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40419发布日期:2019-06-28 23:5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站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开关柜公共报警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柜在核电站现场中广泛使用。其中馈电开关的跳闸报警是通过公共报警母线连接到公共故障继电器,由故障继电器动作将报警信号反馈到dcs。在实际中,当有馈电开关跳闸时,该馈电开关内断路器辅助触点闭合,继而导致公共故障继电器动作报警,向dcs发出报警信号,此种现象经常发生。当公共报警产生时,常规的报警消除的方法是将每个馈电开关打开进行元器件接线检查。以某厂房为例,一段公共故障小母线由69个馈电开关组成,因此在常规检查中,维修工作者需要在带电的情况对69个馈电开关进行逐一接线检查,才能找到故障所在位置,这是一项耗时长严重影响维修效率并且有人员触电风险的工作。

因此,在实际公共报警定位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找到故障所在之处,快速的为维修人员检修提供依据,避免因维修不及时,造成设备的二次损害以及经济损失,对于维护相关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其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快速的找到故障所在的位置,为维修人员提供检修依据,提高检修效率,同时为设备安全可靠提供保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220v交流电源、电源端子x1、电源端子x2、公共故障继电器k和柜间连接布线电路,220v交流电源的输出端l与电源端子x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柜间连接布线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柜间连接布线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端子x2的输出端与公共故障继电器k的输入端a1连接,公共故障继电器k的输出端a2与220v交流电源的输入端n连接;柜间连接布线电路包括多回路常闭型干簧管、多回路馈电开关端子、多回路馈电开关抽屉、多回路断路器和永久磁铁,每一回路馈电开关抽屉内各设有一回路馈电开端子,每一回路常闭型干簧管的输入端均与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连接,每一回路常闭型干簧管的输出端均与一个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每一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入端7另一侧均与一个回路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每一个回路断路器的输出端均与一个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出端8的一侧连接,每一个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出端8的另一侧均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常闭型干簧管、馈电开关端子、馈电开关抽屉、断路器均为八路回路,八回路常闭型干簧管包括常闭型干簧管b1、常闭型干簧管b2、常闭型干簧管b3、常闭型干簧管b4、常闭型干簧管b5、常闭型干簧管b6、常闭型干簧管b7和常闭型干簧管b8,八回路馈电开关端子包括馈电开关端子x001、馈电开关端子x002、馈电开关子x003、馈电开关端子x004、馈电开关端子x005、馈电开关端子x006、馈电开关端子x007、馈电开关端子x008,八回路断路器11包括断路器q1、断路器q2、断路器q3、断路器q4、断路器q5、断路器q6、断路器q7、断路器q8。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1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1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1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1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2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2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2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2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3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3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3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3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端子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4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4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4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4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5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5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4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5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6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6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6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6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的输入端x2连接。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7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7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7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7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的输入端x2连接。

所述的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8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8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8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8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x2电源端子的输入端连接。

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当柜间连接布线电路中的任一馈电开关跳闸,该馈电开关内的断路器11的辅助触点闭合,继而导致公共故障继电器k动作报警。

步骤二、当公共故障继电器k动作报警后,将永久磁铁靠近每个馈电开关回路所接的常闭型干簧管;常闭型干簧管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常闭型干簧管的常闭触点会变成常开;

步骤三、当常闭型干簧管的常闭触点变成常开后,公共故障继电器k失电复归,此时公共故障继电器k报警消失,故障定位在永久磁铁所靠近的该常闭型干簧管所在馈电开关;

步骤四、检查故障所在馈电开关元器件的接线,消除故障。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发明的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能够快速的找到故障所在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检修效率。

(3)本发明的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在不接触带电设备的情况下找到故障所在之处,使整个过程变得安全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的布线电路图。

图中:1.220v交流电源,2.电源端子x1,3.电源端子x2,4.公共故障继电器k,5.柜间连接布线电路,

6.八回路常闭型干簧管,b1、b2、b3、b4、b5、b6、b7、b8为常闭型干簧管;

7.八回路馈电开关的输入端,8.八回路馈电开关的输出端,x001、x002、x003、x004、x005、x006、x007、x008为馈电开关端子,7为馈电开关端子x001、x002、x003、x004、x005、x006、x007、x008的输入端,8为馈电开关端子x001、x002、x003、x004、x005、x006、x007、x008的输出端;

9.馈电开关抽屉,10.永久磁铁;

11.八回路断路器,q1、q2、q3、q4、q5、q6、q7、q8为断路器。

12.开关柜c1,13.开关柜c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220v交流电源1、电源端子x1、电源端子x2、公共故障继电器k和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220v交流电源1的输出端l与电源端子x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的输入连接,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的输出端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端子x2的输出端公共故障继电器k的输入端a1连接,公共故障继电器k的输出端a2与220v交流电源1的输入端n连接。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包括八回路常闭型干簧管6、八回路馈电开端子、八回路馈电开关抽屉9、八回路断路器11和一个永久磁铁10。每一回路馈电开关抽屉9内各设有一回路馈电开端子,每一回路常闭型干簧管的输入端均与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连接,每一回路常闭型干簧管的输出端均与一个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每一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入端7另一侧均与一个回路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每一个回路断路器的输出端均与一个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出端8的一侧连接,每一个回路馈电开关端子的输出端8的另一侧均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2所示,220v交流电源1、电源端子x1、电源端子x2、公共故障继电器k位于开关柜c112内;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位于开关柜c213内,即八回路常闭型干簧管6、八回路馈电开关端子、馈电开关抽屉9、永久磁铁10和八回路断路器11位于开关柜c213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八回路常闭型干簧管6包括常闭型干簧管b1、常闭型干簧管b2、常闭型干簧管b3、常闭型干簧管b4、常闭型干簧管b5、常闭型干簧管b6、常闭型干簧管b7和常闭型干簧管b8,八回路馈电开关端子包括馈电开关端子x001、馈电开关端子x002、馈电开关子x003、馈电开关端子x004、馈电开关端子x005、馈电开关端子x006、馈电开关端子x007、馈电开关端子x008,八回路断路器11包括断路器q1、断路器q2、断路器q3、断路器q4、断路器q5、断路器q6、断路器q7、断路器q8。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1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1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1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1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1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2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2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2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2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2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3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3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3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3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3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4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4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4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4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4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5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5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4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5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5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6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6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6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6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6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7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7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7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7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7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端子x1的输出端与常闭型干簧管b8的输入端连接,常闭型干簧管b8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入端7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入端7另一侧与断路器q8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q8的输出端与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出端8一侧连接,馈电开关端子x008的输出端8另一侧与电源端子x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图2所示,还可以增加开关柜的数量(见图2中虚线部分,增加了开关柜c3),同时相应增加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多个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并联。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柜公共报警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当柜间连接布线电路5中的任一馈电开关跳闸,该馈电开关内的断路器11的辅助触点闭合,继而导致公共故障继电器k动作报警。

步骤二、当公共故障继电器k动作报警后,将永久磁铁11靠近每个馈电开关回路所接的常闭型干簧管;常闭型干簧管6在永久磁铁10的作用下,常闭型干簧管6的常闭触点会变成常开。

步骤三、当常闭型干簧管6的常闭触点变成常开后,公共故障继电器k失电复归,此时公共故障继电器k报警消失,那么故障就定位在永久磁铁10所靠近的该常闭型干簧管6所在馈电开关。

步骤四、检查故障所在馈电开关元器件的接线,消除故障。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发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