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拍摄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9953发布日期:2019-01-28 12:55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万能拍摄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尺,特别是涉及一种万能拍摄测量尺。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但是,智能手机的强大潜在功能,远远没有得到相应开发;其它智能拍摄装置,如智能照相机和智能摄像机及电子类型望远镜的潜在功能,也同样没有得到相应开发。现有非接触性测量的主力仍然是水准仪,但是,现实中,大多数非接触性测量的精度并不需要水准仪样的高精度,更是随时随地的测量需求。另外,现有常用的卷尺,不但,仅适用于可接触测量的场合,由于不方便随身携带,照样不能满足随时随地的测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随身携带,满足随时随地普通测量精度和常用测量项目需求的万能拍摄测量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是拍摄装置通过插板加配或者自体设有与其拍摄镜头同向的至少两个激光头,已知间距的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轴线与拍摄镜头平行,拍摄装置拍摄被测物及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投射到被测物上的两个并列激光斑,拍摄装置或其它图像分析设备以拍摄图片上两个激光斑间距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拍摄部分的几何尺寸;拍摄装置拍摄被测物和两个平行并列平行激光头投射到被测物上的两个并列激光斑及一个呈已知倾斜角投身到被测物上的第三个激光斑,拍摄装置或其它图像分析设备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和第三个激光斑的倾斜角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拍摄部分的几何尺寸及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所述激光头可以为实体激光头,也可以是激光头输出光路上的光路器件,如棱镜或反射镜。

因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是直线射出两条平行于射出方向的激光线,其两条光线中心切割线(光轴)间距离理论上永远不变,不会随着距离物体越远激光点激光斑变大而变大,只要垂直分割测量两个投射点,并测量其两个分割线间的距离就能得到无限接近,初始两个激光头中心连线的距离。从而做到无论物体距离你远近,都可以在物体上测量出来投射的两个光点间的距离,是初始两个激光头中心点的距离尺寸,从而形成一把和物体在一起的尺子。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观察物体距离你越近所得到的数据测量值越接近实际尺寸。有了这两点间的距离,还需要一个可以识别两个激光点或激光斑的图形分析软件,可以在得到测量物体照片上以两点激光点或激光斑间距离为基础单元构建一个平面网格虚拟数据,并以测量物体在这个数据平面上所占的格数乘以实际每隔所代表的实际尺寸,就得到了其高度、宽度、和面积等数据。在分析软件上投射点的软件分析数据里,需要在得到物体平面数据后任意选取一段高度为直角函数的一个边和这条边的尺寸,需要你在拍摄完第一张两个并列激光点或激光斑的图片后,手机在原拍摄位置向后或向下转动,带动两个并列光点或激光斑在测量物体上移动到你所选的任意高度,利用手机内置陀螺仪记录下转动的角度,就得到了三角计算中的四个因素中的三个因素,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你和物体间的距离。具有能随身携带,满足随时随地普通测量精度和常用测量项目需求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激光头选自投射点式激光斑的点状激光头和投射直线激光斑的线性激光头,是利用激光点或激光斑多点平行投射或结合激光线投射激光头的线性投射来完成测量任务,两种激光头可以互补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从而完成不同条件环境的测量。发出激光点或激光线的两激光头与摄像头分布,可以是激光头投射装置和摄像头分体和合体两种,合体最佳组合是摄像头在两个并列激光头水平连线的中心点上,可水平分布也可竖向分布,两个并列激光头平行分布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距离是固定的。如果其中一个激光头是线性激光头,激光线是垂直于两个并列激光头中心点连线平面的,并且尽可能保持镜头和投射光线方向与测量物体平面是垂直关系,可减小误差。

作为优化,两个并列激光斑是两个平行的点状激光头或者两个光轴平行的线性激光头或者光轴平行的一个点状激光头和一个线性激光头投射而成,第三个激光斑由可调整倾斜角度的第三个激光头投射而成;或者由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的一个通过调整倾斜角度后投射而成;或者是后调整拍摄装置倾斜角度拍摄的被测物和两个并列激光斑斜向图像与前正向拍摄的被测物和并列激光斑正向图像叠加图片中后斜向图像中两个并列激光斑的一个激光斑。

或者两个并列激光斑和第三个激光斑是两个在一条直线上间隔分布的激光头,第一个激

光头正向投射出两个并列激光斑的第一个激光斑,第二个激光头在两个激光头所在直线的垂直面与第一个激光头投射光轴线和两个激光头所在直线的所在平面呈已知倾斜角投射第三个激光斑,第二个激光斑为由被拍摄物图片上的第一个激光斑和第三个激光斑推算而成:第一个激光斑为投射与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中心点所在直线平行的线性激光头投射的直线激光斑,图片上第三个激光斑与直线激光斑所在直线的垂直点就是推算第二个激光斑位置或者第一个激光斑为点状激光头投射的点式激光斑,第三个激光斑与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中心点所在直线投射在图片上虚拟线的垂直点就是推算第二个激光斑位置。在测算距离的光点转动这步上还可以在装配一个适当固定角度的第三激光头,还可以做成可调整角度的第三个激光头,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激光头设置成可调控角度的,这个激光头和其它两条投射光线形成的平面是有固定角度的,其预设角度越小越能适应更大测量范围。在得到平面长宽和面积数据后,其中激光头一个可平行偏转直到两个投射点重合得到一个偏转角度,再以两个激光斑中心间距离其等同于两个激光头中心点的间距,再利用直角函数计算出和物体间的距离。

作为优化,第三个激光头为投射点式激光斑的点状激光头或投射直线激光斑的线性激光头,线性激光头投射的激光线可以做垂直线用,这可以通过载体陀螺仪设定转换得出是否垂直于地心或地面,并能测量被测物和垂直设定或水平设定的夹角,还可以标注边界使被测物边界清晰,在软件识别分析中起到纠正误差的作用。

作为优化,以拍摄图片上两个激光斑间距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拍摄部分的几何尺寸是先在拍摄图片上形成一个以拍摄图片上两个激光斑间距为正方形单元格边长的平面虚拟网格,再测算拍摄图片上被测物在这个平面虚拟网格上所占的格数乘以实际每隔所代表的实际尺寸,就得到了其高度、宽度、和面积。

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和第三个激光斑的投射倾斜角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是先在拍摄图片上形成一个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为正方形单元格边长的平面虚拟网格,再测算拍摄图片上第三个激光斑到拍摄图片上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基准点代表的实际距离或线代表的最短实际距离,最后利用测得的这个实际距离和投射倾斜角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或者第三个激光斑为两个并列激光斑中的一个移到另一个激光斑上的转叠第三激光斑,最后利用两个并列激光斑中的一个移到另一个激光斑上时其投射激光头旋转的角度和两个并列激光斑实际间距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

作为优化,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和第三个激光斑的投射倾斜角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是拍摄投射含有正向投射的两个并列激光斑和固定或可调倾斜角投射的第三个激光头投射的第三个激光斑的被测物图片,利用第三个激光头与形成两个并列激光斑的两并列激光头的方位的距离确定拍摄图片上的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基准点,根据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基准点与第三个激光斑的距离和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或者是投射两个并列激光斑的第二激光头,沿两个并列激光斑连线垂直方向旋转固定或可调旋转一定倾斜角投射成第三激光斑,利用拍摄被测物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连线与第三激光斑的垂直距离及投射成第三激光斑的斜角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被测物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连线与第三激光斑的垂直点为第二个激光头正向投射的虚拟第二激光斑,用于形成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为正方形单元格边长的平面虚拟网格。

作为优化,拍摄装置为配置陀螺仪能自动测量镜头角度、保障拍摄装置拍摄时端平端正的智能拍摄装置,两个并列激光头是智能拍摄装置或者插板在摄像头两侧或一侧设置有两个射出的并列平行光轴都与智能摄像摄像头光路轴线同侧平行的横向水平配置或者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所述智能拍摄装置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照相机和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凡是能拍照录像的设备都可加装本激光投射装置,例如照相机、录像机、监控摄像头、电子类型望远镜等设备上。拍摄装置能装分析软件和陀螺仪,并且有显示屏的,也可自动完成数据分析和实时显示。没有分析软件的也可拍照后上传电脑分析用。

作为优化,两个并列激光头为设置在智能拍摄装置两侧的横置激光头,射出的两束并列激光轴与摄像头光路轴线都在同一水平面的左右激光头并列平行激光头;或者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为设置在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一侧的两个并列平行竖置或横置激光头。

作为优化,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的光路轴线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的光轴平行等距离或者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中的一个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水平面里或者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垂直面里。

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的光路轴线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的光轴平行等距离或者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中的一个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垂直面里或者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水平面里。

作为优化,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中的一个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仰或俯或仰俯角调节装置,两个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中的一个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左或右或左右角调节装置。

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再并列配置一个激光轴线与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轴线成固定或者可调仰或俯角的第三上或下斜向激光头,两个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再并列配置一个激光轴线与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轴线成固定或者可调左或右角的第三左或右斜向激光头。

作为优化,可调仰或俯角的第三上或下斜向激光头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仰或俯或仰俯角调节装置,可调左或右角的第三左或右斜向激光头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左或右或左右角调节装置。

作为优化,智能拍摄装置内置激光头的智能控制电路或者插板上设置激光头的控制开关或控制按键或者智能拍摄装置内置激光头的智能控制电路和插板上设置激光头的与智能控制电路联控的控制开关或控制按键。

总之,本发明是利用激光点式或激光线式激光斑多点平行投射,主要描述是两个激光斑投射,发出光点的两个平行激光头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并且尽可能保持镜头和测量物体平面和投射光线是垂直关系,可减小误差,因激光是直线射出两条激光线,其两条光线中心切割线间距离理论上永远不变,不会随着距离物体越远激光斑变大而变大。距离你的物体越近所得到的数据测量值越接近实际尺寸。从而做到无论物体距离你远近,都可以在物体上测量出来投射的两个光点间的距离,是初始激光头中心点的距离尺寸,从而形成一把和物体在一起的尺子。

有了这两点间的距离,还需要一个可以识别两个激光点激光斑的图形分析软件,可以在得到测量物体照片上以两点激光点激光斑间距离为基础单元构建一个平面网格虚拟数据,并以测量物体在这个数据平面上所占的格数乘以实际每隔所代表的实际尺寸,就得到了其高度、宽度、和面积等数据。距离远近的数据需要在得到物体平面数据后任意选取一段高度为直角函数的一个边和这条边的尺寸,需要你在拍摄完第一张两个激光点激光斑的图片后,智能手机或智能照相机或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等智能拍摄装置在原拍摄位置向后或向下转动,带动两个光点在测量物体上移动到你所选的任意高度,利用智能手机或智能照相机或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等智能拍摄装置内置陀螺仪记录下转动的角度,就得到了三角计算中的四个因素中的三个因素,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你和物体间的距离。

在测算距离的光点转动这步上还可以在装配一个适当固定角度的第三激光头,(还可以做成可调整角度的第三个激光头,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激光头设置成可调控角度的),这个激光头和其她两条投射光线形成的平面是有固定角度的,其预设角度越小越能适应更大测量范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具有能随身携带,满足随时随地普通测量精度和常用测量项目需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第一种方式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第二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第三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第四种方式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的两激光头射出的激光束无论多远光轴都是平行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所用点状激光头和竖向线性激光头的光效对比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所用点状激光头和竖向线性激光头水平并列时的投射效果对比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所用两个水平并列点状激光头的投射效果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两个水平并列点状激光头的投射软件分析图形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水平并列点状激光头和竖向线性激光头的投射软件分析图形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的两个平行并列激光头中的一个改变角度或第三斜向激光头,借用三角函数测量计算出物体距离的侧视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的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中的一个改变角度使其投射的斜向光斑与另一并列激光头投射的正向光斑重叠,借用三角函数测量计算出物体距离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是拍摄装置通过插板加配或者自体设有与其拍摄镜头同向的至少两个激光头,已知间距的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轴线与拍摄镜头平行,拍摄装置拍摄被测物及两个平行并列平行激光头投射到被测物上的两个并列激光斑,拍摄装置或其它图像分析设备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拍摄部分的几何尺寸。还可以是拍摄装置拍摄被测物和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投射到被测物上的两个并列激光斑及一个呈已知倾斜角投身到被测物上的第三个激光斑,拍摄装置或其它图像分析设备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和第三个激光斑的倾斜角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拍摄部分的几何尺寸及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所述激光头可以为实体激光头,也可以是激光头输出光路上的光路器件,如棱镜或反射镜。

因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是直线射出两条平行于射出方向的激光线,其两条光线中心切割线(光轴)间距离理论上永远不变,不会随着距离物体越远激光点激光斑变大而变大,只要垂直分割测量两个投射点,并测量其两个分割线间的距离就能得到无限接近,初始两个激光头中心连线的距离。从而做到无论物体距离你远近,都可以在物体上测量出来投射的两个光点间的距离,是初始两个激光头中心点的距离尺寸,从而形成一把和物体在一起的尺子。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观察物体距离你越近所得到的数据测量值越接近实际尺寸。有了这两点间的距离,还需要一个可以识别两个激光点或激光斑的图形分析软件,可以在得到测量物体照片上以两点激光点或激光斑间距离为基础单元构建一个平面网格虚拟数据,并以测量物体在这个数据平面上所占的格数乘以实际每隔所代表的实际尺寸,就得到了其高度、宽度、和面积等数据。在分析软件上投射点的软件分析数据里,需要在得到物体平面数据后任意选取一段高度为直角函数的一个边和这条边的尺寸,需要你在拍摄完第一张两个并列激光点或激光斑的图片后,手机在原拍摄位置向后或向下转动,带动两个并列光点或激光斑在测量物体上移动到你所选的任意高度,利用手机内置陀螺仪记录下转动的角度,就得到了三角计算中的四个因素中的三个因素,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你和物体间的距离。具有能随身携带,满足随时随地普通测量精度和常用测量项目需求的优点。

所述激光头选自投射点式激光斑的点状激光头和投射直线激光斑的线性激光头,是利用点式激光斑多点平行投射或结合激光线投射激光头的线性投射来完成测量任务,两种激光头可以互补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从而完成不同条件环境的测量。发出激光点或激光线的两激光头与摄像头分布,可以是激光头投射装置和摄像头分体和合体两种,合体最佳组合是摄像头在两个并列激光头水平连线的中心点上,可水平分布也可竖向分布,两个并列激光头平行分布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距离是固定的。如果其中一个激光头是线性激光头,激光线是垂直于两个并列激光头中心点连线平面的,并且尽可能保持镜头和投射光线方向与测量物体平面是垂直关系,可减小误差。

两个并列激光斑是两个平行的点状激光头或者两个光轴平行的线性激光头或者光轴平行的一个点状激光头和一个线性激光头投射而成,第三个激光斑由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的一个通过调整倾斜角度后投射而成,也可是由可调整倾斜角度的第三个激光头投射而成;或者是后调整拍摄装置倾斜角度拍摄的被测物和两个并列激光斑斜向图像与前正向拍摄的被测物和并列激光斑正向图像叠加图片中后斜向图像中两个并列激光斑的一个激光斑;或者两个并列激光斑和第三个激光斑是两个在一条直线上间隔分布的激光头,第一个激光头正向投射出两个并列激光斑的第一个激光斑,第二个激光头在两个激光头所在直线的垂直面与第一个激光头投射光轴线和两个激光头所在直线的所在平面呈已知倾斜角投射第三个激光斑,第二个激光斑为由被拍摄物图片上的第一个激光斑和第三个激光斑推算而成:第一个激光斑为投射与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中心点所在直线平行的线性激光头投射的直线激光斑,图片上第三个激光斑与直线激光斑所在直线的垂直点就是推算第二个激光斑位置或者第一个激光斑为点状激光头投射的点式激光斑,第三个激光斑与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中心点所在直线投射在图片上虚拟线的垂直点就是推算第二个激光斑位置。在测算距离的光点转动这步上还可以在装配一个适当固定角度的第三激光头,还可以做成可调整角度的第三个激光头,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激光头设置成可调控角度的,这个激光头和其它两条投射光线形成的平面是有固定角度的,其预设角度越小越能适应更大测量范围。在得到平面长宽和面积数据后,其中激光头一个可平行偏转直到两个点式激光斑重合得到一个偏转角度,再以两个激光斑中心间距离其等同于两个激光头中心点的间距,再利用直角函数计算出和物体间的距离。

第三个激光头为投射点式激光斑的点状激光头或投射直线激光斑的线性激光头,线性激光头投射的激光线可以做垂直线用,这可以通过载体陀螺仪设定转换得出是否垂直于地心或地面,并能测量被测物和垂直设定或水平设定的夹角,还可以标注边界使被测物边界清晰,在软件识别分析中起到纠正误差的作用。

以拍摄图片上两个激光斑间距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拍摄部分的几何尺寸是先在拍摄图片上形成一个以拍摄图片上两个激光斑间距为正方形单元格边长的平面虚拟网格,再测算拍摄图片上被测物在这个平面虚拟网格上所占的格数乘以实际每隔所代表的实际尺寸,就得到了其高度、宽度、和面积。

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的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中的一个改变角度使其投射的斜向光斑与另一并列激光头投射的正向光斑重叠,借用三角函数测量计算出镜头到被拍摄物体距离的俯视示意图。其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和第三个激光斑的投射倾斜角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是第三个激光斑为两个并列激光斑中的一个移到另一个激光斑上的转叠第三激光斑,最后利用两个并列激光斑中的一个移到另一个激光斑上时其投射激光头旋转的角度和两个并列激光斑实际间距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也就是在得到平面长宽和面积数据后,其中一个激光头4可平行偏转直到两个投射点的激光斑重合得到一个偏转角度c,再以两个投射点激光斑间距离其等同于两个激光头中心点的间距,再利用直角函数计算出和物体间的距离。其中固定激光头的投射点激光斑也是偏转重合点激光斑,两个投射点激光斑的间距等于两个激光头中心点的间距。图中固定激光头投射的激光线标号为11、可偏转激光头4偏转前投射的激光线标号为12、可偏转激光头4偏转后投射的激光线标号为13。也就是通过一个可偏转激光头4偏转角度c,直到两个激光投射点激光斑重合,利用载体设备记录重合所偏转角度c,就可以利用直角函数计算出镜头与被拍测物的距离。

也可以是先在拍摄图片上形成一个以拍摄图片上两个激光斑间距为正方形单元格边长的平面虚拟网格,再测算拍摄图片上第三个激光斑到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基准点代表的实际距离或线代表的最短实际距离,最后利用测得的这个实际距离和投射倾斜角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即以拍摄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和第三个激光斑的投射倾斜角为基准测算出被测物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是拍摄投射含有正向投射的两个并列激光斑和固定或可调倾斜角投射的第三个激光头投射的第三个激光斑的被测物图片,利用第三个激光头与形成两个并列激光斑的两并列激光头的方位的距离确定拍摄图片上的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基准点,根据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基准点与第三个激光斑的距离和第三个激光斑投射倾斜角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或者是投射两个并列激光斑的第二激光头,沿两个并列激光斑连线垂直方向旋转固定或可调旋转一定倾斜角投射成第三激光斑,利用拍摄被测物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连线与第三激光斑的垂直距离及投射成第三激光斑的斜角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测物至镜头的距离,被测物图片上两个并列激光斑连线与第三激光斑的垂直点为第二个激光头正向投射的虚拟第二激光斑,用于形成两个并列激光斑间距为正方形单元格边长的平面虚拟网格。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万能测量尺是支持陀螺仪的智能拍摄装置通过插板加配(或者自体设有)两个并列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3光路轴线同侧平行的激光头4。这里智能拍摄装置就是智能手机、智能照相机、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等智能拍摄装置。具体是支持陀螺仪的智能手机1通过插板2加配(或者自体设有)两个并列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手机摄像头3光路轴线同侧平行的激光头4。激光头由智能手机给电和控制或者激光头由智能手机给电,自配开关控制机构。智能手机给电就是激光头电连手机的电源。本设计是利用激光斑多点平行投射,主要描述是两个并列激光斑投射,发出光射出的两个激光斑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并且尽可能保持镜头和测量物体平面和投射光线是垂直关系,可减小误差,因激光是直线射出两条激光线,其两条光线中心切割线间距离理论上永远不变,不会随着距离物体越远激光点激光斑变大而变大。距离你的物体越近所得到的数据测量值越接近实际尺寸。从而做到无论物体距离你远近,都可以在物体上测量出来投射的两个光点间的距离,是初始激光头中心点的距离尺寸,从而形成一把和物体在一起的尺子。有了这两点间的距离,还需要一个可以识别两个激光点激光斑的图形分析软件,可以在得到测量物体照片上以两激光斑间距离为基础单元构建一个平面网格虚拟数据,并以测量物体在这个数据平面上所占的格数乘以实际每隔所代表的实际尺寸,就得到了其高度、宽度、和面积等数据,这些功能现有的智能手机无需外加其它硬件都能够通过软件实现。具有能随身携带,满足随时随地普通测量精度和常用测量项目需求的优点。

也就是智能拍摄装置连配两个并列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轴线平行的激光头是两个激光头并列配置在一个激光头插板上,激光头插板上设置有电连支持两个激光头的与智能拍摄装置插接配连的插接头。如智能手机1连配两个并列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手机1摄像头3轴线平行的激光头4是两个激光头4并列配置在一个激光头插板2上。激光头插板2上设置有电连支持两个激光头4的与智能手机1的耳机接口或者充电接口或者数据接口或者充电数传接口或者激光头专接口插接配连的插接头。激光头插板通过其下伸或上伸插接头与智能拍摄装置顶端或底端或侧边的口插接配连,两个激光头在激光头插板上横向水平配置或者竖向垂直配置。具体是激光头插板2通过其下伸(或上伸)插接头与智能手机顶端或底端或侧边的耳机接口或者充电接口或者数据接口或者充电数传接口或者激光头专接口插接配连,两个激光头4在激光头插板2上横向水平配置(或者竖向垂直配置)。

两个并列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手机1摄像头3轴线平行的激光头4是插板2(或者智能手机)在摄像头3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两个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手机1摄像头3光路轴线同侧平行的横向水平配置(或者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4。也可以是两个并列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轴线平行的激光头是智能拍摄装置或者插板在摄像头两侧或一侧设置有两个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摄像摄像头光路轴线同侧平行的横向水平配置或者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也可以是两个激光头为设置在智能拍摄装置两侧的横置激光头,射出的两束并列激光轴与摄像头光路轴线都在同一水平面的左右激光头并列激光头。

两个并列激光头为设置在智能手机摄像头上侧插板2上的两个并列横置(或竖置)激光头。

智能手机摄像头3的光路轴线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4中的一个激光头4光轴同在一个垂直面里(或者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的光轴平行等距离或者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水平面里)。当然,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光路轴线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的光轴平行等距离或者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中的一个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水平面里或者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垂直面里。

更可以是: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中的一个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仰或俯或仰俯角调节装置,或者两个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中的一个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左或右或左右角调节装置。

更可以是: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再并列配置一个激光轴线与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轴线成固定或者可调仰或俯角的第三上或下斜向激光头,或者两个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再并列配置一个激光轴线与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轴线成固定或者可调左或右角的第三左或右斜向激光头。

这样,距离远近的数据需要在得到物体平面数据后任意选取一段高度为直角函数的一个边和这条边的尺寸,需要你在拍摄完第一张两个激光点激光斑的图片后,手机在原拍摄位置向后或向下转动,带动两个光点在测量物体上移动到你所选的任意高度,利用手机内置陀螺仪记录下转动的角度,就得到了三角计算中的四个因素中的三个因素,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你和物体间的距离。在测算距离的光点转动这步上还可以在装配一个适当固定角度的第三激光头,(还可以做成可调整角度的第三个激光头,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激光头设置成可调控角度的),这个激光头和其她两条投射光线形成的平面是有固定角度的,其预设角度越小越能适应更大测量范围。

其中可调仰或俯角的第三上或下斜向激光头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仰或俯或仰俯角调节装置,可调左或右角的第三左或右斜向激光头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左或右或左右角调节装置。

智能手机内置激光头的智能控制电路或者插板上设置激光头的控制开关或控制按键或者智能手机内置激光头的智能控制电路和插板上设置激光头的与智能控制电路联控的控制开关或控制按键。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发明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4为设置在智能手机1摄像头3两侧的横置激光头4,左右激光头4射出的两束并列平行激光轴与摄像头3光路轴线都在同一水平面。摄像头3光路轴线与两束并列激光轴平行等距。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发明与实施例二的区别是智能拍摄装置为智能照相机10。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发明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智能拍摄装置为智能照相机10。

如图5所示,两并列平行激光头4射出的激光束轴线是平行的,特别是两并列平行激光头4射出的激光束的轴线,光轴5不论距离多远都是平行的。也可以说两并列激光线光轴的中心线间的距离理论上是不变,不随投射光点变大而变化。

如图6和7所示,分别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所用点状激光头和竖向线性激光头的光效对比示意图,和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所用点状激光头和竖向线性激光头水平并列时的投射效果对比示意图;两个并列激光斑是投射的光轴5平行的一个点状激光头4和一个线性激光头4投射而成。图7中标号6为两激光头投射光轴的平行线。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所用两个水平并列点状激光头4的投射效果示意图。两个并列激光斑是两个平行的点状激光头4投射而成。

如图9所示,是软件分析图形时,以两点状激光头投射光点式激光斑9在图形上的距离为基准单元将摄像头拍摄的待测量物体图像7进行单元格测算,从而,得到高度、长度、面积等测量结果数据。图上以基准单元形成的虚拟网格标号为8。

如图10所示,与图9的区别仅是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水平并列点状激光头和竖向线性激光头的投射软件分析图形示意图。图中点状激光头和竖向线性激光头投射形成点式激光斑和竖线式激光斑都标号为9。

如图11所示,是在上述图9-10基础上,进一步用激光测量计算距离的示意图。也就是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4中的一个改变角度(或第三斜向激光头),利用仰角度和仰角投射点与平射投射点之间在图像上的距离,借用三角函数测量计算出物体距离的。其中激光仰角投射光轴5和平射投射光轴5,都在图上进行了明确标示。也可以在完成上面的单元格测量后,其中一个激光头4可以改变角度,智能手机记录下角度,从而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被摄物体距离智能手机或智能照相机或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等智能拍摄装置的距离。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为配置陀螺仪能自动测量镜头角度、保障拍摄装置拍摄时端平端正的智能拍摄装置,两个并列平行激光头是智能拍摄装置或者插板在摄像头两侧或一侧设置有两个射出的光轴都与智能摄像摄像头光路轴线同侧平行的横向水平配置或者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所述智能拍摄装置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照相机和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凡是能拍照录像的设备都可加装本激光投射装置,例如照相机、录像机、监控摄像头、电子类型望远镜等设备上。拍摄装置能装分析软件和陀螺仪,并且有显示屏的,也可自动完成数据分析和实时显示。没有分析软件的也可拍照后上传电脑分析用。

两个并列激光头为设置在智能拍摄装置两侧的横置激光头,射出的两束并列激光轴与摄像头光路轴线都在同一水平面的左右激光头并列激光头;或者两个激光头为设置在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一侧的两个并列竖置或横置激光头;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的光路轴线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的光轴平行等距离或者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中的一个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水平面里或者与两个并列垂直竖置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垂直面里;智能拍摄装置摄像头的光路轴线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的光轴平行等距离或者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中的一个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垂直面里或者与两个并列水平横置激光头光轴同在一个水平面里。

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中的一个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仰或俯或仰俯角调节装置,两个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中的一个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左或右或左右角调节装置;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再并列配置一个激光轴线与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轴线成固定或者可调仰或俯角的第三上或下斜向激光头,两个竖向垂直配置激光头再并列配置一个激光轴线与两个横向水平配置激光头轴线成固定或者可调左或右角的第三左或右斜向激光头。

可调仰或俯角的第三上或下斜向激光头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仰或俯或仰俯角调节装置,可调左或右角的第三左或右斜向激光头配有手动或智能控制的左或右或左右角调节装置。

智能拍摄装置内置激光头的智能控制电路或者插板上设置激光头的控制开关或控制按键或者智能拍摄装置内置激光头的智能控制电路和插板上设置激光头的与智能控制电路联控的控制开关或控制按键。

总之,本发明是利用激光点式或激光线式激光斑多点平行投射,主要描述是两个激光斑投射,发出光点的两个平行激光头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并且尽可能保持镜头和测量物体平面和投射光线是垂直关系,可减小误差,因激光是直线射出两条激光线,其两条光线中心切割线间距离理论上永远不变,不会随着距离物体越远激光斑变大而变大。距离你的物体越近所得到的数据测量值越接近实际尺寸。从而做到无论物体距离你远近,都可以在物体上测量出来投射的两个光点间的距离,是初始激光头中心点的距离尺寸,从而形成一把和物体在一起的尺子。

有了这两点间的距离,还需要一个可以识别两个激光点激光斑的图形分析软件,可以在得到测量物体照片上以两点激光点激光斑间距离为基础单元构建一个平面网格虚拟数据,并以测量物体在这个数据平面上所占的格数乘以实际每隔所代表的实际尺寸,就得到了其高度、宽度、和面积等数据。距离远近的数据需要在得到物体平面数据后任意选取一段高度为直角函数的一个边和这条边的尺寸,需要你在拍摄完第一张两个激光点激光斑的图片后,智能手机或智能照相机或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等智能拍摄装置在原拍摄位置向后或向下转动,带动两个光点在测量物体上移动到你所选的任意高度,利用智能手机或智能照相机或智能摄像机及智能监控摄像头等智能拍摄装置内置陀螺仪记录下转动的角度,就得到了三角计算中的四个因素中的三个因素,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你和物体间的距离。

在测算距离的光点转动这步上还可以在装配一个适当固定角度的第三激光头,(还可以做成可调整角度的第三个激光头,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激光头设置成可调控角度的),这个激光头和其她两条投射光线形成的平面是有固定角度的,其预设角度越小越能适应更大测量范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万能拍摄测量尺具有能随身携带,满足随时随地普通测量精度和常用测量项目需求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