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样处理装置及试样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5184发布日期:2018-12-05 16:0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试样处理装置及试样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试样处理装置及试样处理方法,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自动吸移及手动吸移来吸移试样并处理试样的试样处理装置及试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试样分析等的试样处理装置中,吸移收纳在试样容器中的样本等试样并对该试样进行一定的分析等处理并获得处理结果。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试样分析装置,其具备:用于通过手动方式安置试样容器的试样容器安置部;安置用于持有一个或数个试样容器的保持台的保持台安置部;从安置在保持台安置部的保持台向试样容器安置部移送、供给试样容器的试样容器供给部;对被安置在试样容器安置部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吸移的吸移部。试样分析装置具备能进行手动模式及自动模式下的作业控制的控制部。如果选择了手动模式,控制部会进行控制使得手动安置在试样容器安置部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得以吸移、分析。如果选择了自动模式则进行控制使得试样容器从安置在保持台安置部的保持台移送到试样容器安置部,对安置在试样容器安置部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吸移、分析。试样分析装置能使保持台持有数个试样容器,因此使用者没有必要一个一个地将试样容器安置在试样分析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日本专利公开)2007-1394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果通过试样处理装置对数个试样进行分析等处理,那么从安置试样开始到试样处理装置完成对全部试样的处理为止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比如,将96个孔全部装有试样的孔板安置在试样处理装置,则对所有孔的试样进行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多达数小时(比如大约7小时)程度。因此,在试样处理过程中如果需要紧急处理别的试样,则需要进行加塞处理以处理所述紧急试样。即,需要控制试样处理装置的作业以使得正在进行中的自动处理暂时中断并针对另外的试样切换到手动的处理。

为了实现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切换,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试样分析装置通过下述机构来应对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切换:从持有数个试样容器的保持台安置部往试样容器安置部移送试样容器的移送机构、通过手动及所述移送机构的作业安置试样容器的试样容器安置部的机构、使试样容器安置部往吸移部移动的机构等;这样一来机构非常复杂,因此存在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另外,如果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试样分析装置那样在手动吸移时将收纳着试样的试样容器拉入机壳内部,尘埃或异物等会从用于拉入试样容器的开口进入机壳内。尤其是在进行基因检测时,如果有汗、唾液等混入试样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试样处理装置(30)包括:对试样进行吸移的吸移管(710);在被壁结构构件覆盖的并用于进行试样自动吸移的第1范围(p1)和与第1范围(p1)分离的并用于进行试样手动吸移的第2范围(p2)移动吸移管(710)的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以及对通过吸移管(710)吸移的试样进行处理的处理部(38)。

上述试样处理装置使吸移管在第1范围和第2范围移动,由此进行自动吸移和手动吸移,自动吸移中被配置在第1范围的数个试样由吸移管依次吸移,手动吸移中被配置在第2范围的试样由吸移管吸移。由此就能使结构简单化,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在第2范围至少使吸移管的前端部位于壁结构构件外部并对配置在壁结构构件外部的试样进行吸移,这样尘埃、异物等很难进入壁结构构件内部,能够在自动吸移时防止试样的污染从而进行正确的测定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将第1范围(p1)包含于内部的机壳(50),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在第2范围(p2)移动吸移管(710)使得吸移管(710)的前端部位于机壳(50)的外部。

如上所述地,吸移管的前端部位于机壳外部并吸移被配置在机壳外部的试样,因此尘埃、异物等难以进入机壳内部,能防止试样的污染,进行正确的测定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在第1范围(p1)和第2范围(p2)之间使吸移管(710)直线状移动。

将自动吸移及手动吸移中进行吸移作业的位置直线状配置,这样就能使吸移管的移动迅速进行。另外,吸移管移动机构只要是使吸移管直线移动的简单机构即可,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

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具有将持有数个试样的保持部(500)向第1范围(p1)搬送的试样搬送机构(12)。

该实施方式中试样通过试样搬送机构被搬送到第1范围,因此不需要由使用者将试样安置在第1范围。

优选实施方式中,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向连结第1范围(p1)和第2范围(p2)的直线上的第1方向移动吸移管(710)并对数个试样依次吸移;试样搬送机构(12)使保持部(500)向和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移动。

在保持部中分数行、数列排列收纳数个试样的情况下,在自动吸移时通过吸移管移动机构使吸移管向第1方向依次移动,通过试样搬送机构使保持部向第2方向依次移动,由此就能对收纳在保持部的全部试样进行吸移。由此,吸移管就能有效率地吸移试样。

优选实施方式中,机壳(50)收纳试样搬送机构(12)。

通过试样搬送机构搬送的试样会被收纳在机壳内,因此试样不易受到尘埃、异物等污染。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机壳(50)将保持部(500)的放置位置(421)及从放置位置(421)至第1范围(p1)的搬送路径收纳在内部。

因为搬送路径被包含在机壳内部,在搬送路径搬送的试样不易被尘埃、异物等污染。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机壳(50)具有用于向放置位置(421)放置保持部(500)的盖体(11)。

通过上述结构,打开盖体就能迅速地在放置位置安置试样。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连结第1范围(p1)和第2范围(p2)的直线上具有对吸移管(710)进行清洗的清洗部(33),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将吸移管(710)移动到清洗部(33)。

通过吸移管移动机构将吸移管移动到清洗部,由此,每当试样吸移结束后都能对吸移管进行清洗。另外,清洗部在连结第1范围和第2范围的直线上,因此只要对吸移管进行直线移动即可,吸移管移动机构的结构不会复杂化,对小型化不构成妨碍。

更加优选清洗部(33)位于第1范围(p1)和第2范围(p2)之间。

不论吸移管位于第1范围还是第2范围都能通过较短的移动距离将吸移管移动到清洗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对吸移管移动机构(720)的作业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1),控制部(31)接受手动吸移的作业指示后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将吸移管(710)移向第2范围(p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1)在手动吸移结束后或手动吸移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的作业以将吸移管(710)移向第1范围(p1)。

手动吸移结束后将吸移管移动到第1范围,这样由此就能迅速地恢复为自动吸移。另外,将一定时间设为完成手动吸移所需时间长度以上的长度,从手动吸移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将吸移管移动到第1范围,由此就能在切实完成手动吸移后恢复自动吸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控制部(31)在手动吸移过程中接受了自动吸移的作业指示,则在手动吸移结束后或手动吸移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的作业将吸移管(710)移向第1范围(p1)。

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的是,只有接受了自动吸移的作业指示才会在手动吸移结束后或手动吸移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恢复到自动吸移作业。将一定时间设定为从手动吸移开始后到手动吸移结束所需时间长度以上的长度,这样就能在切实结束手动吸移后恢复为自动吸移。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试样包含核酸,通过处理部(38)处理核酸。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自动吸移中,吸移管(710)吸移试样前通过吸移管(710)进行试样的搅拌作业。

通过上述结构,包含于试样内的粒子成分在试样中均匀分散。搅拌方法可以是吸入-排出搅拌、气泡搅拌中的任意一者。在手动吸移中,多数情况下在吸移作业前已经由使用者等进行了试样搅拌,因此也可不进行试样的搅拌作业,当然也可以进行搅拌作业。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自动吸移是通过吸移管从持有数个试样的保持部(500)(710)吸移试样的处理。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动吸移是通过吸移管(710)从使用者所持的试样容器吸移试样的处理。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部(38)是流式细胞仪。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机壳(50)设有开口,吸移管移动机构(720)移动吸移管(710)使得吸移管(710)的前端部通过开口位于机壳(50)外部。

在手动吸移时,只使吸移管的前端部通过机壳的开口位于机壳外部,由此尘埃、异物等很难进入机壳内部,能防止试样的污染从而进行正确的测定等。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00)分数行及数列排列收纳数个试样。

通过吸移管移动机构使吸移管向第1方向依次移动,通过试样搬送机构使保持部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依次移动,由此就能对保持部上分数行及数列收纳的全部的试样进行吸移。由此,吸移管就能有效率地吸移试样。

本发明的试样处理方法是一种通过包括吸移试样的吸移管(710)和对吸移的试样进行处理的处理部(38)的试样处理装置对试样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被壁结构构件所覆盖的第1范围(p1)通过吸移管(710)进行试样自动吸移的步骤;以及使所述吸移管移动到与所述第1范围分离的第2范围,在第2范围(p2)通过吸移管(710)进行试样手动吸移的步骤。

通过上述方法,使吸移管移动到第1范围和第2范围,这样就能够进行自动吸移和手动吸移,能将结构简单化,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通过使吸移管的前端部位于壁结构构件外部来对被配置在壁结构构件外部的试样进行吸移,由此,尘埃、异物等就很难进入壁结构构件内部,在自动吸移时就能防止试样的污染从而进行正确的测定等。

本发明的试样处理装置包括从持有数个试样的保持部(500)吸移试样的吸移管(710)、能移动吸移管(710)的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对保持部(500)进行搬送的试样搬送机构(12)以及对通过吸移管(710)吸移的试样进行处理的处理部(38);其中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向第1方向移动对数个试样进行依次吸移,试样搬送机构(12)使保持部(500)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移动。

通过吸移管移动机构使吸移管向第1方向依次移动,通过试样搬送机构使保持部向第2方向依次移动,由此,就能对保持部分数行及数列收纳的全部的试样进行吸移。由此,吸移管就能有效率地对试样进行吸移。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使一根吸移管移动到第1范围和第2范围从而进行自动吸移和手动吸移两者,因此能够将结构简化,并能够实现装置小型化。另外,通过使吸移管的前端部位于壁结构构件外部来对被配置在壁结构构件外部的试样进行吸移,由此,尘埃、异物等不易进入壁结构构件内部,在自动吸移时就能防止试样的污染从而进行正确的测定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对吸移管的移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为试样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3为试样处理装置的机壳的一部分切除后状态的斜视图;

图4(a)为向z轴正方向看吸移管移动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b)为向y轴负方向看引导构件、滚轮及支撑轴时的结构示意图、(c)为向x轴正方向看引导构件、滚轮及支撑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吸移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清洗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向铅直下方向看试样搬送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b)、(c)分别为从上侧及下侧看放置了板后的保持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a)、(b)为对保持部的搬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a)、(b)为对保持部的搬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0为向铅直下方向看试样搬送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试样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自动吸移作业的流程图;

图13为自动吸移作业的流程图;

图14为手动吸移作业的流程图;

图15为手动吸移作业另一形态的流程图;

图16为手动吸移作业另一形态的流程图;

图17为流式细胞仪的流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流式细胞仪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通过吸移管710所实施的自动吸移和手动吸移的示意图。在此,自动吸移所指的处理是:使吸移管710及保持部500移动,并在图1及图9(a)所示的第1范围p1针对被配置在保持部500的数个试样中的每1试样进行吸移作业。在自动吸移中的吸移作业由后述控制部31控制。自动吸移也包含下述处理:每当针对1试样的吸移作业结束后将吸移管710移动到第3范围p3进行吸移管710等的清洗作业。这一系列的作业也称为采样器吸移。

手动吸移所指的处理是:在自动吸移过程中接受了手动吸移作业指示,则在图1所示的第2范围p2中对被配置在机壳50外部的试样进行吸移作业。手动吸移中的吸移作业由后述控制部31控制。手动吸移也包含下述处理:在试样吸移结束后吸移管710移动到第3范围p3进行吸移管710等的清洗作业。这一系列的作业也被称为手动吸移。

图中x轴方向是顺着吸移管710的移动方向的第1方向。z轴方向是和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沿z轴方向,吸移管710在移动停止位置761a和吸移位置761b之间、移动停止位置762a和吸移位置762b之间、移动停止位置763a和清洗位置763b之间移动。y轴方向是和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在自动吸移过程中保持部50沿第2方向即y轴方向移动。

(试样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显示了试样处理装置30的结构,其具备进行试样吸移、测定、分析等处理的处理装置20,还具备将试样搬送到处理装置20的试样搬送装置10。处理装置20和试样搬送装置10被收纳于机壳50。机壳50具备覆盖处理装置20的两个侧方壁50a(只对一方进行了图示)、前方壁50b、上方壁50c、没有进行图示的后方壁;另外还具备覆盖试样搬送装置10的侧方壁50d、前方壁50e、没有进行图示的后方壁、上方壁50f、盖体11。通过这些壁结构构件使机壳50内部大致呈密闭状态。

机壳50的前方壁50b的下部存在凹陷部21。凹陷部21是手动吸移时使用者通过手工作业方式放置收纳试样的试样容器c用的空间,该空间的位置是在机壳50外部。也可以在凹陷部21设试样容器c的放置构件。如图3所示,试样容器c的放置位置的上方设有顶板50g,顶板50g形成有贯通孔50a。在第2范围p2,吸移管710中的至少前端部可从贯通孔50a进出作业。盖体11设在与用于持有试样的保持部500的放置位置421相对应的位置且能够进行开合。

图3是去掉机壳50的一部分后的状态的图。处理装置20具备:对一个以上的试样进行每一试样的吸移的一根吸移管710;在用于进行自动吸移的第1范围p1、用于进行手动吸移的第2范围p2、用于进行清洗作业的第3范围p3之间使吸移管710进行直线状移动的吸移管移动机构720;构成对吸移管710进行清洗的清洗部33的清洗槽40。为了使第1范围p1、第3范围p3包含在机壳50内部,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及清洗槽40被收纳于机壳50内。如图1所示,第3范围p3位于连结第1范围p1和第2范围p2的直线上,设在第1范围p1和第2范围p2之间。所述直线是顺着x轴方向的直线。

试样搬送装置10包含将试样从放置位置421往处理装置20内的第1范围p1(相当于后述位置423)搬送的试样搬送机构12。试样搬送机构12被收纳于机壳50,放置位置421及从放置位置421至第1范围p1的试样的搬送路径被包含于机壳50内部。由使用者将配置了试样的持稳体500配置在放置位置421。

第1范围p1是指在自动吸移过程中进行试样吸移的x-y平面上的范围。如果是自动吸移,吸移管710会以图7所示的后述板600上以数行及数列配置的数个试样为对象对每1试样分别进行吸移。对在x轴方向配置有n列、y轴方被配置有m行的试样进行吸移时,吸移管710比如与试样的列数n相对应地在x轴方向按顺序从图1所示的位置p1-n1移动到p1-nn。因此,第1范围p1包含吸移管710移动的位置在内,即包含位置p1-n1到p1-nn在内。另外,第1范围p1还包含吸移管710直线往返移动的位置,即移动停止位置761a,还包含吸移管710对试样进行吸移的位置,即吸移位置761b。

第2范围p2是指在手动吸移过程中对配置在凹陷部21的试样进行吸移的x-y平面上的范围。如图1所示,第2范围p2包含吸移管710的移动停止位置762a和吸移位置762b。

第3范围p3是指在手动吸移中及自动吸移中进行吸移管710的清洗的x-y平面上的范围。如图1所示,第3范围p3包含吸移管710的移动停止位置763a,包含吸移管710被清洗的位置,即清洗位置763b。

用吸移管710吸移的试样是包含含核酸的细胞在内的、和检测试剂混合后的试样,但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机壳50的凹陷部21的周边是开放的,但也可将其周边用可开合的透明树脂片覆盖。另外,只要使位于第2范围p2的吸移位置762b的吸移管710的前端部位于机壳50外部即可,也可以不设置凹陷部21。

(保持部)

如图7(b)、(c)所示,用于配置试样的保持部500能将板600放置于其上侧面。板600的x轴方向即列方向形成有n个孔601,y轴方向即行方向形成有m个孔601。本实施方式的板600在列方向有12个孔601,在行方向有8个孔601,共计有96个孔601。相邻的孔60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9mm,孔601的上端部分的直径为5.5mm。使用者在各孔601收纳试样,将持有试样的板600放置在保持部500的上侧面。另外,形成于板600的孔601的数量只要是复数个即可,n或m为2以上即可。

保持部500比如由聚缩醛制成。一般来说,聚缩醛和后述图7所示的支撑板400的构成材料,即不锈钢、电镀锌钢板(secc),之间的摩擦阻力很小。因此,保持部500由聚缩醛制成,由此就能在试样搬送装置10中的后述图7所述的支撑面401上顺利地搬送保持部500。优选保持部500由易成形且和支撑面401间的摩擦阻力小的树脂材料构成。

如图7(b)、(c)所示,保持部500的下侧面501配置有第1凹部510和第2凹部520。第1凹部510由在y轴方向延伸并形成于下侧面501的沟构成。第2凹部520由在x轴方向延伸并形成于下侧面501的沟构成。第1凹部510通过下侧面501的中央位置。第2凹部520通过下侧面501的端部附近。

(吸移管移动机构)

如图4(a)所示,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具备第1、第2移动机构730、740和支撑部750。第1移动机构730具备传送带731、2个滑轮732、电机733、支撑构件734、固定件735、导轨736。传送带731挂在2个滑轮732之间。2个滑轮732隔开一定间隔在x轴方向排列配置。其中一个滑轮732和电机733的驱动轴相连。电机733由步进电机构成。支撑构件734被没有图示的轨所支撑并能在x轴方向移动。支撑构件734通过固定件735连接在传送带731。轨736在z轴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支撑构件734。

第2移动机构740具备传送带741、2个滑轮742、电机743、支撑构件744、固定件745、引导构件746。传送带741挂在2个滑轮742之间。2个滑轮742隔开一定间隔在z轴方向排列配置。在图4(a)中为了方便只显示了其中一个滑轮742。滑轮742和电机743的驱动轴相连接。电机743由步进电机构成。支撑构件744被没有进行图示的轨所支撑并能在z轴方向移动。支撑构件744通过固定件745和传送带741相连接。引导构件746在x轴方向延伸,且其设置在支撑构件744。

支撑部750具备滑动构件751、支撑轴752、滚轮753、保持构件754。滑动构件751被轨736所支撑并能在z轴方向移动。支撑轴752在y轴方向延伸,支撑轴752的其中一端设置在滑动构件751。滚轮753设置在支撑轴752的另一端,能以支撑轴752为中心转动。保持构件754设置在滑动构件751,其持有吸移管710。

如图4(b)、(c)所示,引导构件746具备在x轴方向延伸的凹部746a。滚轮753被收纳于凹部746a并能够在x轴方向移动。

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在x轴方向移动时,驱动电机733。由此,传送带731移动,伴随传送带731的动作,支撑构件734会在x轴方向移动。支撑构件734在x轴方向移动,则通过轨736,滑动构件751就会在x轴方向受力。此时,滚轮753在凹部746a内被引导并在x轴方向移动。滑动构件751在x轴方向受力,则保持构件754就会在x轴方向移动。由此,吸移管710在x轴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1所示,吸移管710沿x轴方向在第1到第3的作业位置p1、p2、p3间直线状移动。吸移管710移动时,吸移管710会处在移动停止位置761a、762a、763a。移动停止位置761a、762a、763a位于吸移位置761b、762b及清洗位置763b的上方,且设定其位置使吸移管710在第1到第3位置p1、p2、p3间的移动不会被保持部500、清洗槽40妨碍。另外,在自动吸移中,吸移管710顺次移动,每次的距离和试样的排列间隔相对应。吸移管710在第1范围p1从位置p1-n1到位置p1-nn顺次移动。

吸移管移动机构720要使吸移管710在z轴方向移动时,驱动电机743。由此,传送带741就会移动,伴随传送带741的动作,支撑构件744和引导构件746会在z轴方向移动。引导构件746若在z轴方向移动,则被夹在凹部746a的滚轮753会在z轴方向受力。滚轮753在z轴方向受力后,通过支撑轴752,滑动构件751和保持构件754会在z轴方向移动。如此,吸移管710在z轴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1所示,吸移管710在第1范围p1会移动并经过移动停止位置761a和进行吸移的吸移位置761b;在第2范围p2会移动并经过移动停止位置762a和吸移位置762b;在第3范围p3会移动并经过移动停止位置763a和清洗位置763b。在第2范围p2的吸移位置762b,吸移管710的前端部会移动到机壳50外部。另外,也可以不仅使吸移管710的前端部移动到机壳50外部,而是使直至底端部附近为止的部分移动到机壳50外部。

(吸移作业)

试样处理装置30如图5所示具备吸移部32。吸移部32具备吸移管710和第1泵910。吸移管710和第1泵910通过主流路920相连。主流路920连接后述处理部38。处理部38和吸移管710之间设有使主流路920开合的电磁阀pv1。电磁阀pv1的常态为打开状态。另外,在图5中省略了对保持部500及板600的记载,示意性显示了一个孔601。

第1泵910比如是注射泵。注射泵通过吸移或排出来移送流体,适合于比较少量的流体的移送,其对正确量的流体以正确的速度进行移送。第1泵910通过电机910a进行作业。后述的图11所示的控制部31控制电机910a使第1泵910产生吸移压力或排出压力。

吸移管710位于第1范围p1的吸移位置761b后,吸移管710的前端部在孔所收纳的试样内。控制部31驱动第1泵910从而产生吸移压力,从通过主流路920连接的吸移管710对试样进行吸移。所吸移的试样流入主流路920。吸移了一定量的试样后第1泵910停止。

控制部31使电磁阀pv1变为关闭状态并驱动第1泵910以产生排出压力,则主流路920中的试样被送往处理部38。控制部31在往处理部38的试样移送结束后使电磁阀pv1成为开状态。

吸移管710位于进行手动吸移的第2范围p2的吸移位置763b时也会进行上述吸移作业。

(清洗作业)

试样处理装置30具备图6所示的清洗部33。清洗部33具备清洗槽40和清洗液容器130a、130b。清洗液容器130a通过流路940和清洗槽40相连。流路940的中间设有电磁阀pv2。电磁阀pv2的常态为关闭状态。清洗液容器130b通过流路930和第1泵910相连。第1泵910设有将清洗液导入第1泵910内的导入口910b,导入口910b和清洗液容器130b相连。在流路930的中间设有电磁阀sv3。电磁阀sv3的常态为关闭状态。

在第3范围p3,当吸移管710位于清洗位置763b时,吸移管710的至少前端部会在清洗槽40内。控制部31使电磁阀pv2变为打开状态。通过施加给清洗液的正压,清洗液从清洗液容器130a通过流路940被供给到清洗槽40。吸移管710的前端部通过其外周面和清洗液接触而被清洗。此时,也可使吸移管710上下移动来进行清洗。被供给到清洗槽40的清洗液从没有进行图示的排出口被排出。控制部31使电磁阀pv2成为闭状态。

控制部31使电磁阀sv3成为开状态。通过被施加在清洗液的正压,清洗液从清洗液容器130b流往流路930、第1泵910、主流路920、吸移管710,清洗液被排到清洗槽40。由此,第1泵910、主流路920、吸移管710的内部得到清洗。清洗后,控制部31使电磁阀sv3成为闭状态。被供给到清洗槽40的清洗液从没有进行图示的排出口被排出。

(搅拌作业)

在自动吸移中,控制部31在使吸移管710吸移试样前使吸移管710进行试样的搅拌。对第1泵910进行吸移驱动,则被收纳于孔601的试样就会被吸移管710吸移并流入主流路920。然后,对第1泵910进行排出驱动,则流入主流路920的试样从吸移管710返回孔601。这样,通过吸移管710对试样反复数次进行吸移及排出作业,吸入-排出搅拌的作业得以进行。

另外也可另外设置搅拌用喷嘴、搅拌用流路、泵来进行试样吸移、排出。又,也可通过往试样吹入空气来进行气泡搅拌,由此取代上述吸入-排出搅拌。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在主流路920连接气泵并通过主流路920及吸移管710将空气吹入,也可另外设置空气用流路和用来吹入空气的搅拌用喷嘴。

(试样搬送机构)

试样搬送装置10具备图7(a)所示的试样搬送机构12。试样搬送机构12具备第1移动体100、第2移动体200、第1搬送部310、第2搬送部320、支撑板400。支撑板400比如由不锈钢或电镀锌钢板(secc)构成。试样搬送机构12将试样沿2次元平面搬送。在本实施方式中,试样搬送机构12将试样沿xy平面搬送。

第1搬送部310包含第1移动体100和第1突部110,其在x轴方向搬送第1突部110与第1移动体100。第2搬送部320包含第2移动体200和第2突部210,在y轴方向搬送第2突部210与第2移动体200。第1移动体100和第2移动体200位于支撑板400的下侧面一侧,即z轴正方向。第1移动体100配置有一对第1突部110。第2移动体200配置有一对第2突部210。一对第1突部110在第1移动体100上排列在y轴方向上。一对第2突部210在第2移动体200上排列在x轴方向。第1突部110和保持部500的第1凹部510啮合。第2突部210和保持部500的第2凹部520啮合。

沿z轴方向看时,第1移动体100的移动路径101和第2移动体200的移动路径201相互不交叉。由此,可将第1搬送部310的驱动机构和第2搬送部320的驱动机构互不接触地个别配置。因此,第1搬送部310和第2搬送部320的结构就会变得简单。

支撑面401是平面状的支撑板400的上侧面。在保持部500的移动范围支撑面401安载保持部500的下侧面501。由此,就能使保持部500支撑于支撑面401上并在支撑面401上流畅地搬送。另外,保持部500的下侧面501也可和支撑面401分离,只通过第1突部110和第2突部210被支撑。

支撑板400上形成有一对第1沟411和一对第2沟412。一对第1沟411在x轴方向延伸。一对第2沟412在y轴方向延伸。一对第1突部110通过一对第1沟411向支撑面401的上方突出。一对第2突部210通过一对第2沟412向支撑面401的上方突出。

接下来参照图8(a)~图9(b)对保持部500的搬送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a)~图9(b)中为了方便省略了第1移动体100、第2移动体200、第1搬送部310、第2搬送部320、板600的图示。

在此,以保持部500位于支撑面401的x轴负方向的端部时的保持部500的位置为位置421。位置421是保持部500的放置位置。以保持部500位于支撑面401的x轴正方向的端部时的保持部500的位置为位置424。以保持部500位于位置421和位置424中间时的保持部500的位置为位置422。以保持部500位于支撑面401的y轴正方向的端部一侧时的保持部500的位置为位置423。

位置423是和进行自动吸移的第1范围p1在x-y平面上重合的范围。在自动吸移中,保持部500与试样的行数m相对应地通过试样搬送机构12向y轴负方向从位置p1-m1到位置p1-mm顺次移送,每次的距离和试样的排列间隔相对应。因此,位置423是保持部500移动的位置,即包含从位置p1-m1到位置p1-mm在内的范围。

如图8(a)所示,保持部500被配置于支撑面401上,使位于第1沟411的x轴负方向的端部的一对第1突部110和第1凹部510啮合。由此,保持部500就被定位于位置421。此时,第1突部110嵌入第1凹部510,保持部500的下侧面501通过支撑面401得到支撑。接下来,第2突部210被定位于第2沟412的y轴负方向端部。

在图8(a)所示状态下,第1突部110向x轴正方向移动。由此,第1突部110推第1凹部510的壁,保持部500向x轴正方向搬送。这种情况下,保持部500到达第2突部210的位置后,第2突部210从第2凹部520的x轴正方向的端部进入第2凹部520。然后,第1突部110移动到第1沟411的x轴方向中央位置后,如图8(b)所示,得到一对第2突部210嵌入第2凹部520的状态。这样保持部500定位在位置422。

接下来,在图8(b)所示状态下向y轴正方向移动第2突部210。由此,第2突部210推第2凹部520的壁,保持部500向y轴正方向搬送。此时,随着保持部500的移动,第1突部110从第1凹部510的y轴负方向的端部向保持部500的外部抽出。然后,第2突部210移动到第2沟412的y轴正方向的端部一侧后,如图9(a)所示,保持部500位于位置423。

接下来,在图9(a)所示状态下第2突部210向y轴负方向移动。由此,第2突部210推第2凹部520的壁,保持部500向y轴负方向搬送。这种情况下,保持部500到达第1突部110的位置,第1突部110从第1凹部510的y轴负方向的端部进入第1凹部510。然后,第2突部210移动到第2沟412的y轴负方向的端部后,如图9(b)所示,得到一对第1突部110嵌入第1凹部510的状态。这样,保持部500就再次被定位于位置422。

然后,第1突部110向x轴负方向移动。由此,第1突部110推第1凹部510的壁,保持部500向x轴负方向搬送。此时,随着保持部500的移动,第2突部210从第2凹部520的x轴正方向的端部向保持部500的外部抽出。然后,第1突部110移动到第1沟411的x轴负方向的端部后,保持部500被定位到原先位置421。另外,在图9(b)的状态下第1突部110也可向x轴正方向移动。这种情况,第2突部210从第2凹部520的x轴负方向的端部向保持部500的外部抽出。然后,保持部500被定位于位置424。

如上所述,第1搬送部310将第1移动体100向x轴正方向进行搬送,通过第1凹部510和第1突部110的啮合,由此,保持部500受到x轴正方向的力。此时因为第2凹部520在x轴方向延伸,因此啮合于第2凹部520的第2突部210能沿着第2凹部520沿x轴方向移动。因此,保持部500能通过因第1移动体100的移动而被施加的x轴正方向的力向x轴正方向移动。

另外,第2搬送部320将第2移动体200向y轴正方向搬送,通过第2凹部520和第2突部210的啮合,由此,保持部500会受到y轴正方向的力。此时因为第1凹部510沿y轴方向延伸,因此啮合于第1凹部510的第1突部110能沿着第1凹部510在y轴方向移动。因此,保持部500能够通过因第2移动体200的移动被施加的y轴正方向的力向y轴正方向移动。

采用如上试样搬送机构12时,利用第1凹部510及第1突部110的啮合、第2凹部520及第2突部210的啮合所实现的简单结构就能将持有试样的保持部500沿xy平面顺利地搬送。

通过上述试样搬送机构12和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就能在进行自动吸移作业时使吸移管710从放置在保持部500的板600的全部的孔601对试样进行吸移。即,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在孔601上沿x轴方向顺次移动,每次距离与试样间的沿x轴的列方向的间隔相对应。试样搬送机构12使保持部500在y轴方向顺次移动,每次的距离与试样间的沿y轴的行方向的间隔相对应。由此,吸移管710就能吸移全部的孔601内的试样。

(试样搬送机构的具体结构)

接下来对图8(a)~图9(b)所示的试样搬送机构12的结构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第1移动体100具有在x轴方向较长的形状。在第1移动体100的x轴正方向的端部附近及x轴负方向的端部附近分别配置有一对第1突部110。

第1搬送部310具备传送带311、2个滑轮312、电机313、固定件314。传送带311被挂在2个滑轮312之间。2个滑轮312相隔一定间隔在x轴方向排列配置。其中一个滑轮312和电机313的驱动轴相连。电机313由步进电机构成。第1移动体100被没有进行图示的轨所支撑并能在x轴方向移动。第1移动体100通过固定件314和传送带311相连。

同样地,第2搬送部320具备传送带321、2个滑轮322、电机323、固定件324。传送带321被挂在2个滑轮322之间。2个滑轮322相隔一定间隔在y轴方向排列配置。其中一个滑轮322和电机323的驱动轴相连。电机323由步进电机构成。第2移动体200通过固定件324和传送带321相连。

支撑板400在支撑面401的周围具备壁部431~435、441~445。壁部431~433包围被定位在位置421的保持部500的3个侧面。壁部433~435包围被定位在位置424的保持部500的3个侧面。壁部441~443包围被定位在位置423的保持部500的3个侧面。如此,在位置421、423、424处保持部500被3个壁部包围,由此在支撑面401上的保持部500就会切实被定位在位置421、423、424。

在位置423通过壁部441、442规定保持部500的x轴方向的位置,被放置在保持部500上的板600的孔601的位置和吸移管710吸移试样的第1范围p1在x-y平面上一致。由此就能通过吸移管710正确地吸移试样。

壁部444、445被设在位置422和位置423之间。关于壁部444和壁部445在x轴方向上的间隔,随着从位置422靠近位置423,该间隔从比保持部500的x轴方向的宽幅大的状态变为和保持部500的x轴方向的宽幅几乎相等的状态。因此,在保持部500从位置422向位置423搬送时,即使保持部500的x轴方向的位置出现偏离也能通过壁部444、445使保持部500的x轴方向的位置慢慢对准位置423的x轴方向的位置。因此就能将保持部500从位置422顺利移动到位置423。

(试样处理装置的结构)

如图11所示,试样处理装置30具备试样搬送机构12、吸移管移动机构720、控制部31、吸移部32、清洗部33、显示部34、输入部35、驱动部36、传感部37、处理部38。试样搬送机构12被配置于试样搬送装置10内。吸移管移动机构720、控制部31、吸移部32、清洗部33、显示部34、输入部35、驱动部36、传感部37、处理部38被配置于处理装置20内。如果处理装置20另外连接有信息处理装置,则控制部31、显示部34、输入部35也可被配置在信息处理装置。

控制部31包含:用作数据处理的工作空间的存储器:对程序及处理数据进行记录的存储部;进行一定数据处理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在和连接在控制部31的各部间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接口部。

在以下说明中如无特别强调,控制部31所进行的处理实质上是指由控制部31的cpu所进行的处理。cpu以存储器为工作空间对必要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中间数据等)进行暂时存储,并在存储部对要长期保存的数据进行适当记录。控制部31通过执行被储存在存储部或存储器的程序对被连接在控制部31的各部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控制部31在输入部35接受了手动吸移作业指示后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的作业将吸移管710从现在位置移动到第2范围p2。另外,控制部31控制试样搬送机构12的作业。更进一步,在自动吸移的情况下控制部31对吸移管710吸移试样前的试样的搅拌作业进行控制。另外,如果要在第1范围p1对保持部500配置为数行、数列的数个试样进行吸移作业,则控制部31对吸移管移动机构720的作业进行控制,从而将吸移管710沿x轴方向顺次移送,每次的距离与直线状排列的数个试样的间隔相对应,并对试样搬送机构12的作业进行控制,从而将保持部500沿y方向顺次移送,每次的距离与沿y轴方向直线状排列的数个试样的间隔相对应。

处理部38进行通过吸移部32吸移的试样的测定、分析等处理。作为一例,处理部38是由流式细胞仪等分析装置构成的,但也可以采用对所吸移的试样基于beaming法进行处理的试样处理装置,且不限于这些装置。关于处理部38的例子会在后面叙述。

显示部34和输入部35比如被配置在处理装置20的侧面部分、上面部分等。显示部34比如由液晶屏等构成。输入部35比如由按钮或触控面板等构成。驱动部36包含被配置在试样处理装置30内的其他机构。传感部37包含被配置在试样处理装置30内的各种传感器。

(自动吸移)

在试样处理装置30的自动吸移作业之前,首先使用者会将试样收纳于板600的孔601。使用者将试样搬送装置10的盖体11依照图2的虚线箭头所示打开。保持部500被定位于放置位置---位置421。使用者在保持部500上放置收纳有试样的板600,并将盖体11关闭。另外,也可将保持部500定位于位置421、422两处。

以下针对试样处理装置30的自动吸移作业使用图12、图13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执行以下st10~st27步骤期间输入部35能接受手动吸移作业指示。另外也可另外设置用于接受手动吸移作业指示的按钮来代替输入部35。

接下来,假设如图7(b)所示x轴方向(列方向)的12个、y轴方向(行方向)的8个孔601,即8行12列的孔601全部收纳有作为吸移对象的试样,对这一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也可不用在全部孔601收纳试样。这种情况下比如由传感器等对收纳了试样的孔601进行探测,也可以由控制部31根据预先定好的试样吸移顺序移动吸移管710及保持部500。另外,也可由使用者从输入部35输入用于确定收纳有吸移对象试样的孔601的信息。

在st10,控制部31在探测到输入部35接受了使用者的自动吸移的作业指示后,在st11,控制部31控制试样搬送机构12将保持部500从图8(a)所示的放置位置421搬送到图8(b)所示的位置422,更进一步搬送到图9(a)所示的第1范围p1(位置423)。比如,要对被配置在第1行的试样进行吸移时,控制部31将保持部500搬送到使吸移管710的第1范围p1与第1行的孔601重合的位置p1-m1,在st12,控制部31对保持部500的现在的位置p1-mm进行存储。

在st13,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移动到第1范围p1中要进行吸移的试样的位置,比如位置p1-n1。

在st14,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移动停止位置761a下降到吸移位置761b。在st15,控制部31控制吸移部32的第1泵910及电机910a进行试样的搅拌作业。在st16,控制部31控制吸移部32的第1泵910及电机910a进行将预先决定的恒定量的试样吸移到吸移管710的吸移作业。吸移作业结束后,在st17中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吸移位置761b上升到移动停止位置761a。在st18,控制部31对现在的吸移管710的位置,比如位置p1-n1,进行存储。

在st19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移动到第3范围p3。在st20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移动停止位置763a下降到清洗位置763b。在st21控制部31进行吸移部32的清洗作业。在st22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清洗位置763b上升到移动停止位置763a。

在st23控制部31判断输入部35是否接受了手动吸移作业指示。若没有接受手动吸移作业指示则前往st24,若接受了则转移到图14所示的手动吸移。

在st24控制部31判断吸移管710是否已对收纳在一定行的孔601的试样全部进行了吸移。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孔601在1行中形成有12个,因此要判断在st18所存储的吸移管710的位置p1-nn是不是与第12个孔601对应的位置p1-n12。如果所存储的吸移管710的位置不是与第12个孔601对应的位置则前往st27,在st27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移动到第1范围p1中的、从在st18存储的吸移管710的位置沿x轴移动与试样的排列间隔相对应的距离所抵达的位置,比如下一个位置p1-n2。然后,控制部31会重复st14~st24直到吸移管710对第1行的全部12个孔601中所收纳的试样的吸移结束。另外,吸移管710对一定行的全部试样吸移结束后,控制部31将吸移管710停留在最后吸移的列的位置p1-nn,在进行下一行吸移时使吸移管710从位置p1-nn反方向移动,但不限于此,也可在一定行的全部试样的吸移结束后必使吸移管710移动到位置p1-n1。

如果第1行的全部试样吸移结束则前往st25,判断是否已吸移了孔601的全部行的试样。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孔601沿y轴方向形成有8行,因此要判断在st12所存储的保持部500的位置p1-mm是不是与第8行的孔601对应的位置p1-m8。如果所存储的保持部500的位置是与第8行的孔601对应的位置,则判断收纳在孔601的全部试样的吸移结束,终止自动吸移。如果所存储的保持部500的位置p1-mm不是与第8行的孔601对应的位置则前往st26,控制部31控制试样搬送机构12使保持部500沿y轴移动与试样的排列间隔相对应的距离,比如移动到下一位置p1-m2。然后,控制部31重复st12~st25直到孔601的全部行的试样吸移结束。

另外,输入部35是否接受了手动吸移作业指示的st23的判断也可在st10~st13之间、st24和st25之间、st25~st14之间、st24和st27之间、st27和st14之间进行。由此,自动吸移正在进行期间如果接受了手动吸移作业指示就能迅速地转移到手动吸移。

被收纳在孔601的全部试样吸移结束后,控制部31控制试样搬送机构12将保持部500从第1范围p1(位置423)搬送到放置位置421。使用者将盖体11打开,从回到了放置位置421的保持部500取下板600。

(手动吸移)

在图13的st23,输入部35如果接受了手动吸移作业指示,则从st23前往图14的st30。在手动吸移时,使用者在机壳50的凹陷部21预先配置收纳了试样的试样容器c。

在st30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将吸移管710移动到第2范围p2。在前往st31之前还可进行这样的作业:控制部31通过没有进行图示的传感器等探测试样容器c是否被配置在了凹陷部21,若没有被配置则使出错信息显示在显示部34。另外,也可以在前往st31之前由控制部31判断是否通过输入部35或另外设置的吸移开始按钮接受了吸移开始指示,只有在接受了吸移开始指示后才转移到st31。

在st31,控制部31开始手动吸移,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移动停止位置761a下降到吸移位置761b。此时,至少吸移管710的前端部会通过顶板50g的贯通孔50a从机壳50移动到外部并插入被配置在凹陷部21的试样容器c。

在st32,控制部31控制吸移部32使吸移管710吸移预先定好的恒定量的试样。另外,因为收纳在试样容器c的试样少或者吸移管710的前端部到达不了被收纳在试样容器c的试样,由此导致不能吸移恒定量的试样时,控制部31也可执行使出错信息显示在显示部34的作业。在st33,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吸移位置761b上升到移动停止位置761a。由此,吸移管710的前端部就退回机壳50内部。

在st34,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移动到第3范围p3。在st35,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移动停止位置763a下降到清洗位置763b。在st36,控制部31进行吸移部32的清洗作业。在st37,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从清洗位置763b上升到移动停止位置763a。由此手动吸移结束。控制部31在手动吸移结束后恢复到图13的st24的自动吸移,在st27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的作业从而将吸移管710移动到第1范围p1的下一进行试样吸移的位置。

另外,手动吸移要吸移的试样如果有数个,那么也可以在第一个试样的手动吸移结束后不恢复到自动吸移而是再次移动到第2范围p2进行下一个试样的手动吸移。如果是这种情况,在输入部35接受要进行手动吸移的试样的数量,控制部31重复手动吸移的次数与在输入部35所接受的试样的数量相等。全部试样的手动吸移结束后恢复自动吸移。

图15是手动吸移的其他形式的流程图,其在图14的流程图的st37后追加了st40。在st30~st37的步骤所示作业进行期间输入部35能够接受自动吸移作业指示。在st40,控制部31判断输入部35是否接受了自动吸移作业指示。若接受了自动吸移作业指示,则恢复到图13的st24的自动吸移。若没有接受,则吸移管710停留在第2范围p2,等待自动吸移作业指示被接受。

图16是手动吸移的其他形式的流程图,其在图14的流程图的st30后追加st41,更进一步在st37后追加st42。在st30,吸移管710移动到第2范围p2后,在st41,控制部31开始计时器的计时作业,计测从手动吸移开始起经过的时间。接下来,进行过st31~st37步骤之后,在st42,控制部31判断所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了预先在控制部31存储的一定时间。若经过了一定时间,则恢复到图13的st24的自动吸移。若没有经过一定时间,则等待经过一定时间,吸移管710停留在第2范围p2。另外,st41也可追加在st30之前。

另外,手动吸移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即,也可在图14的流程图的st30后追加st41,在st37后追加st40、st42。在st30、st41、st31~st37的步骤进行期间输入部35能接受自动吸移作业指示。在st40,控制部31判断输入部35是否接受了自动吸移作业指示。若没有接受则等待自动吸移作业指示被接收。若已接受则前往st42,控制部31判断所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了预先在控制部31存储的一定时间。若经过了一定时间,则恢复到图13的st24的自动吸移。若没有经过一定时间,则等待经过一定时间,吸移管710停留在第2范围p2。另外,也可在st42后进行st40。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示例中,在试样处理装置30的自动吸移过程中输入部35接受了手动吸移作业指示,但也可设计为在试样处理装置30没有进行自动吸移的停止过程中接受手动吸移作业指示。这种情况,控制部31进行图14的st30~st37的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3范围p3具备清洗槽40,控制部31控制吸移管移动机构720使吸移管710移动到进行清洗作业的第3范围p3,但第3范围p3也可不具备清洗槽40。这种情况,控制部31不会使吸移管710移动到第3范围p3,吸移管710的清洗作业不会被进行。即,图12的st19~st22、图14的st34~st37会被跳过。

(试样处理方法)

第2实施方式的试样处理方法是一种通过具备吸移试样的吸移管710和对吸移的试样进行处理的处理部38的试样处理装置对试样进行处理的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在被壁结构构件覆盖的第1范围p1通过吸移管710进行试样自动吸移的步骤;使吸移管710移动到与第1范围分离的第2范围并在第2范围p2通过吸移管710进行试样手动吸移的步骤。

(处理部)

图11所示的处理部38比如是流式细胞仪,接下来以使用流式细胞仪的情况为例参照图17、图18进行说明。

图17是流式细胞仪流体系统一例的示意图。从吸移部32被送到流式细胞仪的试样被送到室848,根据需要和试样搬送试剂混合。接下来将包含试样的、从室848被送到池830的液体称为粒子含有液。

在测定步骤,阀门846、847被打开,粒子含有液从室848通过吸移装置849的负压被吸移。阀门846和喷嘴831间的路径被粒子含有液充满后阀门846、847关闭。接下来,阀门850被打开后,鞘液从收纳鞘液的鞘液室842通过压力装置843的压力被送出到池830,并被排出到废液室845。

接下来阀门841被打开,来自于压力装置843的压力p通过定量注射器844被传送往喷嘴831的前端,在喷嘴831的前端,喷嘴831的外部的鞘液的压力和喷嘴831内部的粒子含有液的压力是平衡的。因此,在这个状态下定量注射器844的活塞844b通过电机844a向排出方向被驱动,存在于阀门846和喷嘴831间的粒子含有液很容易从喷嘴831被排出,通过鞘液被挤夹下变细成为试样液,通过池830并被排出到废液室845。在这期间进行包含于粒子含有液的试样中的粒子的光学测定。然后,定量注射器844的活塞844b的驱动终止,终止测定步骤。

接下来进行喷嘴831、池830等的清洗。在清洗步骤,电机844a逆向转动,活塞844b向吸移方向拉回,定量注射器844恢复到初始状态。因为阀门841、850被打开,鞘液从鞘液室842通过压力装置843所施加的压力p被送出,通过阀门841和定量注射器844和喷嘴831被排出到废液室845,并通过阀门850和池830被排出到废液室845,在一定时间后阀门841、850被关闭。由此,定量注射器844、喷嘴831、池830及其路径通过鞘液被清洗。另外,阀门857是用于从废液室845对废液进行排出的阀门,其根据需要被开合。压力装置843、电机844a、吸移装置849、阀门841、846、847、850、857等和信号处理部相连,其作业通过信号处理部得以控制。

图18是流式细胞仪的光学系统的一例的示意图。流式细胞仪具备:接纳粒子含有液的池830;对通过池830的粒子照射光的光源801、824;对来自粒子的光的光学信息进行检测并对转换为电信号的检测信号进行输出的受光原件800a~800f。

优选粒子含有液所包含的粒子在被一定的光照射时会发出一或两种以上的光。在被一定的光照射时从粒子发出来的光被总称为来自粒子的光。所述来自粒子的光包含散射光及荧光等。来自粒子的光可以是任意波长的光,但优选峰值波长在400nm~850nm范围的光。更加具体来说,优选所述来自粒子的光为荧光。所述来自粒子的光也可以是包含于粒子的物质自身所发出的光。或者,所述来自粒子的光也可以是:将粒子用荧光色素等发光物质进行标记,将该发光物质所发出的光作为来自粒子的光检测。另外,关于来自粒子的光,优选每一抗原的峰值波长是不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来自粒子的荧光来自于包含于检查试剂且被标记在各抗体的荧光色素。

光学信息是粒子所发出的一或两种以上的光波长光谱所包含的信息。光波长光谱包含该光波长光谱所包含的各光波长、光波长范围及其各光波长或光波长范围的强度。各光波长及波长范围可通过后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受光原件中的哪一个接受了光来确定。另外,各光波长或光波长范围的强度可通过接受了光的所述受光原件输出的电信号来确定。

接下来以来自粒子的光为散射光及荧光的情况为例做具体说明。从光源801射出的光经过准直透镜802、双色镜803、聚光透镜804照射到池830。来自通过池830的粒子的光的前向散射光通过聚光透镜805被聚光,经过束霖止器806、小孔板807、带通滤波器808射入受光原件800a。

另一方面,来自通过池830的粒子的光的侧向散射光及侧向荧光通过聚光透镜809被聚光。侧向散射光经过双色镜810、811、812、小孔板803、带通滤波器814射入受光原件800b。波长为520nm以上、542nm以下的侧向荧光透过双色镜810、811且在双色镜812被反射,经过小孔板815、带通滤波器816射入受光原件800c。另外,波长为570nm以上、620nm以下的侧向荧光透过双色镜810且在双色镜811被反射,经过小孔板817、带通滤波器818射入受光原件800d。又,波长为670nm以上、800nm以下的侧向荧光在双色镜810被反射,透过双色镜819后经过小孔板820、带通滤波器821射入受光原件800e。

从光源824射出的光经过准直透镜825、双色镜803、聚光透镜804照射到池830。来自通过池830的粒子的光的侧向荧光通过聚光透镜809被聚光。662.5nm以上、687.5nm以下的侧向荧光在双色镜810、双色镜819被反射后,经过小孔板822、带通滤波器823射入受光原件800f。

在图18所示的一例中,光源801用488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光源824用642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池830用鞘流池。接受前向散射光的受光原件800a用光电二极管;接受侧向散射光的受光原件800b用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photodiode、apd)。接受侧向荧光的受光原件800c~800f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tube、pmt)。

如上所述,在图18所示的流式细胞仪中,接受侧向荧光的受光原件800c~800f的数量为4个。因此,该例所示的流式细胞仪具备荧光检测用的4个受光原件,能够同时测定共计4色的荧光。

从各受光原件800a~800f输出的各个检测信号在放大电路(没有进行图示)被扩增,在a/d转换器(没有进行图示)被a/d转换,进行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处理后的检测信号被发送到信号处理部(没有进行图示)进行粒子分析。放大电路比如是由运算放大器等构成的已知的放大电路。

光源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光源根据来自粒子的光的波长范围进行选择。光源如果是2个以上,优选这些光源发出具有不同峰值波长的光。

光电二极管、双色镜、及带通滤波器的数量可根据来自粒子的光的峰值波长的数量加以变更。另外,光电二极管、双色镜、及带通滤波器的种类也可根据来自粒子的光的峰值波长或波长范围及其强度进行选择。

信号处理部能通过输入部35从使用者处接受受光原件800a~800f在检测散射光、荧光时的检测灵敏度相关信息、与检测出的荧光的组合相应的荧光补正相关信息、对所检测出的粒子分布范围进行选择的设门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控制光源801、824等从而获取恰当的光学信息。另外,流式细胞仪的信号处理部可包含在控制部31,也可和控制部31分开设置。

另外,也可以使处理部38具备针对被收纳于板600的孔601的试样基于beaming(bead,emulsion,amplification,andmagnetics)法进行预处理的处理装置。由该处理装置所进行的基于beaming法的预处理比如包含:dna提取处理、稀释处理、乳浊液制备处理、pcr处理、乳浊液破坏处理、杂交处理、清洗处理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主旨可进行各种变更。

编号说明

12试样搬送机构;30试样处理装置;31控制部;35输入部;50机壳;421放置位置;710吸移管;720吸移管移动机构;p1第1范围;p2第2范围;p3第3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