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4503发布日期:2018-07-24 23:1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一款塑料产品如图1所示,包括互为镜像的第一塑板1和第二塑板2,第一塑板1包括第一支板11、第二支板12和第三支板13,第一支板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二支板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1;第二塑板2包括第四支板21、第五支板22和第六支板23,第四支板2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11,第五支板22上开设有第四通孔221。

塑料产品制造完成后需要用三坐标测量机对第一塑板1上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二塑板2上第三通孔211和第四通孔221的位置关系进行检测,防止塑料产品变形后影响与其他产品之间的装配。

但是上述塑料产品检测的目的只是为了保证塑料产品没有变形,能够与其他产品进行装配,则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治具,其具有提高检测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治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块侧壁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顶壁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均插设有定位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塑板放置到检测治具上,使第一支板与第一定位柱接触,第二支板与第一定位块接触;若其中一个定位销能够穿过第一通孔插入第二定位孔内,另一个定位销能够穿过第二通孔插入第一定位孔内,则第一塑板检测合格,进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能够增加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孔或者第二定位孔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连接有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外径大于定位销的外径,进而能够方便安装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与定位柱配合的固定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能够方便保存定位销,防止定位销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柱能够对第三支板起到支撑作用,能够提高第一塑板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块连接有第一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块能够对第二支板起到支撑作用,能够提高第一塑板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定位柱互为镜像的第二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上同时设置有第二定位块和第二定位柱,进而能够使用该治具对第二塑板进行检测,进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还能够节约治具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能够方便搬运支撑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从而产生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2、采用了第二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柱,从而产生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3、采用了第一支撑块与第一支撑柱,从而产生提高第一塑板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塑料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检测治具与第一塑板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第一塑板;11、第一支板;111、第一通孔;12、第二支板;121、第二通孔;13、第三支板;2、第二塑板;21、第四支板;211、第三通孔;22、第五支板;221、第四通孔;23、第六支板;3、支撑板;31、第一定位块;311、第一定位孔;312、第一支撑块;32、第一定位柱;321、第二定位孔;33、第一支撑柱;34、第二定位块;341、第三定位孔;342、第二支撑块;35、第二定位柱;351、第四定位孔;36、第二支撑柱;37、把手;38、支脚;4、定位销;41、定位柱;42、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检测治具,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31和第一定位柱32;本实施例中第一塑板1检测时,第二支板12与第一定位块31接触,第一支板11与第一定位柱32接触;第一定位块31侧壁贯穿开设有与第二通孔12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311,第一定位柱32顶壁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1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21。

如图2所示,支撑板3上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第一定位块31和第一定位柱32的固定套42,固定套42内插设有定位柱41,定位柱41连接有定位销4;本实施例中定位销4能够穿过第二通孔121,且与第一定位孔311为螺纹连接,定位销4同样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11,且与第二定位孔321为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块31连接有能够与第二支板12接触的第一支撑块312,支撑板3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三支板13接触的第一支撑柱33;支撑板3底壁均布设置有四个支脚38,且两端侧壁对称设置有把手37。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板3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31、第一定位柱32和第一支撑柱33互为镜像的第二定位块34、第二定位柱35和第二支撑柱36;本实施例中第二塑板2检测时,第四支板21与第二定位柱35接触,第五支板22与第二定位块34接触,第六支板23与第二支撑柱36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定位块34侧壁贯穿设置有与第四通孔221对应的第三定位孔341,第二定位柱35顶壁开设有与第三通孔211对应的第四定位孔351;第二定位块34连接有能够与第五支板22接触的第二支撑块342;支撑板3上靠近第二定位块34和第二定位柱35处均设置有固定套42,固定套42内插设有定位柱41,定位柱41连接有定位销4;本实施例中定位销4能够穿过第三通孔211,且与第四定位孔351为螺纹连接,定位销4同样能够穿过第四通孔221,且与第三定位孔341为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如下:

对第一塑板1检测时,使第一支板11与第一定位柱32接触,使第二支板12与第一定位块31接触;第一支撑柱33与第三支板接触、第一支撑块312与第二支板12接触,能够对第一塑板1起到支撑作用;

将靠近第一定位块31的固定套42内的定位销4取出,通过定位柱41将定位销4穿过第二通孔121旋入第一定位孔311内;将靠近第一定位柱32的固定套42内的定位销4取出,通过定位柱41将定位销4穿过第一通孔111旋入第二定位孔321内;则第一塑板1检测合格,无需借助三坐标测量机,进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

对第二塑板2检测时,使第四支板21与第二定位柱35接触,使第五支板22与第二支撑块342接触;第二支撑柱36与第六支板23接触、第二支撑块342与第五支板22接触,能够对第二塑板2起到支撑作用;

将靠近第二定位块34的固定套42内的定位销4取出,通过定位柱41将定位销4穿过第四通孔221旋入第三定位孔341内;将靠近第二定位柱35的固定套42内的定位销4取出,通过定位柱41将定位销4穿过第三通孔211旋入第四定位孔351内;则第二塑板2检测合格,无需借助三坐标测量机,进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