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4076发布日期:2018-08-28 23:5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主板或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生产中,需要大批量使用到带有顶针的功能测试治具,该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直径最小为0.7mm,甚至做到了最小0.4mm。然而,这么小直径的顶针,使得功能测试治具在生产、存放及运输中经常会因为外力作用导致顶针出现弯曲、歪斜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后续测试使用过程中出现误测及无法使用的情况。

目前,通常采用目检的方式进行检查,存在检出率低下,对顶针精度无法有效把控,从而对手机主板或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的生产品质及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可以直观有效地检测出所述顶针是否弯曲、歪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装置,所述功能测试治具包括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具有USB接口的顶针组件本体和设在所述顶针组件本体下侧的多个顶针,多个所述顶针通过所述USB接口与电源接通,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载台;下模,所述下模安装在所述检测载台的上表面上,所述下模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多个通孔,每个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发射器和多个接收器,多个所述发射器和多个所述接收器一一对应,所述发射器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接收器通讯,每个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发射器和一个所述接收器,每个所述通孔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底部电连接有LED灯,所述下模为透明或半透明、且不导电的部件;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设在所述检测载台上,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机构本体和设在所述压合机构本体上且位于所述下模上方的上模,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可上下移动,其中所述顶针组件适于安装在所述上模的下方,当所述USB接口接通所述电源且所述上模向下移动,在所述顶针插入到对应的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之间隔断所述发射器与所述接收器之间的通讯、且所述顶针向下伸入到对应的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时所述LED灯点亮则所述顶针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装置,可以非常直观有效地检测出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是否存在异常及无法导通,实现了对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的规范化检测,避免了人工目检存在的检查缺陷,降低了功能测试治具上线不良率及因此造成的误测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射器和对应的所述接收器关于所述通孔的径向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入的凹槽,其中多个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上下正对,且每个所述通孔的下端贯穿所述凹槽的顶壁,所述LED灯位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LED灯的底面高于所述下模的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通孔内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为导电弹片或导电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的顶部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移动杆;所述压合机构本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检测载台上且位于所述下模的后方;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所述第一安装臂和所述第二安装臂的后端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二安装臂的前端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滑孔,其中所述移动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所述滑孔中;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且夹角小于180°的第一连杆段和第二连杆段,所述第一连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臂的前端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杆段的另一端具有手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段和所述第二连杆段的连接处可枢转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为有机玻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为金属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载台和所述压合机构分别为电木件或合成石件、铝合金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下模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下模的爆炸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下模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检测装置;

1:检测载台;

2:下模;21:通孔;22:导电件;23:LED灯;24:凹槽;

25:发射器;26:接收器;

311:支架;312:安装板;3121:第一安装臂;3122:第二安装臂;

3123:滑孔;

3131:第一连杆段;3132:第二连杆段;3133:手柄;

314:第二连杆;315:滑杆;316:连接板;

32:上模;321:移动杆;

201:顶针组件本体;2011:USB接口;202: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202的检测装置100。该检测装置100可以用于对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202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该功能测试治具是否良好可以使用。

其中,参照图1,功能测试治具包括顶针组件,顶针组件包括具有USB接口2011的顶针组件本体201和设在顶针组件本体201下侧的多个顶针202,多个顶针202通过USB接口2011与电源接通。可选地,电源为5V电源。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USB(英语: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最新一代是USB 3.1,传输速度为10Gbit/s,三段式电压5V/12V/20V,最大供电100W,新型Type C插型不再分正反。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202的检测装置100,包括检测载台1、下模2以及压合机构。

具体而言,下模2安装在检测载台1的上表面上,下模2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多个通孔21,每个下模2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发射器25和多个接收器26,多个发射器25和多个接收器26一一对应,发射器25适于与对应的接收器26通讯,每个通孔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发射器25和一个接收器26,每个通孔21内设有导电件22,导电件22的底部电连接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下模2为透明或半透明、且不导电的部件。

压合机构设在检测载台1上,压合机构包括压合机构本体和设在压合机构本体上且位于下模2上方的上模32,上模32相对于下模2可上下移动,其中顶针组件适于安装在上模32的下方,当USB接口2011接通电源且上模32向下移动,在顶针202插入到对应的发射器25和接收器26之间隔断发射器25与接收器26之间的通讯、且顶针202向下伸入到对应的通孔21内且与导电件22接触时LED灯23点亮则顶针202合格。

例如,当需要对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组件的顶针202进行检测时,可以先使上模32相对于下模2向上移动,以便于将顶针组件安装在上模32的下方,安装完毕后,多个顶针202位于顶针组件本体201的下侧(如图1所示);再将顶针组件通过USB接口2011接入电源;接着使上模32相对于下模2向下移动。可选地,电源为5V电源,但不限于此。

在顶针20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顶针202位于发射器25和接收器26之间且与发射器25和接收器26正对时,顶针202可以隔断发射器25和接收器26之间的通讯,此时接收器26无法接收到发射器25发出的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这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例如,正常情况下,发射器25发出的激光可以被接收器26接收,此时发射器25和接收器26之间有一条呈直线的激光;而在顶针202遮挡的情况下,由于从发射器25发出的激光被顶针202遮挡,从而仅在发射器25和顶针202之间有一条呈直线的激光。

当顶针202继续向下移动时,如果顶针202伸入到通孔21内且与通孔21内的导电件22接触,与该导电件22对应的LED灯23就会点亮,从而证明该顶针202正常导电,通路正常。当确认通路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确认该功能测试治具的该顶针202正常,无弯曲或歪斜。

如果出现LED灯23不能点亮,或顶针202不能正常插入发射器25和接收器26之间以隔断发射器25和接收器26之间的通讯,则认为该顶针202不合格。

由此,通过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下模2,极大地方便了检测者查看下模2底部LED灯23的状态;而且,通过选用不导电的下模2,可以防止顶针202由于弯曲、歪斜等与下模2接触造成LED灯23点亮而出现误测的现象。可以理解的是,下模2的透明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只要能满足检测者方便从外侧观察下模2底部的LED灯23的状态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202的检测装置100,可以非常直观有效地检测出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202是否存在异常及无法导通,实现了对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202的规范化检测,避免了人工目检存在的检查缺陷,降低了功能测试治具上线不良率及因此造成的误测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发射器25和对应的接收器26关于通孔21的径向相对。此时发射器25与对应的接收器26之间的夹角为180°。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下模2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入的凹槽24,其中多个通孔21与凹槽24上下正对,且每个通孔21的下端贯穿凹槽24的顶壁,LED灯23位于凹槽24内。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凹槽24由下模2的底面的一部分向上凹入形成,凹槽24优选形成在下模2底面的中央,多个通孔21均形成在与凹槽24对应的位置处,从而安装在通孔21内的导电件22底部的LED灯23可以收纳在凹槽24内,防止下模2在安装时出现与检测载台1干涉的现象。

其中,LED灯23的底面高于下模2的底面,或者,LED灯23的底面还可以与下模2的底面保持平齐。而且,凹槽24的设置,可以减少下模2的用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电件22位于通孔21内的下部。这样,顶针202需要伸入到通孔21内的下部才能与导电件22接触以点亮LED灯23。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地,导电件22为导电弹片或导电柱。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导电件22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其中,顶针202可以按照需要测试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的焊盘大小来设计。

通孔21在下模2上的排布以及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待检测的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组件上的顶针202的排布以及具体尺寸来具体确定。可以理解的是,图2-图4中显示了五个通孔21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两个、三个、四个或者多于五个通孔21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上模32的顶部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移动杆321;压合机构本体包括:支架311、安装板312、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314,具体而言,支架311设在检测载台1上且位于下模2的后方,安装板312连接在支架311上,安装板312上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臂3121和第二安装臂3122,此时第二安装臂3122位于第一安装臂3121的下方,第一安装臂3121和第二安装臂3122的后端均与安装板312相连,第二安装臂3122的前端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滑孔3123,其中移动杆321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滑孔3123中,第一连杆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且夹角小于80°的第一连杆段3131和第二连杆段3132,第一连杆段3131的另一端(例如,图中的上端)与第一安装臂3121的前端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连杆段3132的另一端(例如,图2中的前端)具有手柄3133,第二连杆314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下端)与移动杆321的顶部相连,第二连杆314的另一端(例如,图2中的上端)与第一连杆段3131和第二连杆段3132的连接处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当需要将上模32向上移动时,可以向上掰动手柄3133,此时手柄3133将通过第二连杆314带动移动杆32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模32上移。当需要将上模32向下移动时,可以向下掰动手柄3133,此时手柄3133将通过第二连杆314带动移动杆32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上模32下移。由此,通过采用上述的移动杆321和压合机构本体,可以方便地实现上模32的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参照图1,支架311上设有竖直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滑杆315,移动杆321的底部可以设有水平延伸的连接板316,两个滑杆315均穿设在连接板316上,其中,上模32连接在连接板316的下侧。由此,通过两个滑杆315与连接板316的配合,可以进一步保证上模32沿上下方向平稳移动。

参照图1,第一连杆段3131和第二连杆段3132之间的夹角优选为90°。

可选地,第一连杆段3131和第二连杆段3132优选为一体成型件,以便于第一连杆的加工,节约成本。

通常情况下,下模2固定连接在检测载台1上,此时下模2相对于检测载台1是固定不动的。由于上模32相对于下模2仅能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安装在上模32上的顶针组件对准下模2上的导电件22,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误测的现象。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不同的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202(例如,当顶针202的数量、排布方式不同时)进行检测,下模2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检测载台1上,以便于更换与相应的功能测试治具相匹配的下模2。由此,提高了检测装置100的通用性,扩展了检测装置100的应用范围。

可选地,下模2为有机玻璃件。例如,下模2使用亚克力(又叫PMMA或有机玻璃,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或其他透明材质材料制作,方便查看下模2底部的LED灯23的状态。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导电件22为金属件。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检测载台1和压合机构分别为电木件或合成石件、铝合金件。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下模2、导电件22、检测载台1和压合机构的具体材质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202的检测装置100,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可以非常直观、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哪些功能测试治具的顶针202、或功能测试治具的哪些顶针202存在异常及无法导通,检出率高,且可以对顶针202的精度进行有效把控,从而保证了手机主板或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的生产品质及生产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