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角度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2163发布日期:2018-09-25 19:44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角度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弯管加工技术的发展,对弯管角度检测工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弯管角度检测工装,多采用普通的量角器的结构,其多存在使用不方便,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角度检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方法提供一种弯管角度检测工装,包括支座,支座设置为矩形板,支座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角固定孔,支座的四个侧边处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矩形条状的活动固定孔,支座的左侧设置有中心柱,中心柱的外围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九个位于同一个圆周上的固定柱,固定柱所在的圆周以中心柱为圆心,固定柱外套设有弯管,弯管外围的支座上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有九个矩形条状的移动槽,九个固定柱与九个移动槽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同一个直线上,移动槽内分别设置有活动柱,移动槽的侧壁上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对弧形弹片。

可选地,支座为矩形板。

可选地,角固定孔为圆形。

可选地,活动固定孔的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可选地,中心柱为圆柱形。

可选地,固定柱为圆柱形。

可选地,弯管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可选地,移动槽的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可选地,活动柱为圆柱形。

可选地,支座的底面上设置有阻尼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弯管角度检测工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不方便调节的问题,其使用方便,且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角度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座,2为角固定孔,3为活动固定孔,4为中心柱, 5为固定柱,6为弯管,7为移动槽,8为活动柱,9为弧形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弯管角度检测工装,参见图1,包括支座1,支座1设置为矩形板,支座1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角固定孔2,支座1的四个侧边处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矩形条状的活动固定孔3,支座1 的左侧设置有中心柱4,中心柱4的外围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九个位于同一个圆周上的固定柱5,固定柱5所在的圆周以中心柱4为圆心,固定柱5外套设有弯管6,弯管6外围的支座1上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有九个矩形条状的移动槽7,九个固定柱5与九个移动槽7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同一个直线上,移动槽7内分别设置有活动柱8,移动槽7的侧壁上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对弧形弹片9。

可见,本实施例的弯管角度检测工装,通过固定柱5能够固定和测量一种常用直径的弯管6的角度,通过活动柱8中移动槽7内的移动,同时通过弧形弹片9的定位作用,能够通过活动柱8固定和测量不同直径的弯管6的角度,角固定孔2能够固定支座1,不使用角固定孔2时,活动固定孔3能够用于微调支座1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弯管角度检测工装,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结构,支座1为矩形板。角固定孔2为圆形。活动固定孔3的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倒圆角结构。中心柱4为圆柱形。固定柱5为圆柱形。弯管6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移动槽7的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倒圆角结构。活动柱8 为圆柱形。支座1的底面上设置有阻尼垫。阻尼垫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理层。防滑纹理层设置为网纹结构。支座1上位于弯管6末端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弧形扣环的一端相连接。弧形扣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磁力垫。支座1上位于磁力垫处设置有磁力槽,磁力槽内设置有磁力板。弧形扣环扣设在弯管6外部,通过磁力垫与磁力板相连接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弯管角度检测工装,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他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在需要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