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空间变换的三维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4841发布日期:2018-12-25 19:4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基于K空间变换的三维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三维成像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k空间变换的三维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成像技术由于其广泛引用,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该技术在生物样品的观测,肿瘤诊断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有很多方法用在三维成像领域,例如结构光照明技术,共聚焦扫描,相干层析成像,片状照明显微成像和相干层析成像。这些技术都能够反应样品的内部结构,包括样品的反射率,发光材料浓度等信息。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利用一个载频条纹的照明光照射物体,记录形变后的条纹,再从获取的变形条纹图中数字解调重建出被测物体的三维图像,用这种方法能够消除离焦部分的阴影影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维成像技术是共聚焦扫描技术。该技术利用针孔阻断离焦部分光的通过,从而让消除离焦样品阴影的影响,但是该技术由于需要使用逐点扫描来成像,因此采集数据部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可以利用光栅和二维扫描振镜,能够实现高的横向和纵向分辨率。片状光照明显微技术采用一个片状光源照射样品,同时在垂直于光路的方向采集反射光,由于照明光为一个片状光,因此采集到的反射光即为样品的轴向分布。由于照明系统和采集系统不是共轴系统,因此该技术在实现上具有一定难度。本专利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高的成像速率,空间分辨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搭建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三维成像方法,具有高的成像速率,高分辨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搭建组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k空间变换的三维成像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激光器、透镜、第一分光棱镜、第一柱透镜、光斑探测器、计算机、第二分光棱镜、显微物镜、供待测样品放置的一维电动位移台、夹持器、显微物镜组、第一反射镜、第二柱透、第二反射镜。

上述元件的位置关系如下:

所述激光器(1)发出激光经过透镜(2)成为一束平行光,通过第一分光棱镜(3)分束为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即探测光束和参考光束,所述的探测光束经第一柱透镜(4)聚焦成为片状照明光,并依次经第二分光棱镜(7)和显微物镜(8)汇聚成片状更细的片状照明光照射在待测样品上,经待测样品反射后,原路返回,经显微物镜(8)透射后入射到第二分光棱镜(7);

所述的参考光束经第二反射镜(14)反射后,通过第二柱透镜(13)形成片状参考光,并由第一反射镜(12)反射后,依次经显微物镜组(11)和第二分光棱镜(7)透射后,与经第二分光棱镜(7)反射的探测光束共同入射到光斑探测器(5),所述的计算机(6)分别与所述的光斑探测器(5)和一维电动位移台(9)相连。

利用所述的基于k空间变换的三维成像装置对待测样品进行三维成像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以激光器发出激光为光轴,将待测样品固定在所述一维电动位移台上,由一维电动位移台控制送入光路中,使待测样品垂直于探测光束入射方向,同时,确保各个光学元件与探测光束垂直且中心保持在光轴上;

②测量待测样品到第二分光棱镜(7)的距离l1,第二分光棱镜(7)到光斑探测器(5)靶面的距离l2,以及第二分光棱镜(7)的宽度d;

③遮挡住参考光路,保留探测光路,用光斑探测器记录第1幅散射光斑;

④遮挡住探测光路,保留参考光路,用光斑探测器记录第2幅散射光斑;

⑤保留探测光路与参考光路,用光斑探测器记录第3幅散射光斑;

⑥计算机(6)控制所述的一维电动位移台(9)的移动,使待测样品按照预设移动步长l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每移动一次,光斑探测器采集重复步骤③、④、⑤直至移动n次,采集3n幅散射光斑;

⑦光斑探测器记录的光斑强度分别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待测样品的三维成像。

光斑探测器记录的光斑强度分别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利用光斑数据进行待测样品的三维成像。

利用计算机对光斑探测器记录的3n幅散射光版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7.1、令n=1;

步骤7.2、读入一维电动位移台移动第n次所记录的3幅散射光斑;

步骤7.3、用第n次的第3幅散射光斑图与第n次的第1幅和第2幅散射光斑图之和做差;

步骤7.4、对步骤7.3得到的图像做离散傅里叶变换,然后截取1级频谱,并平移至图像中心处;

步骤7.5、对步骤7.4得到的图像做离散逆傅里叶逆变换,然后利用菲涅尔传播公式传播至样品中心平面,其传播距离为:d+l1+l2;

步骤7.6、对步骤7.5得到的图像做离散傅里叶变换;

步骤7.7、利用公式获取波前在光轴上的对应位置,其中,p为轴向位置,m为横向位置,n为纵向位置,λ为激光波长,δkx为横向空间频率,δky为纵向空间频率,δkz轴向空间频率;

步骤7.8、将数据(m,n)处对应的振幅和相位移动至(m,p)处,从而将波前投影至平行于光轴的平面;

步骤7.9、对步骤7.8得到的结果做离散逆傅里叶变换;

步骤7.10、令n=n+1,重复步骤7,2到步骤7.9直至电动位移台移动n次,最终得到的三维数据组,即是待测样品的三维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该方法在实现轴向成像是不需要扫描,可通过一次采集得到待测样品的深度图;

(2)该方法满足同轴成像,因此光路简单,设备稳定性高;

(3)该方法能够消除不同层级之间的相互串扰,屏蔽模糊位置的投影。

(4)成本低于现有常用的光学相干层析等方法,在光学元器件检测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基于k空间变换的三维成像方法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激光器,2-透镜,3-第一分光棱镜,4-第一柱透镜,5-光斑探测器,6-计算机,7-分光棱镜,8-显微物镜,9-供待测样品放置的一维电动位移台,10-夹持器,11-显微物镜组,12-第一反射镜,13-第二柱透镜,14-第二反射镜,待测样品夹持器9到第二分光棱镜7的直线距离为l1,第二分光棱镜7到光斑探测器靶面的直线距离为l2,第二分光棱镜宽度为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实施例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先参与图1,图1是基于k空间变换的三维成像方法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激光器1发出波长为632.8nm的激光经过透镜2成为一束相位平整的平行光,再通过分光比为1:1的分光棱镜3对该光束分束,产生强度相等的两束平行光,分别为探测光束和参考光束,其中探测光束通过柱透镜4聚焦成为片状照明光并通过显微物镜5,汇聚成片状更细的片状照明光并照射在待测样品夹持器10上;待测样品夹持器由一维电动位移台控制9,参考光路的光由分光棱镜分光后通过反射镜14反射后,通过柱透镜13,形成片状参考光,并由反射镜12反射后,通过显微物镜组11与探测光照射在待测样品夹持器10的反射光共同经过分光棱镜7,由光斑探测器5记录,并将记录数据传递至计算机6。

所述激光器(1)发出波长为632.8nm激光经过透镜(2)成为一束平行光,通过分束比为1:1的第一分光棱镜(3)分束为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即探测光束和参考光束,所述的探测光束经第一柱透镜(4)聚焦成为片状照明光,并依次经分束比为1:1的第二分光棱镜(7)和显微物镜(8)汇聚成片状更细的片状照明光照射在待测样品上,经待测样品反射后,原路返回,经显微物镜(8)透射后入射到第二分光棱镜(7);

所述的参考光束经第二反射镜(14)反射后,通过第二柱透镜(13)形成片状参考光,并由第一反射镜(12)反射后,依次经显微物镜组(11)和第二分光棱镜(7)透射后,与经第二分光棱镜(7)反射的探测光束共同入射到光斑探测器(5),所述的计算机(6)分别与所述的光斑探测器(5)和一维电动位移台(9)相连。

第一柱透镜4和第二柱透镜13的焦距为40mm,柱透镜4距离显微物镜8的直线距离为48.83mm,显微物镜8为10倍物镜,显微物镜8到待测样品夹持器10的直线距离为0.97mm,光斑探测器5的分辨率为2048像素×2048像素,最小单元为5.5μm,一维电动位移台每移动一次,光斑探测器记录3幅散射光斑,分别为挡住参考光,保持探测光,挡住探测光,保持参考光,同时保持探测光和参考光这三种情况下记录到的散射图。一维电动位移台共移动200次,每次移动精度为5.5μm,分别输入计算机进行计算。

利用该装置进行三维成像,步骤如下:

①以激光器发出激光为光轴,将待测样品固定在所述一维电动位移台上,由一维电动位移台控制送入光路中,使待测样品垂直于探测光束入射方向,同时,确保各个光学元件与探测光束垂直且中心保持在光轴上;

②测量待测样品到第二分光棱镜(7)的距离l1,第二分光棱镜(7)到光斑探测器(5)靶面的距离l2,以及第二分光棱镜(7)的宽度d;

③遮挡住参考光路,保留探测光路,用光斑探测器记录第1幅散射光斑;

④遮挡住探测光路,保留参考光路,用光斑探测器记录第2幅散射光斑;

⑤保留探测光路与参考光路,用光斑探测器记录第3幅散射光斑;

⑥计算机(6)控制所述的一维电动位移台(9)的移动,使待测样品按照预设移动步长l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每移动一次,光斑探测器采集重复步骤③、④、⑤直至移动n次,采集3n幅散射光斑;

⑦光斑探测器记录的光斑强度分别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待测样品的三维成像。

光斑探测器记录的光斑强度分别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利用光斑数据进行待测样品的三维成像。

利用计算机对光斑探测器记录的3n幅散射光版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7.1、令n=1;

步骤7.2、读入一维电动位移台移动第n次所记录的3幅散射光斑;

步骤7.3、用第n次的第3幅散射光斑图与第n次的第1幅和第2幅散射光斑图之和做差;

步骤7.4、对步骤7.3得到的图像做离散傅里叶变换,然后截取1级频谱,并平移至图像中心处;

步骤7.5、对步骤7.4得到的图像做离散逆傅里叶逆变换,然后利用菲涅尔传播公式传播至样品中心平面,其传播距离为:d+l1+l2;

步骤7.6、对步骤7.5得到的图像做离散傅里叶变换;

步骤7.7、利用公式获取波前在光轴上的对应位置,其中,p为轴向位置,m为横向位置,n为纵向位置,λ为激光波长,δkx为横向空间频率,δky为纵向空间频率,δkz轴向空间频率;

步骤7.8、将数据(m,n)处对应的振幅和相位移动至(m,p)处,从而将波前投影至平行于光轴的平面;

步骤7.9、对步骤7.8得到的结果做离散逆傅里叶变换;

步骤7.10、令n=n+1,重复步骤7,2到步骤7.9直至电动位移台移动n次,最终得到的三维数据组,即是待测样品的三维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装置成功实现了样品的三维成像,该装置利用扫描的方式,记录3n幅散射光斑,由计算机计算显示出样品的三维结构特征,该方法不受限于光斑探测器尺寸,受环境影响较小,装置结构简单,测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满足于光学元器件的三维检测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