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电子戥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6200发布日期:2018-06-23 00:33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电子戥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称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戥秤。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房中,中药师在按配方抓药时,用的都是传统的戥秤,这几乎是中药师的标准配备,但操作戥秤技术含量高,步骤也较为繁琐,一般是先到药屉取出药物放入秤盘中,左手持秤杆,秤盘悬空,右手放入大概量的药物,然后右手提秤钮,左手操作秤砣量出重量,若重量和所需要的剂量有差异,则需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剂量刚好。然后回到操作台,左手持杆,右手持秤盘,均分所称量的药,如三贴、五贴或七贴,这是一味药的配药过程,而一张中药方中一般有十几味药,所以中药师需要一直重复以上动作,对于初学者而言,动作不熟,费时更长。因此,传统的戥秤不但操作不便,而且费时费力。

现在,中药师也有用电子秤进行配药的,但同样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台式电子秤只能平放在操作台上,配药时只能从药屉中拿出大概量的药放到秤上称,而多余的药需要再走一次放回药屉中,而药柜和操作台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样来回移动必定会耗费不少时间,工作效率较低。而手提电子秤,称重时需要高高举起,这样操作一整天工作量非常大,体能消耗多。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称量中药配方的电子秤,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用以解决现有的戥秤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戥秤,其包括托盘、手柄和显示器,所述托盘安装于所述手柄的顶部;所述显示器安装于所述手柄的侧壁上,用于显示称量值。

其中,在所述手柄上固定有加长板,在所述加长板未与所述手柄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还固定有吊带。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嵌入于所述手柄中。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圆柱体,而且其底面光滑。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显示器提供电力。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底平面上还设置有四指板,所述四指板与所述手柄的底平面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四指板上设置有四个孔洞,所述四个孔洞沿所述手柄的轴向排列设置,用于插入手指。

进一步地,所述四指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平面板,所述平面板与所述手柄的底平面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四个指环,四个所述指环沿所述手柄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指环与所述手柄的侧壁相垂直,并且外露于所述手柄的外部,所述指环用于插入手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握在手中进行称量操作,还可以平托在手中进行电子称量操作,相较于传统的戥秤来说,操作相当简便,而且与电子台秤相比,无需来回走动以称量,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加长板、固定件、吊带,加长板固定在手柄上,使用时,可将电子戥秤的重量都转移到加长板上,减少手腕的用力,使用者可以将固定件固定在手臂上,再将吊带套在脖子上,进一步减少了手臂的用力,对于需要一直进行称量操作的使用者(如中药配药师)来说相当省力。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手柄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托盘;20-手柄;30-显示器;40-加长板;50-固定件;60-吊带;70-四指板;71-孔洞;80-平面板;90-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戥秤,其包括托盘10、手柄20和显示器30,托盘10安装于手柄20的顶部;显示器30安装于手柄20的侧壁上,用于显示称量值。在本实用新型中,显示器30和手柄20之间可连接一收纳支架(图中未示),显示器30可安装于手柄20的侧壁的任意位置,只要方便使用者查看称量值即可,当使用者在称量较低位置药屉中的药时,可将收纳支架打开,并且收纳支架可以左右上下调整位置,方便使用者查看显示器30上的数字,而不必低着头去查看;当显示器30在使用者方便查看的位置时,无需进行调整位置时,则将收纳支架折叠起来,以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对于显示器30的结构设置不作限制,只要能方便使用者查看称量值即可。

其中,手柄20中还设置有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图中未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荷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电荷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30电性连接,传感器用于获得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输至电荷放大器,电荷放大器将压力信号放大后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再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30,显示器30用于显示称量值。使用者可以手握手柄20进行称量操作,根据显示器30的显示数字进行增减量,直至达到所需的量。

在本实施例中,托盘10与手柄20为嵌入式连接,托盘10嵌入于手柄20中,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只要能实现稳固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其中,手柄20为圆柱体或类圆柱体,整体可以握在手心,体积较小,手柄20的底面光滑,在不使用时,可稳固放置于台面上。并且,手柄20上还设置有电池盒(图中未示),所述电池盒与显示器30电性连接,用于为显示器30提供电力,操作时无需连接电源,可随身携带,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在手柄20上固定有加长板40,具体地,在手柄20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插口(图中未示),加长板40插入插口中,并通过设置在加长板40上的卡扣进行固定,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比如通过螺栓固定于手柄20上,只要能实现稳固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加长板40较佳由硬质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用于固定在手柄20上。并且,加长板40未与手柄20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件50,固定件50的两端设置有卡扣(图中未示),卡扣中可连接吊带60,吊带60用于吊挂于使用者脖子上或斜吊于肩膀上,吊带60较佳由具有弹性的布料制成,并具有一定宽度,以避免挂在脖子上造成不舒适感,吊带60可用于减少手臂用力。固定件50较佳具有弹力,可方便固定于使用者手臂上,比如固定件50可为弹性布或弹性塑料圆筒,当固定件50为弹性布时,弹性布的两端设置有魔术粘,将弹性布包裹手臂,并用魔术粘固定;当固定件50为弹性塑料圆筒时,可在塑料圆筒的上部开有一个缺口,手臂可以通过缺口卡入塑料圆筒中,方便使用者手臂放入或拿出,使用方便。固定件50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方便固定于使用者手臂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使用时,如图2所示,当加长板40固定于手柄20的下端时,使用者可以将固定件50固定在手臂上,并将手臂放在加长板40上,然后手握电子戥秤的手柄20,再将吊带60套在脖子或肩膀上,使纯粹的以手腕发力持秤,变成以整个手臂持秤,可减少劳动损伤。

当然加长板40也可以固定于手柄20的上端,此时手臂可通过固定件50固定于加长板40的下方,加长板40用于支撑整个电子戥秤的重量,以减少使用者手腕的用力,此时,加长板40一端固定于使用者的手臂上方,另一端固定于手柄20上,使用者手握电子戥秤的手柄20,再将吊带60套在脖子或肩膀上,这样可以减少手臂的用力,降低劳动强度。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手柄的侧面示意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的手柄20的底平面上还设置有四指板70,四指板70与手柄20的底平面相垂直,四指板70上设置有四个孔洞71(如图4所示),四个孔洞71沿手柄20的轴向排列设置,用于放入手指;四指板70的下方还设置有平面板80,平面板80与手柄20的底平面相平行,在不使用时,通过平面板80结构,可将电子戥秤平稳放置于台面上。如此,使用者就可以将手指伸入四个孔洞71中,平托整个电子戥秤,有利于握持,而不易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加长板40、吊带60以及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使用者将固定件50套在手臂上,并将手臂放在加长板40上或加长板40放在手臂上,然后手指伸入四个孔洞71中,用手掌平托整个电子戥秤,再将吊带60套在脖子或肩膀上,进行称量工作。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手柄20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指环90,四个指环90沿手柄20的轴向排列设置,指环90与手柄20的侧壁相垂直,并且外露于手柄20的外部,指环90用于放入手指,以利于握持,以防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加长板40、吊带60以及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使用者将固定件50套在手臂上,并将手臂放在加长板40上或加长板40放在手臂上,然后手指伸入四个指环90中,用手掌握持整个电子戥秤,再将吊带60套在脖子或肩膀上,进行称量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的使用者是手持电子戥秤,实施例2中的使用者是手托电子戥秤。操作时,中药师左手持秤,在药屉量取适量的药物,右手直接加减药量,直到达到所需的准确药量,然后回到操作台,左手持秤,右手分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电子戥秤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