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二次振捣收缩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9409发布日期:2018-07-10 22:5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混凝土初凝前不同时间段试件的收缩变形性能测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二次振捣收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凝结初期或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体积缩小现象,即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因收缩而导致的裂缝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对工程寿命周期造成严重影响。而二次振捣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降低对工程质量的损害。为了了解混凝土收缩机理,需要按照GB/T50082-2009的规定测量该种混凝土的收缩率。目前,混凝土收缩测定方法分为非接触法和接触法。

接触法测量混凝土收缩变形的仪器主要有卧式混凝土收缩仪、立式混凝土收缩仪等,而现用的接触法收缩变形测量仪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无法进行混凝土二次振捣、人工操作频繁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的混凝土二次振捣收缩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二次振捣收缩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两根间隔布置的立柱,各立柱顶部安装有高度可调的顶部横梁,每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设有用于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振捣的试件筒管,各试件筒管承载在支撑底座上,各试件筒管的顶部与顶部横梁之间均设有测量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测量器包括千分表和测量插板,所述千分表顶部与顶部横梁连接,所述测量插板与千分表连接并插入试件筒管内经二次振捣的混凝土中。

各所述立柱顶部沿竖向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顶部横梁调节高度后通过螺栓与相应位置的安装孔连接。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座体以及与立柱数量匹配的底部横梁,各底部横梁安装在支撑座体上,各立柱安装在相应位置的底部横梁上,各试件筒管承载在支撑座体上。

各立柱与相应位置的底部横梁之间装设有斜支撑杆。

还包括薄膜,所述试件筒管内壁涂覆有机油,所述薄膜通过机油粘附在试件筒管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混凝土二次振捣收缩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两根间隔布置的立柱,各立柱顶部安装有高度可调的顶部横梁,每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设有用于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振捣的试件筒管,各试件筒管承载在支撑底座上,各试件筒管的顶部与顶部横梁之间均设有测量器。测量时,先调节好顶部横梁的高度,在试件筒管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及二次振捣,用相关工具将试件筒管顶部混凝土抹平,将测量器顶部固定在顶部横梁上,底部插入部混凝土内,将测量器设定一个初值,通过集线器把测量器与电脑相连,自动采集数据,所采集数据与初值之差即为混凝土收缩变形量。该装置能准确的测量混凝土二次振捣后的收缩变形量,测量精度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支撑底座;11、支撑座体;12、底部横梁;2、立柱;21、安装孔;3、顶部横梁;4、试件筒管;5、测量器;51、千分表;52、测量插板;6、斜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混凝土二次振捣收缩测量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安装有至少两根间隔布置的立柱2,各立柱2顶部安装有高度可调的顶部横梁3,每相邻的两根立柱2之间均设有用于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振捣的试件筒管4,各试件筒管4承载在支撑底座1上,各试件筒管4的顶部与顶部横梁3之间均设有测量器5。测量时,先调节好顶部横梁3的高度,在试件筒管4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及二次振捣,用相关工具将试件筒管4顶部混凝土抹平,将测量器5顶部固定在顶部横梁3上,底部插入部混凝土内,将测量器5设定一个初值,通过集线器把测量器5与电脑相连,自动采集数据,所采集数据与初值之差即为混凝土收缩变形量。该装置能准确的测量混凝土二次振捣后的收缩变形量,测量精度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测量器5包括千分表51和测量插板52,千分表51顶部与顶部横梁3连接,测量插板52与千分表51连接并插入试件筒管4内经二次振捣的混凝土中。该结构中,测量时将千分表5通过磁性座固定在顶部横梁3上,将测量插板52插入混凝土中,千分表51的测头顶在测量插板52上,混凝土收缩变形会通过测量插板52传递至千分表51,所采集数据与初值之差即为混凝土收缩变形量,其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施例中,各立柱2顶部沿竖向设有多个安装孔21,顶部横梁3调节高度后通过螺栓与相应位置的安装孔21连接。该安装孔21设置为多个,便于顶部横梁3调节高度,使得千分表51的测头向下能够伸入试件筒管4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底座1包括支撑座体11以及与立柱2数量匹配的底部横梁12,各底部横梁12安装在支撑座体11上,各立柱2安装在相应位置的底部横梁12上,各试件筒管4承载在支撑座体11上。该结构中,支撑座体11的上表面为平板结构,通过底部横梁12便于各立柱2的拆装,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中,各立柱2与相应位置的底部横梁12之间装设有斜支撑杆6。该斜支撑杆6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各立柱2形成限位,防止立柱2发生倾斜,保证了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对各立柱2形成支撑,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薄膜,试件筒管4内壁涂覆有机油,薄膜通过机油粘附在试件筒管4内壁上。该结构中,浇筑混凝土前,在试件筒管4内壁涂一层机油,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这将有效减少混凝土收缩过程与试件筒管4内壁的摩擦,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