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在线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8373发布日期:2018-10-23 16:4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在线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OC在线监测仪。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目前,VOC 在线监测系统是为环境监测行业提供气体监控业务的集成系统,可以实现有机废气主要组分以及总量在线监测。在线监测仪采用先进的只能组分分析算法以及FID技术,通过高精度AD采样对气体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并上传实时测量数据,实时监测总VOC浓度、主要组分浓度、总排放量。但是,现有VOC 在线监测仪其采用的前处理分析方法有定量管+柱子+FID检测器,这些监测仪结构复杂,并且仅能监测高浓度总VOC,而无法实现监测低浓度VOC。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VOC在线监测仪其结构复杂、仅能监测高浓度VOC的缺点,提供一种VOC在线监测仪,其不仅可以实现监测高浓度VOC,还同时能兼顾监测低浓度VOC的在线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OC在线监测仪,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数据处理系统和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上的输入端、和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与所述输入端连通用于采集并最终析出样品浓度中VOC的捕集装置、将采集的所述样品中VOC输入色谱柱再对所述样品中VOC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输出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以及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的单片机控制主板;所述输入端包括样品输入端和氮气输入端,所述捕集装置包括捕集阱、废气排出端和多通阀;所述捕集阱包括围合形成腔室的壳体、贯穿所述壳体置于所述腔室内的硅烷化管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半导体制冷片和设于所述硅烷化管上的加热装置,所述硅烷化管包括圆柱形管体以及环绕所述圆柱形管体内壁的用于吸附和析出所述样品中VOC 的填充层;所述样品输入端与所述多通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氮气输入端与所述多通阀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硅烷化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通阀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连通,所述废气排出端与所述多通阀的第五接口连通,所述色谱柱的输入端与所述多通阀的第六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冷端连接导冷块,热端连接散热结构;所述导冷块包括底板和两行导冷板,所述底板其中的一平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冷端贴合连接,所述两行导冷板是由所述底板的另一平面向上延伸、且由多块支板呈间隔排列组成,所述两行导冷板之间的间距形成通槽,所述硅烷化管设于所述的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环设在所述硅烷化管外周的加热丝或者是贴设在所述硅烷化管外周的加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为吸附剂层和活性炭层交替排列设置,所述吸附剂层和所述活性炭层之间以及所述硅烷化管两端管口处均设有隔离层。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加热腔室,所述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置于所述加热腔室内。

具体地,所述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中座和底座,所述上盖、所述中座和所述底座依次围合形成位于所述中座内部可供燃烧的燃烧腔室,所述中座上设有可伸入所述燃烧腔室的点火丝,所述中座的内壁上设有绝缘套筒、收集极管和极化极管,所述收集极管和所述极化极管相对设置在所述中座的两侧,并穿过所述绝缘套筒插入所述燃烧腔室内,所述收集极管位于所述燃烧腔室内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第一收集板,所述极化极管位于所述燃烧腔室内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一收集板和所述第二收集板呈环形平板结构环绕所述复合陶瓷质喷嘴水平相对设置。

具体地,所述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底座上设有可喷射火焰的复合陶瓷质喷嘴,所述复合陶瓷质喷嘴通过喷嘴螺母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供样品输入与所述复合陶瓷质喷嘴连通的送样通道,所述送样通道与所述色谱柱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输入端还包括空气输入端和氢气输入端,所述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底座上还设置有可供空气输入与所述复合陶瓷质喷嘴连通的气路通道以及可供氢气输入与所述复合陶瓷质喷嘴连通的氢气通道,所述空气输入端与所述气路通道连接,所述氢气输入端与所述氢气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阀的第五接口与所述废气排出端之间还设有质量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还包括标准气体输入端,所述标准气体输入端与所述样品输入端并联接入所述多通阀的第一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是一款可以同时分析高、低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仪器,监测浓度范围在 0.5ppb-1000ppb;其采用高灵敏度、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强的FID检测器,检测范围宽,适合应用于现场高、低浓度废气排放的同时检测,并且具有自动校正功能,检测器运行状态可以实时监测并可进行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采用了具有半导体制冷片和加热装置的捕集阱,能够对有机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力,并且该捕集阱无需在深冷的环境下工作,只需冷却到-10℃左右即可,在此温度下二氧化碳不会被冷凝,且样品分析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的管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的捕集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的捕集阱的硅烷化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OC在线检测仪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OC在线检测仪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俯视图。

图中:100-VOC在线监测仪

1-监测箱 10-箱体 11-质量流量计

20-输入端 21-样品输入端 22-氮气输入端 23-标准气输入端

24-空气输入端 25-氢气输入端 26-稳压阀 27-压力表

28-开关控制阀 29-废气排出端

300-捕集装置 30-捕集阱 31-壳体 32-硅烷化管 34-加热装置

321-填充层 322-吸附剂层 323-活性炭层 324-隔离层

325-硅烷化管的第一端口 326-硅烷化管的第二端口

33-半导体制冷片 331-冷端 332-热端

35-导冷块 351-导冷板 352-底板

36-散热结构 361-散热器 362-散热风扇

50-多通阀 51-第一接口 52-第二接口 53-第三接口

54-第四接口 55-第五接口 56-第六接口

400-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41-上盖 42-中座 43-底座 44-燃烧腔室

45-极化极管 451-第二收集板 46-收集极管 461-第一收集板

421-点火丝 422-绝缘套筒 431-复合陶瓷质喷嘴 432-喷嘴螺母

47-送样通道 48-气路通道 49-氢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VOC在线监测仪10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实现有机物废气主要成分以及总量的在线监测,其通过采样、处理、分析、存储等过程,实现监测总 VOC浓度、主要组分浓度、总排放量的监测。该VOC在线监测仪100包括了能够相互通讯连接的数据处理系统(图中未示出)和监测箱1。该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实现监测箱1内数据的采集存储,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分析等功能。并且该数据处理系统提供LAN、RS4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符合标准Modbus协议,实现实时数据通讯,并接入企业监控中心和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该数据处理系统具有操作权限限制及密码管控功能,防止操作失误或者越权操作。同时,该数据处理系统的系统软件中具有自动记录、存储数据及图谱,自动诊断和故障报警灯功能,可设置条件查询和显示历史数据、趋势图并提供多种报表格式以供选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中的监测箱1一方面采用了半导体制冷片作为捕集装置300用于吸附VOC,并且在捕集阱300中的硅烷化管32设置了填充层321,改填充层321内使用了特殊配方的吸附剂,该吸附剂能够不吸收水分但是对有机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力,并且该捕集阱无需在深冷的环境下工作,只需冷却到-10℃左右即可,在此温度下二氧化碳不会被冷凝,且样品分析时间短,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可以适用于低浓度的VOC的气体的监测。另一方面,采用了高灵敏度、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强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的监测浓度范围宽、具有自动校正功能,检测器运行状态可以实时监测并可进行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可以同时适用于低浓度、高浓度的VOC排放监测,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的监测浓度范围在0.5ppb-1000ppb。

具体地,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中的监测箱1包括箱体10、置于箱体10上的输入端20,和置于箱体10内与输入端20 连通用于采集并最终析出样品浓度中VOC的捕集装置300,将采集的样品中VOC 输入色谱柱80再对所述样品中VOC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输出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以及置于箱体10内的与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的单片机控制主板(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主要包括了捕集装置300 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两部分,通过单片机控制主板控制捕集装置300对样品进行冷冻进样和高温解释过程,其中捕集装置300使用半导体冷阱技术浓缩空气中的VOC,再利用硅烷化管32上的加热装置34将其高温快速脱附析出VOC,将析出的VOC输入色谱柱80中形成良好的VOC峰形,最终输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中进行监测,通过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监测数据,最终通过单片机控制主板将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监测的数据输出到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

请再次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中,其输入端20包括样品输入端21、氮气输入端22、标准气输入端23、空气输入端24 以及氢气输入端25。在每个输入端20处均设置有开关控制阀28,每个开关控制阀28分别用于控制不同输入端20的开关,控制气体的输入。并且每个输入端20上均设有压力表27和稳压阀26,该压力表27和稳压阀26主要是稳定输入的气体的介质的流量,将介质的压力降低,同时借助阀后压力的作用调节启闭件的开度,使阀后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进口压力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出口压力在设定的范围内的状态。在输入端20中还设有标准气输入端23,该标准气输入端23与样品输入端21并联接入所述多通阀50的第一接口51。标准气的接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可以实现自我校正,在VOC监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气体进行自动校正功能,并且标准气体的输入还可以检测监测仪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可以进行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

进一步地,该捕集装置300包括捕集阱30、废气排出端29和多通阀50。该捕集装置300中的捕集阱30通过多通阀50与样品输入端21、氮气输入端22、色谱柱80、以及废气排出端29连通,实现样品的采集和析出。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就是通过捕集装置300可以独立完成低浓度VOC 的样品采集过程。该采集过程主要包括了冷冻进样过程和高温解释过程。该捕集装置300不仅可以完成低浓度VOC的样品采集,同时还可以完成高浓度VOC 的样品采集,只是在高浓度高温采集过程中,该采集过程仅需要普通进样即可。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该捕集阱30包括围合形成腔室的壳体31、贯穿壳体 31置于腔室内的硅烷化管32以及置于壳体31内的半导体制冷片33和设于硅烷化管上的加热装置34。在捕集阱30内同时具有半导体制冷片33和加热装置 34,该半导体制冷片33和加热装置34均受到单片机控制主板的控制,当进行冷冻进样时,该加热装置34不工作,半导体制冷片33工作,将壳体31内冷却到-10℃,在此温度下,流经硅烷化管32内的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不会被冷凝,而样品中的VOC将会被冷冻凝固在硅烷化管32内。当进行高温解释过程时,该半导体制冷片33不工作,加热装置34工作,将硅烷化管32进行加热,使得冷冻进样过程中凝固在硅烷化管32内壁上的VOC快速析出。

接着,请再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捕集阱30中,该半导体制冷片 33冷端331连接导冷块35,热端332连接散热结构36;导冷块35包括底板352 和两行导冷板351,底板352其中的一平面与半导体制冷片33冷端331贴合连接,两行导冷板351是由底板352的另一平面向上延伸、且由多块支板呈间隔排列组成,所述两行导冷板351之间的间距形成通槽,硅烷化管32设于通槽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捕集阱30中所提供的半导体制冷片33是由许多N型和P 型半导体之颗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型和P型半导体之间以金属导体相连接构成一完整线路,最后由两片绝缘且导热良好的陶瓷片夹紧形成。作为热传递的工具,半导体制冷片33充分利用了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通过导冷块35的传递效应,可传导半导体制冷片33冷端331的温度,以迅速降低其周边的环境温度,使壳体 31内腔各部件以及壳体31周边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同时采用散热结构36可迅速散发热端温度,以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上述结构中,由于半导体制冷片 33本身的吸热和放热效应即可实现制冷的目的,故而不需要其他相应的运动部件,结构空间小,可靠性较高,设置于设备上制冷效果佳。为了达到更低的温度,还通过在半导体制冷片33的热端332连接散热结构36来实现,以主动散热的方式来降低热端温度,使冷端331的温度进一步下降,进而达到更低的温度。所述散热结构36包括散热器361和散热风扇362,其中散热器361可采用散热片或其他散热结构,与半导体制冷片33热端连接,散热风扇362连接于散热器361的下端,可及时带走半导体制冷片33热端332产生的热量,保证制冷的效果。这样,半导体制冷片33冷热端的温差可以达到40-65度以下,制冷时间短、速度快。该半导体制冷片33充分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能够在较小的尺寸范围内,实现制冷的目的。由于没有运动部件,且结构尺寸小,不会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高,也不会有制冷剂污染,可靠保证了实验设备内部的温度。同时,半导体制冷片33通过导冷块35的传递效应,可迅速降低其周边的环境温度,使壳体31内腔各部件以及壳体31周边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捕集阱30的硅烷化管32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34,加热装置34为环设在硅烷化管32外周的加热丝或者是贴设在硅烷化管 32外周的加热片。该加热装置34通过绝缘件(石棉布或其他绝缘件)与硅烷化管32隔离,使硅烷化管32和加热装置34相互之间不导电。加热丝可选用镍铬丝,均布在硅烷化管32上,相互之间的两圈有一定的间隔。选用镍铬丝一方面便于缠绕,另一方面它具有较高的电阻率,表面抗氧化性好,温度级别高,并且在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及可焊性,使用寿命长。升温速率快,达到60℃/秒,同时镍铬丝加热均匀,保温效果好,同时储存热能少,容易散发,可保证制冷时的效果。可以理解地,加热装置34也不仅限于上述的两种,只要能够保证能够对硅烷化管32均匀加热即可。该硅烷化管32上的加热装置34可快速升温以完成VOC的析出。并且当样品中VOC被转移到色谱柱之后,样品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可依然保留在硅烷化管32内,再利用氮气进行反吹排出到外面,有效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具体地,在硅烷化管32的外周与加热装置34之间,还设有温度测量部件。所述温度测量部件可采用热电偶,热电偶放置位于壳体31内腔的硅烷化管32 的外部中间位置,与硅烷化管32之间通过绝缘件隔开,相互之间不导电。热电偶主要可实时探测硅烷化管32的温度,由软件采集热电偶探测温度从而控制加热装置34的电源开关。

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中所提供的捕集阱30能够有效地吸附低浓度的VOC,是因为其硅烷化管32上采用了能够有效吸附VOC的吸附剂Tenax-GR。如图4所示,该硅烷化管32包括圆柱形管体以及环绕所述圆柱形管体内壁的用于吸附和析出所述样品中VOC的填充层3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硅烷化管32是管体内表面进行过硅烷化处理的金属管。在硅烷化管32内设置的不同的吸附剂可有效吸附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有效保证了监测的准确性。如图4所示,该填充层321为吸附剂层322和活性炭层323交替排列设置,吸附剂层322和活性炭层323之间以及所述硅烷化管32两端管口处均设有隔离层324。硅烷化管32具有第一端口325和第二端口326。该活性炭层323位于靠近第一端口325处,该吸附剂层322位于靠近第二端口326处。样品进入硅烷化管32时,先经过活性炭层323,再经过吸附剂层3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硅烷化管32内的填充层321分别为吸附剂层 322和活性炭层323,其中吸附剂层322中采用的吸附剂为Tenax-GR,这种吸附剂的特点是不吸收水分但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力,不需在深冷的环境下工作,只需冷却到-10℃左右即可,在此温度下二氧化碳不会被冷凝。所述活性炭层323可根据需要采用各种类型的活性炭材料,可吸附空气中二氧化碳等。在吸附剂层322和活性炭层323之间以及所述硅烷化管32的两端的管口内,还设有隔离层324,可使吸附剂层322和活性炭层323通过隔离层324 隔离。所述隔离层324可采用玻璃棉或其他材料,既可将两者隔离,使两者各司其职,充分施展其功能和不同的吸附效果,同时隔离件自身还可吸附一部分水蒸气、微尘等,以保证实验室设备内部的挥发性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等完全被吸附。同时,在硅烷化管32的两端端口,还设有固定网,可采用不锈钢固定网或其他材料做成的网状构件,一方面可保证吸附剂层322和活性炭层323及隔离层324的固定,避免使用时在气体的作用下移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吸附剂层322和活性炭层323的吸附作用,而且,这种固定网可以拆卸,有利于各种填料的处理或/和更换,以保证其吸附的效果。为便于安装,将硅烷化管3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壳体2的侧面,通过紧固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中还包括了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VOC在线监测仪100的箱体10 内还设有加热腔室70,如图1所示,在加热腔室70内设置有多个加热块71。该加热块71能够有效地将加热腔室70内的温度提高并控制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而所述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置于所述加热腔室70内。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是以款高灵敏度、高效、高精密度、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强的检测器。其可以满足设定条件下自动点火、自动火焰熄灭判定,保证氢气使用的安全性功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其外径只有32mm宽、80mm高,因为体积小,使得其可以直接安装于高温的加热腔室70内直接使用,而无需再另外增设加热源。

接着结合图5和图6,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10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1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41、中座42和底座43,上盖41、中座42和底座43依次围合形成位于中座42内部可供燃烧的燃烧腔室4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中,其上盖41与中座42的连接处以及中座42与底座43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该上盖41、中座42以及底座43之间均密封连接,保证三者之间围合形成可供燃烧的燃烧腔室44,防止接入燃烧腔室44内的气体通过该连接处泄漏。

具体地,在中座42上设有可伸入燃烧腔室44的点火丝421。该点火丝421 安装在中座42上,点火丝421是由调节电压使其在4~5秒内达到暗红色,并在其发出暗红色时,点火丝421点燃位于燃烧腔室44内的气体,从而产生燃烧。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在其底座43上具有一中心孔,而在自中心孔上设有可喷射火焰的复合陶瓷质喷嘴431,复合陶瓷质喷嘴431通过喷嘴螺母432固定于底座43上,底座43上设置有可供样品输入与复合陶瓷质喷嘴431连通的送样通道47,所述送样通道47与所述色谱柱80的输出端连接。该复合陶瓷质喷嘴431与底座43之间用氟橡胶隔开。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嘴431采用复合陶瓷制作,使得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玻璃材质的喷嘴更耐磨损、耐腐蚀以及高强度,也就是可以提高喷嘴431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果。该复合陶瓷质喷嘴431通过喷嘴螺母432固定于底座43上。

接着,请再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所提供的中座42的内壁上设有绝缘套筒422。该绝缘套筒422的设置能够将有效地隔绝分离两极,使得中座42、收集极管46和极化极管45之间相互绝缘,防止产生的离子流流失,同时也可以防止外部的离子对燃烧腔室44内的离子产生影响。而该中座42内还包括收集极管46和极化极管45,收集极管46和极化极管45相对设置在中座42的两侧,并穿过绝缘套筒422插入燃烧腔室44内。该收集极管46位于燃烧腔室44内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第一收集板461,极化极管45位于燃烧腔室44内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第二收集板451,第一收集板461 和第二收集板451呈环形平板结构环绕复合陶瓷质喷嘴431水平相对设置。该第一收集板461和第二收集板451分别呈半圆形环状结构围绕在喷嘴上方的火焰四周,两者水平相对设置,使得火焰在燃烧产生电流时,能够充分的收集火焰中的离子。该第一收集板461和第二收集板451均为环形板状结构,使得其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增大,即可以增大离子流的收集面积,使得收集更多更完整离子流,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收集火焰燃烧过程中的离子流,而该第一收集板461 和第二收集板451之间水平相对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一对电极相对于火焰的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方式相比,可以避免由于仪器本身工作的马达振动、仪器摆放水平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误差大、数据偏离真实性以及数据结果偏差大、线性和重现性不一致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中座42上还设有穿过绝缘套筒422插入燃烧腔室 44用以探测燃烧腔室44内温度的热电偶。该热电偶主要用于探测燃烧腔室44 内部的温度,通过热电偶来判定位于燃烧腔室44内的火焰是否熄灭,然后自动点火。底座30上设置有可供空气输入与复合陶瓷质喷嘴431连通的气路通道 48以及可供氢气输入与复合陶瓷质喷嘴431连通的氢气通道35。该送样通道 33、气路通道34以及氢气通道35均与底座的中心孔连通,该中心孔上设置有复合陶瓷质喷嘴31,因此该三条进气通道最终均与复合陶瓷质喷嘴31连通。如图2所示,监测箱1的箱体10上的空气输入端24与气路通道48连接,氢气输入端25与氢气通道49连接。

接着,结合图2所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VOC在线监测仪100的管线图,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的工作过程,图中90为四通阀,50 为多通阀,多通阀50上分别设有六个接口,第一接口51与样品输入端21连通,第二接口52与氮气输入端22连通,第三接口53和捕集阱30中的硅烷化管32 的第一端口连通,第四接口54与捕集阱30中的硅烷化管32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五接口55与捕集装置300中的废气排出端29与所述多通阀的第五接口连通,第六接口与色谱柱80的输入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多通阀50打开时,第一接口51与第三接口53连通,即样品输入端21与硅烷化管32的第一端口连通;第四接口54与第五接口55连通,即硅烷化管32的第二端口与废气排出端 29连通;第二接口52与第六接口56连通,即氮气输入端22与色谱柱80连通。该多通阀50关闭时,第一接口51与第五接口55连通,即样品输入端21与废气排出端29连通;第二接口52与第四接口54连通,即氮气输入端22与硅烷化管32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三接口53与第六接口56连通,即硅烷化管32的第一端口与色谱柱80的输入端连通。在多通阀50的第五接口55与废气排出端 29之间还设有质量流量计11。该质量流量计11采用MFC质量流量控制,进样量可以在50-1000ml,进样流速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VOC在线监测仪100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样品冷冻进样过程,单片机控制主板打开位于样品输入端21处的开关控制阀28以及多通阀90,样品通过样品输入端21进入四通阀90处,并流入多通阀50的第一接口51处,此时,第一接口51和第三接口53连通,样品从第三接口53处进入捕集阱30的硅烷化管32的第一端口325内,此时,捕集阱 30内的半导体制冷片33工作,使得硅烷化管32处的温度在-10℃作用,硅烷化管32上的填充层321吸附样品中的VOC,并将其他废气从硅烷化管32的第二端口326处排出,第二端口326与多通阀50的第五接口55连通,废气从第五接口55的废气排出端29处排出,通过质量流量计11记录废气的排出流量,当单片机控制主板检测到质量流量计11处的流量达到设定流量是,单片机控制主板关闭样品输入端21处的开关控制阀28,并且将多通阀50关闭,结束冷冻进样过程。

S2:VOC高温解释过程,单片机控制主板打开位于氮气输入端22处的开关控制阀28以及关闭位于样品输入端21处的开关控制阀28和多通阀90,氮气通过氮气输入端22进入四通阀90处,并流入多通阀50的第一接口52处,此时,第二接口52和第四接口53连通,氮气从第四接口54处进入捕集阱30的硅烷化管32的第二端口326内,此时,捕集阱30内的加热装置34工作,使得硅烷化管32处的温度迅速上升,吸附在硅烷化管32内的VOC迅速析出,并通过第二端口326处吹入的氮气将VOC从第一端口325处吹出,析出的VOC经过多通阀50的第三接口53流入地六接口56处色谱柱80的输入端,从而进入色谱柱形成良好的VOC的峰形,完成VOC的高温解释过程。

S3: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监测过程,待测的VOC通过色谱柱80的输出端进入送样通道47进入复合陶瓷质喷嘴31,氢气通过氢气输入端25进入箱体10内,通过氢气通道49进入复合陶瓷质喷嘴31,氢气和待测的VOC在复合陶瓷质喷嘴31处混合喷出,空气通过空气输入端24进入箱体10,通过气路通道48进入复合陶瓷质喷嘴31作为燃烧补充气体,通过热电偶探测燃烧腔室44内的温度,从而确认燃烧腔室44内没有点火,然后启动点火丝21,调节点火丝21的电压,使得其在4~5秒内达到暗红色,从而点燃位于复合陶瓷质喷嘴431处的混合气体,而同时为极化极管45提供极化电压,燃烧产生的离子流在极化电压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离子流,该离子流的大小和火焰中燃烧样品的量成正比,而位于燃烧的火焰两侧的第一收集板231和第二收集板241用于采集该离子流,离子流被静电计转化成数字信号,由电流输出设备输出,输出的电流通过单片机控制主板记录之后通过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数据处理。

S4:吹扫气自动清理过程,单片机控制主板打开位于氮气输入端22处的开关控制阀28,氮气通过多通阀50进入捕集阱30的硅烷化管32中,此时硅烷化管32中的加热装置34打开,将硅烷化管32内残留的VOC烘烤释出,并通过氮气吹入废气排出端29处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