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检验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8781发布日期:2018-08-19 02:5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实验领域,尤其是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检验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金霉素作为一种医学治疗药物其主要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等病症,因此目前盐酸金霉素大量的被用于制作无菌制剂的眼膏。在《中国药典》的执行标准中已有了对盐酸金霉素有了验证过的法定标准,但是目前仍没有对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的检查项,鉴于前述中所指出的现在在使用盐酸金霉素时通常将制作为无菌制剂眼膏,因此为了保证药物的生产质量因此必须对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该项参数进行检验,目前仍没有对其进行检验的方法,显然现有的盐酸金霉素在作为无菌药膏的眼膏使用时的细菌内毒素检验标准无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对药物安全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的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检验设备和方法,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检验步骤简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的含量进行准确的判断,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检验设备,包括一标准液制备装置、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鲎试剂准备装置;所述标准液制备装置包括以第一固定架,在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固连一第一混合室,在第一混合室的顶部开口管内设有一第一滤水膜,在第一混合室的顶部开口管上设有一端盖;在第一滤水膜上部的开口管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一与外部供应端相连的溶解水供应管,所述溶解水供应管上设有溶解流量阀,在第一混合室内上部设有一第一升降混合板,所述第一升降混合板的上部密封穿出第一混合室与一第一升降气缸相连,在第一混合室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管,在各第一导流管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导流流量阀;在第一导流管下方配合设有一标准液盛装管;所述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设置在标准液制备装置的一侧。所述标准液制备装置包括一第二固定架,在第二固定架的一侧固连一第二混合室,在第二混合室的顶部开口管内设有一第二滤水膜,在第二混合室的顶部开口管上设有一端盖;在第二滤水膜上部的开口管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一与外部供应端相连的y型供应管,所述y型供应管的两支管上均设有支管流量阀,在第二混合室内上部设有一第二升降混合板,所述第二升降混合板的上部密封穿出第二混合室与一第二升降气缸相连,在第二混合室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导流管,在各第二导流管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导流流量阀;在第二导流管下方配合设有一供试品溶液盛装管。所述鲎试剂准备装置包括一第三固定架,在第三固定架的一侧固连一第三混合室,在第三混合室的顶部开口管内设有一第三滤水膜,在第三混合室的顶部开口管上设有一端盖;在第三滤水膜上部的开口管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一与外部供应端相连的y型供应管,所述y型供应管的两支管上均设有支管流量阀,在第三混合室内上部设有一第三升降混合板,所述第三升降混合板的上部密封穿出第三混合室与一第三升降气缸相连,在第三混合室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三导流管,在各第三导流管上分别设有一第三导流流量阀;在第三导流管下方配合设有一鲎试剂溶液盛装管。在各标准液盛装管、供试品溶液盛装管、鲎试剂溶液盛装管的各管口的上方分别设有一补水管,所述各补水管分别与一总管相连;所述总管与所述供应端相连。在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消毒腔,在消毒腔内设有一消毒海绵环,在消毒腔的顶部设有无菌防护盖。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验设备进行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检验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s1.内毒素限值的确定;s2.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s3.通过标准液制备装置进行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s4.通过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制备含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s5.通过鲎试剂准备装置制备鲎试剂溶液;s6.加样;s7.实验结果判断。所述的步骤s1中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限值根据规定设置,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125eu/mg。所述的步骤s3中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步骤s4中供试品溶液、鲎试剂溶液均设置为多个浓度梯度。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标准液制备装置、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鲎试剂准备装置可以实现对各种溶液的快速制备,从而提高实验的效率,使得后续检验步骤简单,在进行溶液配制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的含量进行准确的判断,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标准液制备装置;2、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3、鲎试剂准备装置;4、第一混合室;5、第一滤水膜;6、端盖;7、溶解水供应管;8、第一升降混合板;9、第一升降气缸;10、第一导流管;11、第一导流流量阀;12、标准液盛装管;13、第二固定架;14、第二混合室;15、第二滤水膜;16、外部供应端;17、y型供应管;18、支管流量阀;19、第二升降混合板;20、第二升降气缸;21、第二导流管;22、第二导流流量阀;23、供试品溶液盛装管;24、第三固定架;25、第三混合室;26、第三滤水膜;27、第三升降混合板;28、第三升降气缸;29、第三导流管;30、第三导流流量阀;31、鲎试剂溶液盛装管;32、补水管;33、总管;34、消毒腔;35、消毒海绵环;36、无菌防护盖;37、第一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中所示,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检验设备,包括一标准液制备装置1、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2、鲎试剂准备装置3;所述标准液制备装置1包括以第一固定架37,在第一固定架37的一侧固连一第一混合室4,在第一混合室4的顶部开口管内设有一第一滤水膜5,在制备标准溶液时取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工作标准品一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然后用砂轮在瓶颈上部轻轻划痕然后将盛装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玻璃瓶进行消毒后启开,因启开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玻璃屑,当玻璃屑落入粉末上后就会随着一起进入溶液,不利于后续的实验效果,因此设置第一滤水膜5后可以有效地将粉末直接落在第一滤水膜5上然后再通过外部供应端16向溶解水供应管7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这样经过溶解后的液体就会通过第一混合室4后后直接进入到第一混合室4内,而位于第一混合室4上的玻璃颗粒物却无法进入,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在第一混合室4的顶部开口管上设有一端盖6,当需要进行溶液混合时关闭端盖6使整个第一混合室4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中,放置溶液在混合的过程中外溢;在第一滤水膜5上部的开口管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一与外部供应端16相连的溶解水供应管7,通过外部供应端16向内部的溶解水供应管7内注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所述溶解水供应管7上设有溶解流量阀,通过溶解流量阀可以很好的控制流量,在第一混合室4内上部设有一第一升降混合板8,所述第一升降混合板8的上部密封穿出第一混合室4与一第一升降气缸9相连,当需要对第一混合室4内的液体进行混合时,需要将本装置中的第一升降气缸9与外部电源接通,然后将第一升降气缸9上的气管与外部的控制气泵相连通,其中第一升降气缸9与电源的连接采用直击串联的方式,并在导线上设置上开关,而第一升降气缸9与气泵的连接方式采用气管直接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属于本领域技术人所熟知的连接方式,不属于本申请的创新点,不再赘述,使用时通过控制气泵控制第一升降气缸9上下运动就可以快速的带动第一混合室4内的第一升降混合板8上下运动,在第一升降混合板8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其内部的农业进行反复的混合,保证混合质量和混合效率,在第一混合室4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管10,在各第一导流管10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导流流量阀11,此时经混合好以后的溶液此时浓度相对较大,需要后续对其进行稀释来到达指定不同浓度,在每个第一导流管10都设有一第一导流流量阀11,通过第一导流流量阀11可以很好的控制流出至每个标准液盛装管12内的溶液的数量,便于后期根据计算来得出不同配比需要向其内部注入无菌水液的溶积,便于控制,操作方便;在第一导流管10下方配合设有一标准液盛装管12;所述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2设置在标准液制备装置1的一侧。所述标准液制备装置1包括一第二固定架13,在第二固定架13的一侧固连一第二混合室14,在第二混合室14的顶部开口管内设有一第二滤水膜15,在第二混合室14的顶部开口管上设有一端盖6;在第二滤水膜15上部的开口管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一与外部供应端16相连的y型供应管17,所述y型供应管17的两支管上均设有支管流量阀18,在第二混合室14内上部设有一第二升降混合板19,所述第二升降混合板19的上部密封穿出第二混合室14与一第二升降气缸20相连,在第二混合室14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导流管21,在各第二导流管21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导流流量阀22;在第二导流管21下方配合设有一供试品溶液盛装管23;在制备供试品溶液时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这样经过溶解后的液体就会通过第二混合室14后后直接进入到第二混合室14内;此时经混合好以后的溶液此时浓度相对较大,需要后续对其进行稀释来到达指定不同浓度,在每个第二导流管21都设有一第二导流流量阀22,通过第二导流流量阀22可以很好的控制流出至每个供试品溶液盛装管23内的溶液的数量,便于后期根据计算来得出不同配比需要向其内部注入无菌水液的溶积,便于控制,操作方便。所述鲎试剂准备装置3包括一第三固定架24,在第三固定架24的一侧固连一第三混合室25,在第三混合室25的顶部开口管内设有一第三滤水膜26,在第三混合室25的顶部开口管上设有一端盖6;在第三滤水膜26上部的开口管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一与外部供应端16相连的y型供应管17,所述y型供应管17的两支管上均设有支管流量阀18,在第三混合室25内上部设有一第三升降混合板27,所述第三升降混合板27的上部密封穿出第三混合室25与一第三升降气缸28相连,在第三混合室25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三导流管29,在各第三导流管29上分别设有一第三导流流量阀30;在第三导流管29下方配合设有一鲎试剂溶液盛装管31;取规格若干支符合规定的鲎试剂,轻弹各支剂的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然后用砂轮在瓶颈轻轻划痕,并将瓶身的刮痕处直接插入浸有消毒液的消毒海绵环35内,完成快速的消毒,此时通过将瓶内的粉末倒设在第三滤水膜26上,此时因启开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玻璃屑,当玻璃屑落入粉末上后就会随着一起进入溶液,不利于后续的实验效果,因此设置第三滤水膜26后可以有效地将粉末直接落在第三滤水膜26上然后再通过外部供应端16向y型供应管17加入规定量的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这样经过溶解后的液体就会通过第三混合室25后后直接进入到第三混合室25内,而位于第三混合室25上的玻璃颗粒物却无法进入,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当溶液进入到混合室内后通过气动第三升降气缸28带动第三混合室25内的第三升降混合板27升降来拨动溶液,从而完成对混合液的均匀混合。在各标准液盛装管12、供试品溶液盛装管23、鲎试剂溶液盛装管31的各管口的上方分别设有一补水管32,所述各补水管32分别与一总管33相连;所述总管33与所述供应端相连;通过供应端向补水管32供水可以使得适量的水量依次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标准液盛装管12、供试品溶液盛装管23、鲎试剂溶液盛装管31内的溶液进行混合,从而来达到不同浓度梯度的不同,每个供水管的出水量都可通过其上的流量计的开关阀进行控制,操作简单、分别单独控制,控制灵活度高。在第一固定架37、第二固定架13、第三固定架24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消毒腔34,在消毒腔34内设有一消毒海绵环35,在消毒腔34的顶部设有无菌防护盖36;通过设置消毒腔34可以快速的对需要开启的试剂瓶身进行消毒,不需要每次都对瓶身进行反复的手动涂抹,消毒速度快,效果好,其中消毒海绵环35可以定期的更换,使用较为方便。其中本实施例中相关定义与基本材料如下:1.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一般以eu/ml、fu/mg或eu/u(活性单位)表示;k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注射剂k=5eu/(kg.h);m为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kg.h)、mg/(kg.h)或u/(kg.h);以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人体表面积按1.62m2计算。2.最大有效稀释倍数是指在试验中供试品溶液被允许达到稀释的最大倍数(i→mvd),在不超过此稀释倍数的浓度下进行内毒素限值的检测。用以下公式来确定mvd:mvd=cl/λ,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c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λ为在凝胶法中鲎试剂的指示灵敏度(eu/ml)。3.试剂表1名称:内毒素工作标准品规格:10eu名称:鲎试剂灵敏度:0.06eu/ml名称: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名称: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检验的方法的干扰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破璃器皿的洗涤,将玻璃器皿放入铬酸钾洗液或其他热原灭活剂或清洗液中充分浸泡,然后取出将洗液空干,用自来水将残留洗液彻底洗净,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遍以上,空干后放入适宜的密闭金属容器中或用锡箔纸包好后再放入金属容器内,放入高温电阻1炉。将电阻炉调至250℃,待电阻炉温度升至设定的温度后开始计时,250℃干烤30分钟以上。达到规定时间后,关断电源,待干燥箱温度自然降至室温。在不打开金属容器的情况下,可在2天内使用。内毒素限值的确定;所述的步骤s1中盐酸金霉素细菌内毒素限值根据规定设置,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125eu/mg。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本实验中所用的鲎试剂的灵敏度为0.06eu/ml,故可以得出供试品的稀释浓度为0.25mg/ml;通过标准液制备装置1进行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工作标准品一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然后用砂轮在瓶颈上部轻轻划痕,将瓶身刮痕处放在消毒海绵环35内旋转后进行消毒,启开瓶身使粉末落在第一过滤膜上,因启开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玻璃屑,当玻璃屑落入粉末上后就会随着一起进入溶液,不利于后续的实验效果,因此设置第一滤水膜5后可以有效地将粉末直接落在第一滤水膜5上然后再通过外部供应端16向溶解水供应管7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这样经过溶解后的液体就会通过第一混合室4后后直接进入到第一混合室4内,而位于第一混合室4上的玻璃颗粒物却无法进入,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此时关闭端盖6使整个第一混合室4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中,放置溶液在混合的过程中外溢,通过外部供应端16向内部的溶解水供应管7内注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所述溶解水供应管7上设有溶解流量阀,通过溶解流量阀可以很好的控制流量;经混合好以后的溶液此时浓度相对较大,需要后续对其进行稀释来到达指定不同浓度,在每个第一导流管10都设有一第一导流流量阀11,通过第一导流流量阀11可以很好的控制流出至每个标准液盛装管12内的溶液的数量,便于后期根据计算来得出不同配比需要向其内部注入无菌水液的溶积,便于控制,操作方便;制备成4个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即2λ、1λ、0.5λ、0.25λ(λ为所用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稀释完成后的溶液均放在外部的漩涡混合器上混合30秒,保证充分的混合。通过供试品溶液制备装置2制备含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取一支细菌内毒素标准品,加入适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这样经过溶解后的液体就会通过第二混合室14后后直接进入到第二混合室14内;此时经混合好以后的溶液此时浓度相对较大,需要后续对其进行稀释来到达指定不同浓度,在每个第二导流管21都设有一第二导流流量阀22,通过第二导流流量阀22可以很好的控制流出至每个供试品溶液盛装管23内的溶液的数量,混匀后使用浓度为025mg的供试品溶液将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依次稀释至2λ、lλ、0.5λ、0.25λ4个浓度。通过鲎试剂准备装置3制备鲎试剂溶液;取若干支标准规格的鲎试剂,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用砂轮在瓶颈轻轻划痕乙醇棉球擦拭后启开备用,将瓶身刮痕处放在消毒海绵环35内旋转后进行消毒,启开瓶身使粉末落在第三过滤膜上,因启开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玻璃屑,当玻璃屑落入粉末上后就会随着一起进入溶液,不利于后续的实验效果,因此设置第三滤水膜26后可以有效地将粉末直接落在第三滤水膜26上然后再通过外部供应端16向溶解水供应管7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这样经过溶解后的液体就会通过第三混合室25后后直接进入到第三混合室25内,而位于第三混合室25上的玻璃颗粒物却无法进入,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加样;将准备好的鲎试剂取其中18支放在试管架上,排成5列,4列4支,1列2支;其中的4支4列每列每支加入0.lm的2a、1a、0.5入、0.25λ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另一列2支加入0.1ml检查用水作为阴性对照。将另外18支鲎试剂放在试管架上,排成5列,4列4支,1列2支;其中的4支4列每列每支分别加入0.1m]含2a、1λ、0.5λ、0.25x的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另一列2支加入0.1m1供试品溶液作为样品阴性对照。加样结束后,用封口膜封口,轻轻震动混匀,避兔产生气泡,连同试管架放入37℃±1℃恒温器中,保温(60+2)min后,观察并记录结果。计算如两组最大浓度2a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均为阴性,阴性对于照4管均为阴性时,按下式计算用检査用水制成的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2)和用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制成的内毒素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s)。es=1g-1(∑x/4);et=1g-1(∑xt/4),式中xs、xt分别为检查用水和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制成的内毒素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实验结果判断:当es在0.5λ~2λ(包括0.5λ和2入)时,且et,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试验,可在该浓度下对此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