放置弹簧,再将盖板盖设在一对连杆上;组装后,将钻头放入穿孔内,盖板带动钻头旋转动作,将套管向上动作,使得土壤进入套管下方;再将套管下压,将土壤带出,操作可靠。

上撑体和下撑体起到支撑平台的作用,方便加工;套管适配地设在穿孔内,便于放置。

所述下撑体的两端底部设有分别设有顶针7。

这样,使得下撑体可靠固定在地面,方便定位可靠。

所述下撑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振动器8。

设置振动器,便于对土壤进行振动,起到松散的作用,便于取样。

还包括波纹管,若干撑杆呈环形设置,所述波纹管套设在若干撑杆上。

设置波纹管,使得上撑体和下撑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便于将土壤堆积,避免尘土飞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