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41051发布日期:2018-09-04 22:11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单位面积质量通常以每平方米织物所具有的克数来表示,又称为克重或平方米重,它与纱线的线密度和织物密度等因素有关,它是织物的一项重要的规格指标,也是织物计算成本的重要依据。

目前涉及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试主要依据gb/t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fzt20008-2006《毛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fzt70010-2006《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试验的测定》等标准。其测试方法主要包括:1、采用尺子、剪刀或者圆样取样器在织物相应部位裁剪规定尺寸的试样;2、将试样在烘箱中烘燥,烘至恒重(连续两次称得试样重量的差异不超过0.1%);3、将试样放到干燥器中冷却,然后放到天平上称重,或者通过箱内称重的方式进行;4、根据计算公式计算。但此类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采用尺子在织物上划样、用剪刀剪取试样的方法进行取样,由于布面粗糙,导致划样困难,取样面积不准确,剪刀剪切过程中也难免会产生较大尺寸误差;同时整个过程不断用手接触试样,会产生额外的测试误差,而且劳动强度较大。采用圆样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取样,由于圆样取样器尺寸固定,对于尺寸较小的样品取样比较困难甚至无法取样,不同结构的试样,特别是比较厚重、表面浮长线较长或者复杂组织在取样过程中往往无法一次取样成功,需要圆样取样器反复取样,造成试样边缘纱线脱散,取样尺寸不准,增加劳动强度。3、取样结束后,需要单独拿到烘箱中进行烘干,试样在此过程中发生转移,会产生二次误差,而且目前试样烘干所采用的主要为电加热烘箱,一般需要烘燥30分钟,效率极低。4、烘干后的试样一般采用箱内称重或者箱外电子天平称重,对于箱外电子天平称重,无疑又增加了二次误差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用以解决目前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试方法误差大,效率低和人工操作过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织物单位面积质量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固定待测织物,采用计重系统实时监测重量,然后通过红外线烘燥至待测织物恒重,记为g0;根据设定的取样面积a设计出取样轨迹,并进一步控制激光切头按取样轨迹在待测织物表面进行切割,切割后样品恒重后,记为g1;最后按式(i)计算织物单位面积质量:

织物单位面积质量=(g0-g1)/a(i)。

进一步的,通过夹具固定待测织物使织物表面无折皱。

进一步的,取样面积占待测织物总面积的1/4~1/2,且取样位置在待测织物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自动测试装置,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顶部的计重系统、设置在计重系统下方并与之相连的织物夹具、设置在箱体内的红外烘燥系统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激光切割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表面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控制箱体内计重系统、红外烘燥系统和激光切割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计重系统包括电子称、与电子称相连悬垂于箱体内的的连杆和设置在连杆底端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用于承载称重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夹具包括上夹、下夹和连接件,织物设置在上夹和下夹之间,所述连接件用于上夹和下夹的连接和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和下夹均为框体结构,且上夹和下夹的形状上下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切割系统包括激光切头和控制激光切头运动的激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控制器控制激光切头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位于织物夹具下方设有回收托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操作过程在箱体内进行,且无需转移待测织物,受外界和转移过程的影响小,减少了测量误差;

2)裁剪试样面积精确,可根据待测织物的形状和大小调整夹具,也就是对于待测织物无形状或尺寸的要求,适用范围更广;

3)操作简便、快速,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自动测试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上夹的框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

10-箱体,21-电子称,22-连杆,23-连接架,31-上夹,32-下夹,33-连接件,41-激光切头,42-激光控制器,50-红外烘燥系统,60-控制面板,70-回收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中所涉及电路或控制系统均为已知或通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所述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自动测试装置,其包括:箱体10、设置在箱体10顶部的计重系统、设置在计重系统下方并与之相连的织物夹具、设置在箱体10右侧内壁的红外烘燥系统50、设置在箱体10内的激光切割系统和设置在箱体10右侧外表面的控制面板60,所述控制面板60控制箱体内计重系统、红外烘燥系统和激光切割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计重系统包括箱体顶部的电子称21、与电子称21相连悬垂于箱体10内中心位置的连杆22和设置在连杆22底端的连接架23,所述连接架23用于承载称重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夹具的四个角固定在所述连接架23上,其包括上夹31、下夹32和设置在四条边上的连接件33,织物设置在上夹31和下夹32之间,所述连接件33为卡扣结构,用于上夹31和下夹32的连接和紧固。

如图2所示,所述上夹31和下夹32均为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为方形边框,中间中空,且上夹31和下夹32的形状上下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切割系统包括激光切头41和控制激光切头41运动的激光控制器42。所述激光控制器42位于所述箱体10的左侧壁上,其控制激光切头41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0的底部,位于织物夹具下方设有回收托盘70。

测试过程如下:将待测样品在标准大气中调湿,调湿试验用标准大气压按gb6529中温带标准大气三级标准。将待测样品夹在上夹31和下夹32中间,保证布面无折皱。打开红外烘燥系统50对待测样品进行快速烘干,烘燥结束后,待试样稳定下来,电子称21中的计重结果直接通过数据线输出到控制面板60中,记为g0(g)。在控制面板60中设定取样面积a(m2)和取样轨迹,所述取样面积a占待测式样品总面积约1/3,控制面板60将上述裁剪轨迹输出至激光控制器42,激光控制器42控制激光切头41按照设定轨迹在织物夹具中间中空处开始裁剪,裁样结束后,被裁下的布样落到回收托盘70内,待试样稳定下来,此时电子称21将裁样后的计重值通过数据线输出到控制面板60中,记为g1(g)。

按照计算公式(i)计算:

织物单位面积质量=(g0-g1)/a(g/m2)(i)

优选地,可以通过在回收托盘内回收的布样进行称重,记为g2(g),进一步验证织物单位面积质量

按照计算公式(ii)计算:

织物单位面积验证质量=g2/a(g/m2)(ii)

当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和织物单位面积验证质量基本一致时,则数据无误,如出现较大偏差,需回述检测过程,排除错误后再次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