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安装调整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2487发布日期:2018-09-25 19:5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船舶安装领域的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是管子安装调整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管路安装,是在分段先行依据设计模型数据进行管支架安装,管路制作再直接上船安装,由于管路制作与理论设计数据之间会产生误差,现场为克服误差,减少管系安装返工率,多数情况下会人为的利用现有管支架对管子进行强力安装,以达到按时完成管子安装工作目的,但同时也带来了管子安装积累误差大,管路安装不美观、区域布置差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事实,修改困难或修改量大。

为此需要对管子进行内场预组装装配,提前把安装质量问题暴露出来,并对问题管子进行调整再组装,极大的提高管子上船安装的精度、效率及施工强度。由于管子安装精度要求,内场预装时,要根据现场预装的管支架实际情况来对管路进行正确性验证,对制作误差较大的管子进行内场修改,对未预装管支架的管子,进行内场预装验证,也可对将来安装的管支架长度提供准确数据。因此急需一种装置,能够实现管支架的基本功能,同时具有安装位置调整功能和管子安装力矩测量的功能,保证管子上船安装质量,间接提高管子安装效率、实现内场管子组装与船装的一致性、正确性及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管子安装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子安装调整测量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纵向调整手轮,纵向调整手轮连接调节安装杆,调节安装杆另一端连接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另一侧连接横向调整手轮,横向调整手轮与夹具相接,在夹具一侧设置有测力螺栓。解决管子安装过程中存在误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底座上设置有纵向调整手轮,纵向调整手轮置于调节安装杆下部,调节安装杆上部与测量装置连接,在测量装置的上部通过测力螺栓装有夹具,在夹具一侧装有横向调整手轮。

积极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子安装调整测量装置,能够提高管子上船安装质量,提高管子安装效率、保证管子安装的准确性,减少安装误差,节省人力物力。适宜作为管子安装调整测量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纵向调整手轮,3.测量装置,4.横向调整手轮,5.夹具,6.测力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在底座1上设置有纵向调整手轮2,纵向调整手轮置于调节安装杆下部,调节安装杆上部与测量装置3连接,在测量装置的上部通过测力螺栓6装有夹具5,在夹具一侧装有横向调整手轮4。

待检管子设置在横向调整手轮与夹具之间。

测量装置的测量数据在测量主机上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与使用:

1.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螺栓固定在预装结构上。

2.通过旋转纵向调整手轮调整管支架的高低位置。

3.通过旋转横向调整手轮调整管支架的左右位置。

4.松开测力螺栓螺帽,以松开夹具。

5.将待检管子安装在横向调整手轮与夹具之间。

6.紧固测力螺栓螺帽,夹紧管子。

7.将竖向力矩测量仪和测力螺栓连接至测量主机。

8.利用激光投影仪将管子理论设计数据投影至管子上。

9.利用上下方向调整手轮调整管支架的高低位置与投影位置相重合。

10.利用左右方向调整手轮调整管支架的左右位置与投影位置相重合。

11.根据测量主机的数据判断管子是否需要修正及修正方向。

12.对修正完成管子再次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直至主机读数与理论数据趋向一致。

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子安装调整测量装置用螺栓固定在内场预装平台上,通过调整纵向及横向调整手轮,调整管子安装位置,如果船上管支架已经安装完成,管子安装位置与船上实际位置保持一致;如果船上管支架未安装,管子安装位置就与理论设计位置保持一致,然后按工艺要求对管子进行内场预装,采用激光投影仪对预装管子进行校准后,用力矩测量主机连接纵向负荷测量装置及测力螺栓,对管子安装完成后的力矩进行测量。如果力矩测量数值不在允许范围之内,则需要对管子进行修正,如果力矩测量数值在允许范围之内,则无需要对管子进行修正,同时可利用小型激光测距仪固定在管子安装调整测量上,对管子支架的腿长进行测量,如果船上管支架未预装,就能够为将来管支架的安装长度提供数据。从而达到减小管子安装误差,捉高管子安装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子安装调整测量装置,纵向调整机构能够通过手轮对测量装置的纵向位置进行调节,横向调整机构能够对待检管子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测量装置能够在管子安装完成后对整体的力矩进行测量,测力螺栓能够对排管强力的安装做出判断。所得测量数据结合测量主机进行判断,从而得出管子安装情况是否与设计情况一致,从而能够保证管子的安装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