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6461发布日期:2018-11-30 23:49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技术领域,或阀门生产加工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阀门生产加工检验或者阀门到达安装现场后的试压检验,均采用试压台装置进行试压检验,试压台进行阀门试压比之前采用人工加盲板试压已经方便很多了,但是效率还是不够高,速度不够快,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阀门进行逐台试压费工费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阀门试压方法及装置,相比试压台进行阀门试压,本发明的试压效率高出10倍以上,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试压阀门的联接:将待试压的若干阀门串联连接,并在位于两端端头的首个阀门上连接第一盲板、末尾阀门上连接第二盲板,第一盲板通过管道连接试压泵,第二盲板通过管道连接测量容积装置,第一盲板与试压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针型阀,第二盲板与测量容积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针型阀;

2)阀门壳体试验:首先打开所有待试压的阀门,经试压泵(1)通入试验介质至阀门试验压力后,关闭第一针型阀(2)及第二针型阀(10),并保压5分钟,若试验介质为气体,需要在阀门和每个固定的阀体连接处涂上观察气泡液,检查每个阀门壳体连接处,通过观察是否冒泡来确定渗漏情况,若试验介质为液体,则不得有可见的液滴或表面潮湿;试压结束后,将无泄漏的阀门明显部位做好试验标识,并填写试验记录;

3)阀门上密封试验:在步骤2)的壳体试压完成后,直接松开填料压盖,并关闭上密封,按照步骤2)的方法在阀门上密封的相应位置涂上观察气泡液,观察是否渗漏;若无渗漏为合格;

4)阀门密封试验:步骤3)的上密封试压完成后,打开第一针型阀及第二针型阀,卸掉所有待试压阀门的腔内压力,依次对每个阀门进行试压,具体操作如下:

41)首个阀门的密封试验:只关闭首个阀门密封副,其他阀门密封副打开,向首个阀门密封副的一侧腔体内充满试验介质,并逐渐加压到试验压力后,关闭第一针型阀,然后测量容积装置检测泄漏量,通过泄漏量判断首个阀门是否泄漏;

42)第二个阀门的密封试验:只关闭第二个阀门的密封副,其他阀门密封副打开,按步骤41)的操作,测量容积装置检测泄漏量,通过泄漏量判断第二个阀门是否泄漏;

43)其他阀门的密封试验:重复步骤41),判断每个阀门是否泄漏,直至连接的每个阀门全部试验完成,做好标识和记录。

所述的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阀门之间通过螺栓垫片连接。

所述的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盲板、第二盲板上设有开孔,第一盲板通过开孔接试压泵的进气管,第二盲板通过开孔连接泄压管。

所述的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泄压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

所述的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容积装置与泄压管之间连接有透明软管。

所述的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容积装置为透明水桶。

所述的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泄漏量时试验持续时间从介质稳定地通过试验管道时开始计算。

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压泵及测量容积装置,所述试压泵的进气管连接首个阀门上的第一盲板,测量容积装置通过透明软管和泄气管连接末尾阀门上的第二盲板,所述首个阀门与末尾阀门之间串联设有若干待测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及方法,用于批量阀门的检测,能加快阀门试压检验的速度和效率,解决试压装置一次只能试压一台阀门的技术问题,其阀门试压检测方法快速高效、试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压泵,2-第一针型阀,3-第一压力表,4-首个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末尾阀门,9-第二压力表,10-第二针型阀,11-透明软管,12-测量容积装置,13-第一盲板,14-第二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装置,包括试压泵1、第一针型阀2、第一压力表3、首个阀门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末尾阀门8、第二压力表9、第二针型阀10、透明软管11、测量容积装置12、第一盲板13及第二盲板14。所需试压的同种规格型号的阀门共设有5个,5个阀门相互之间通过螺栓垫片连接在一起,在最外侧的首个阀门4法兰处加第一盲板13,第一盲板13上开孔接试压泵1的进气管,进气管上有第一针型阀2,阀后在靠近首个阀门4的位置设有第一压力表3;在末尾阀门8外侧加第二盲板14,第二盲板14后面接泄压管,泄压管上有第二针型阀10,阀前在靠近末尾阀门8的位置设有第二压力表9,阀后接透明软管11至测量容积装置12(透明水桶)中。

一种快速高效阀门试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试压阀门的联接:将待试压的若干阀门串联连接,并在位于两端端头的首个阀门4上连接第一盲板13、末尾阀门8上连接第二盲板14,第一盲板13通过管道连接试压泵1,第二盲板14通过管道连接测量容积装置12,第一盲板13与试压泵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针型阀2,第二盲板14与测量容积装置1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针型阀10;

2)阀门壳体试验:首先打开所有待试压的阀门,经试压泵1通入试验介质至阀门试验压力后,关闭第一针型阀2及第二针型阀10,并保压5分钟,若试验介质为气体,需要在阀门和每个固定的阀体连接处涂上观察气泡液,检查每个阀门壳体连接处,通过观察是否冒泡来确定渗漏情况,若试验介质为液体,则不得有可见的液滴或表面潮湿;试压结束后,将无泄漏的阀门明显部位做好试验标识,并填写试验记录;

3)阀门上密封试验:在步骤2)的壳体试压完成后,直接松开填料压盖,并关闭上密封,按照步骤2)的方法在阀门上密封的相应位置涂上观察气泡液,观察是否渗漏;若无渗漏为合格;

4)阀门密封试验:步骤3)的上密封试压完成后,打开第一针型阀2及第二针型阀10,卸掉所有待试压阀门的腔内压力,依次对每个阀门进行试压,具体操作如下:

41)首个阀门的密封试验:只关闭首个阀门4密封副,其他阀门密封副打开,向首个阀门4密封副的一侧腔体内充满试验介质,并逐渐加压到试验压力后,关闭第一针型阀2,然后测量容积装置12检测泄漏量,通过泄漏量判断首个阀门4是否泄漏;

42)第二个阀门的密封试验:只关闭第二个阀门的密封副,其他阀门密封副打开,按步骤41)的操作,测量容积装置12检测泄漏量,通过泄漏量判断第二个阀门是否泄漏;

43)其他阀门的密封试验:重复步骤41),判断每个阀门是否泄漏,直至连接的每个阀门全部试验完成,做好标识和记录。

该发明的试压原理:先做阀门的壳体试验,首先打开所有需要试压的阀门,通入试验介质至阀门试验压力,保压5分钟,检查每个阀门壳体和任何固定的阀体连接处,看有无可见渗漏,如果试验介质为液体,则不得有可见的液滴或表面潮湿,如果试验介质是空气或其他气体,采用肥皂水喷涂在阀门壳体及法兰连接处,应无气泡漏出观察有无气泡漏出。无泄漏情况,在阀门明显部位做好试验标识,并填写试验记录。若某个阀门存在泄漏,也在明显部位做好不合格的标识。对需要做上密封试验的阀门,在壳体试验完成后,松开填料压盖,并使上密封关闭,向腔内充满试验介质,无渗漏为合格。上密封试验完成后,卸掉阀门腔内压力,关闭第一个阀门密封副,向第一个阀门密封副的一侧腔体内充满试验介质,并逐渐加压到试验压力,然后使用阀后的测量容积装置检测泄漏量,试验持续时间从介质稳定地通过试验管道时开始计算,泄漏量满足表1即为合格。然后关闭第二个阀门的密封副,打开一个阀门密封副,逐渐加压至试验压力,然后在通过透明桶观测密封副的泄漏量,后序每个阀门重复上面步骤。直至连接的每个阀门全部试验完成,做好标识和记录,表1为阀门密封试验时不同阀门最大容许泄漏量,通过观察测量容积装置12内每分钟冒出的气泡数判断是否合格。对于三个试验均合格的阀门,试验完成后,堆放在指定的阀门试验合格区,不合格阀门堆放在不合格区。

表1

本发明解决阀门试压一次只能试验一台阀门的问题,简化操作,提高效率;同时也解决了一套试验装置不能同时试验壳体试验和密封试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现场进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