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文气象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和水文工作上水面蒸发量的测量多采用人工测针测量的方式。在人工操作测针测量时,测针的针尖与水面刚开始接触时并不明显,观察十分吃力,导致人工多次重复测量数据均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发生,造成严重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不受人工操作影响、方便集中操作、能实现自动控制的蒸发量检测装置。
一种蒸发量检测装置,包括蒸发容器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蒸发容器上的第一导电探针,所述第一导电探针尖端向下伸入所述蒸发容器内且始终与水接触;所述蒸发容器旁还设有探针移动机构,所述探针移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支架、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光栅尺、通过轴承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的螺纹杆以及探针安装块,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探针安装块,所述探针安装块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探针安装块一侧固定在所述光栅尺的读数头上,另一侧设有第二导电探针,所述第二导电探针尖端向下伸入蒸发容器;还包括探测控制器,所述探测控制器包括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导电探针、第二导电探针、步进电机和读数头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控制器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处理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控制器还包括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与处理单元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的探针移动机构采用步进电机带动螺纹杆传动的方式来移动探针,通过光栅尺上读数头的移动来测得探针移动的距离,其结构简洁,测量精度高,不会受人工操作的影响,且可适应于各种蒸发容器;
2、探测控制器采用了通信模块,能够将信息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或移动端,方便了监测人员的集中操作,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3、探测控制器还采用了时钟模块,可以通过时钟模块来实现间隔时间的定时测量,进而可以节省人工操作实现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蒸发容器,2-第一导电探针,3-步进电机,4-支架,5-光栅尺,6-轴承,7-联轴器,8-螺纹杆,9-探针安装块,10-读数头,11-第二导电探针,12-探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蒸发量检测装置,包括蒸发容器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蒸发容器1上的第一导电探针2,所述第一导电探针2尖端向下伸入所述蒸发容器1内且始终与水接触;所述蒸发容器1旁还设有探针移动机构,所述探针移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3、支架4、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架4上的光栅尺5、通过轴承6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架4上并与所述步进电机3通过联轴器7连接的螺纹杆8以及探针安装块9,所述螺纹杆8穿过所述探针安装块9,所述探针安装块9与螺纹杆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探针安装块9一侧固定在所述光栅尺5的读数头10上,另一侧设有第二导电探针11,所述第二导电探针11尖端向下伸入蒸发容器1;还包括探测控制器12,所述探测控制器12包括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导电探针2、第二导电探针11、步进电机3和读数头10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本装置在使用时,以一个时间点上的蒸发容器中的水量为基准,第一导电探针伸入水中,第二导电探针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螺纹杆带动探针安装块下移以使第二导电探针尖端从蒸发容器水面上方移动到刚好接触水面的位置,此时两根导电探针会探测到电阻突然发生变化,探测控制器收到电阻反馈信号,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当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于水分蒸发掉一部分,蒸发容器中的水位下降,此时探测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驱动第二导电探针下移,当第二导电探针尖端刚好接触水面时,导电探针探测到电阻突然变化,探测控制器收到电阻反馈信号,步进电机停止转动,此时处理单元读取光栅尺上读数头在此过程中的位移数据,从而算得该段时间内的实际蒸发量。
由于自然降水并非纯水,具有导电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两根导电探针探测到电阻变化的位置来确定水位,进而通过导电探针的位移量来确定容器中水的实际蒸发量。采用步进电机与螺纹杆配合能够精准地控制导电探针的位移量,这样就可以很精确地计算出水的实际蒸发量。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测控制器11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处理单元连接。所述通信模块能够将信息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或移动端。
这样一来,监测人员可以不用到现场去记录数据,而是通过远程发送指令来检测该蒸发容器中水的蒸发量,并将检测数据远程发送回监测人员处,从而方便了监测人员的集中操作,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测控制器11还包括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与处理单元连接。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时钟模块来实现间隔时间的定时测量,进而可以节省人工操作实现自动控制。
所述探测控制器11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单元连接的输入装置(如键盘)和输出装置(如显示屏或扬声器),这样可以方便监测人员在蒸发装置现场进行蒸发量检测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