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检测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5503发布日期:2018-11-20 18: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浓缩采样模块,设于距离待检测物品的预设范围内,用于对所述待检测物品的气体分子进行浓缩采样,捕获样品分子;

气相色谱模块,与所述预浓缩采样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样品分子进行预分离处理;

内循环气路模块,与所述气相色谱模块和离子迁移管模块连接;

离子迁移管模块,与所述气相色谱模块和所述内循环气路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从气相色谱模块进入离子迁移管模块的经预分离的样品分子的谱图,从而形成所述待检测物品的指纹谱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浓缩采样模块包括:

采样头,用于对所述待检测物品挥发出的分子进行采样;

电磁阀,用于控制气路通断;

填料管,用于对所述挥发出的分子进行吸附;

温控组件,用于对所述填料管的温度进行控制;

采样泵,用于抽吸所述待检测物品挥发出的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模块包括:

毛细管柱,用于对所述样品分子进行预分离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气路模块包括:

隔膜泵,用于为内循环气路提供气体循环动力;

分流器,用于对气流进行分流;

缓冲模块,用于将气流的波动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分子筛模块,用于对气流进行净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气路模块包括:

离子迁移管气路,包括位于第二分流器与离子迁移管模块之间的第一分子筛模块以及连接管路,气体通过离子迁移管气路进入离子迁移管模块的漂移气进气口;

气相色谱管气路,包括位于第二分流器与气相色谱模块之间的零气载气入口、第二电磁阀以及连接管路,气体通过气相色谱管气路进入气相色谱模块,其中,所述零气载气入口处设有第二分子筛模块,用于对气体进行净化,形成零气;

回气气路,包括位于第二分流器与离子迁移管模块之间的第三隔膜泵以及连接管路,第三隔膜泵的抽气口朝向离子迁移管,出气口朝向第二分流器;

第二分流器,与离子迁移管气路、气相色谱管气路和回气气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离子迁移管气路还包括第一缓冲模块,用于将气流的波动控制在预设范围内;和/或

气相色谱管气路还包括第二缓冲模块,用于将气流的波动控制在预设范围内;和/或

回气气路还包括第三缓冲模块,用于将气流的波动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离子迁移管气路还包括位于第一分子筛模块与离子迁移管模块之间的第一分流器,气体通过第一分流器进入离子迁移管模块的漂移气进气口和/或空气载气进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回气气路还包括连接到离子迁移管模块的排气口的第三分流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气相色谱管气路还包括第二隔膜泵,用于为气相色谱管气路提供额外的气体循环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气相色谱管气路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气路通断。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离子迁移管气路中,第一缓冲模块、第一分子筛模块、第一分流器按照气体从第二分流器向离子迁移管运动的方向依次排布,气体通过离子迁移管气路进入离子迁移管模块的漂移气进气口和空气载气进气口;

在气相色谱管气路中,第二缓冲模块、第二隔膜泵、第一电磁阀、零气载气入口、第二电磁阀按照气体从第二分流器向气相色谱模块运动的方向依次排布;

在回气气路中,第三分流器、第三缓冲模块和第三隔膜泵按照气体从离子迁移管模块向第二分流器运动的方向依次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迁移管模块为正负双模式迁移管模块,包括:

正模式离化区以及负模式离化区;

正模式漂移区以及负模式漂移区;

正模式法拉第杯探测区以及负模式法拉第杯探测区,用于检测所述样品分子的谱图,以获取所述待检测物品的指纹谱图。

13.一种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子迁移管支路,包括第一缓冲模块、第一分子筛模块、离子迁移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用于让气体经过第一缓冲模块、第一分子筛模块并进入离子迁移管模块的漂移气进气口;

气相色谱管支路,包括第二缓冲模块、第二隔膜泵、零气载气入口、气体采样入口、第二电磁阀、气相色谱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用于让载气经过第二缓冲模块、第一电磁阀、零气载气入口后与来自气体采样入口的样品气体混合,然后经第二电磁阀进入气相色谱管,其中,所述零气载气入口处设有第二分子筛模块;

回气支路,包括第三分流器、第三缓冲模块和第三隔膜泵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在第三隔膜泵的作用下,气体从离子迁移管模块向第三分流器、第三缓冲模块和第三隔膜泵运动,并最终被抽吸到第二分流器;

第二分流器,与离子迁移管支路、气相色谱管支路和回气支路连接,

其中,各个缓冲模块用于将气流的波动控制在预设范围内,第一分子筛模块和第二分子筛模块用于对气体进行净化以形成零气,分流器用于对气流进行分流,第一隔膜泵用于为整个系统提供气体循环动力,第二隔膜泵用于对气相色谱管支路的气体流动提供额外的动力,电磁阀用于控制气路通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离子迁移管支路还包括第一分流器,气体依次经过第一缓冲模块、第一分子筛模块、第一分流器并最终进入离子迁移管模块的漂移气进气口和/或空气载气进气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态预浓缩采样支路,该动态预浓缩采样支路包括:

采样头,用于对所述待检测物品挥发出的分子进行采样;

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进气气路的通断;

填料管,位于气相色谱管支路的气体采样入口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用于对所述挥发出的分子进行吸附;

温控组件,用于对所述填料管的温度进行控制,以进行吸附和解吸附操作;

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出气气路的通断;

第一隔膜泵,用于抽吸所述待检测物品挥发出的分子,

其中,动态预浓缩采样支路通过气体采样入口接入气相色谱管支路,填料管的出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气相色谱管支路还包括位于第二隔膜泵与零气载气入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气路通断。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分流器被配置为使得通入离子迁移管支路、气相色谱管支路的气流量比例的范围为3:1~20:1。

18.一种物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物品的样品分子;

对所述待检测物品的样品分子进行预分离处理;

根据所述样品分子的谱图形成待检测物品的指纹谱图;

通过所述指纹谱图确定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种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物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指纹谱图确定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种类包括:

根据所述指纹谱图与物品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种类。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物品检测方法,获取待检测物品的样品分子包括:

通过采样模块对待检测物品挥发出的样品分子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将所述采样模块加热至预设温度,以对所述样品分子进行解吸附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物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样模块包括填料管、温控组件、采样泵、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在吸附过程中,通过采样泵让待检测物品挥发出的气味分子向第三电磁阀、填料管、第四电磁阀以及采样泵运动;

在解吸附过程之后,解吸附的样品分子被引入气相色谱模块;

利用气相色谱模块对挥发出的分子进行预分离处理并将预分离后的分子接入离子迁移管模块;

利用离子迁移管模块对分子的谱图进行检测,形成待检测物品的指纹谱图。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内循环气路稳定之后,开启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采样泵,温控组件将填料管的温度调节到低于预设温度的吸附温度,让样品气体在采样泵的作用下进入填料管,填料管对挥发出的分子进行所述吸附处理,不能被吸附的气体分子将通过采样泵的排气口排出;

关闭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采样泵之后,开始进行热解吸脱附处理;

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使空气经过装有第二分子筛模块的零气载气入口进入填料管,并使包含样品分子的载气从填料管进入气相色谱模块的毛细管柱进行预分离处理,并使预分离处理后的分子通过样品载气进气口进入离子迁移管模块;

利用离子迁移管模块对分子进行检测后,在第三隔膜泵的作用下,使分子从离子迁移模块的负模式排气口和正模式排气口汇集至第三分流器,经过第三缓冲模块进入第三隔膜泵的抽气口,并最终被抽吸到第二分流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物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解吸附的样品分子被引入气相色谱模块之后,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采样泵、第一电磁阀以及第四电磁阀一段时间,以清理填料管。

2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8-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物品检测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23任意一项所述的物品检测方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