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钢球表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125发布日期:2018-08-03 08:3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钢球表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最早的轴承钢球表面缺陷检测方式是工人肉眼检测,即将钢球放置在检测台上,钢球的表面放大几十倍,肉眼观察其表面情况,通过工人手动翻转钢球的方式进行钢球全表面检测,此方法很难保证每次翻转的角度相同,这样导致部分表面被多次检测或表面漏检的情况发生,从而使钢球表面检测质量受到了影响,并且这种原始的检测方法对肉眼损伤非常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520225765)公开了一种钢球表面缺陷检测的展开轮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件是非对称双锥曲面展开轮,转动的钢球在展开轮摩擦力的搓动下同时发生偏转,从而完成钢球表面的螺旋线展开;但是该装置还不够完善,只提供了钢球全表面展开的一种方式,缺少与之配套的钢球进料机构和分拣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钢球表面检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钢球表面检测装置,主要机构包括进料机构、表面展开检测机构和分拣机构。

所述进料机构由进料箱、前进料管、上料活塞、活塞缸、活塞杆、后进料管组成;进料箱形状为漏斗形,前进料管接通进料箱与活塞缸,上料活塞能在活塞缸内上下移动,上料活塞中的孔为通孔且有一定斜度,其斜度与前后两个进料管斜度相同,后进料管一端接通活塞缸另一端通往表面检测机构;为保证每次滚入表面检测机构的钢球只有一个,上料活塞的通孔内只能容纳一个钢球,前后进料管的直径相同且只允许单个钢球通过。

所述表面展开检测机构由驱动轮、支撑论、非对称双锥曲面展开轮、光电传感器、涡流传感器组成;钢球在驱动轮的带动下转动,受支撑轮支撑,在展开轮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实现钢球的螺旋线展开;在钢球展开的同时通过光电传感器和涡流传感器对钢球进行全表面缺陷检测。

所述分拣机构由上出料管、分拣挡板、不合格钢球出料管、合格钢球出料管,不合格钢球储料箱、合格钢球储料箱组成;挡板设于上出料管与合格钢球出料管之间并且可以移动,挡板斜度与不合格钢球出料管斜度相同,挡板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当钢球表面检测不合格时挡板落下;为了防止上出料管内的合格钢球在下落过程中误入不合格钢球出料管,合格钢球出料管的直径大于上出料管的直径。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上料活塞上下两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表面展开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箱 2-钢球 3-前进料管 4-上料活塞 5-活塞缸 6-活塞杆 7-后进料管8-不合格钢球出料管 9–不合格钢球储料箱 10-合格钢球储料箱11-合格钢球出料管12-挡板 13-上出料管 14-驱动轮 15-支撑论 16-涡流传感器 17-非对称双锥曲面展开轮 18-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下。

如附图1所示,钢球2在重力作用下从进料箱1滚入前进料管3;如附图2所示,当上料活塞4位于活塞缸5下方时,钢球2从进料管3滚入上料活塞4,活塞杆6推动上料活塞4向上运动,当上料活塞4位于活塞缸5上方时,上料活塞4中的钢球2在重力作用下滚入后进料管7,此过程完成了为表面检测机构进行单个钢球进料。

当钢球2进入表面展开检测机构后,如附图3所示,钢球2在驱动轮14的带动下发生转动,钢球2底部由支撑轮15支撑,非对称双锥曲面展开轮17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钢球发生一定角度偏转,从而使钢球2实现全表面螺旋线展开;如附图1所示,在钢球2表面的展开的过程中光电传感器18和涡流传感器16同步进行钢球表面缺陷检测。

当钢球2在表面展开检测机构检测完成后,如附图1所示,支撑轮15右移,钢球2落入分拣机构上出料管13,如果钢球2表面检测合格,挡板12收缩,钢球2通过合格钢球出料管11进入合格钢球储料箱10;如果钢球2表面检测不合格,挡板12下落,钢球2通过不合格钢球出料管8进入不合格钢球储料箱9;钢球2的整个检测过程完成。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