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读数的指示表及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897发布日期:2018-10-19 21:1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读数的指示表及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读数的指示表及绣花机。



背景技术:

在绣花机领域,为了确保使用者能够及时了解绣花机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往往会在绣花机上设置一个旋转角度指示表。传统的指示表由表盘、指针和旋转轴组成,其中,指针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与表盘旋转活动连接,表盘上设有刻度。

但是,传统的指示表在日常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指针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形成了悬臂结构,而悬臂结构受力易发生变形;(2)传统指针宽度太大,易遮盖表盘的刻度,造成读数不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指示表指针易变形,且指针过粗,易遮盖表盘上的刻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读数的指示表,包括表盘和旋转轴,所述表盘一面设有刻度,所述表盘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固定连接点、第二固定连接点以及用于指示刻度的指针,所述指针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点,且所述指针与所述表盘的旋转中心线相交。

本实用新型的指示表中,表盘与旋转轴固定连接,通过表盘的旋转来读出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这样做可以解除对指针安装方式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指针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连接点和第二固定连接点,两端受力使得所述指针的连接更加可靠,即使受外力影响也不易发生变形。

同时,由于指针的抗变形能力已经得到了保障,因此,可以将指针尽可能地做细,以避免指针遮挡刻度,造成读数不清。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点为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点为第二立柱,且所述指针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指针采用刚性材料制作,且所述指针始终处于绷直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指针为细铁丝。

刚性材料制作的指针抗变形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而绷直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其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绣花机,包括防尘罩以及如上所述的指示表,且所述防尘罩上对应所述指针位置处设有读数窗。

其中,防尘罩起到保护指示表的作用,读数窗设置在与指针对应的位置处,以方便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易读数的指示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易读数的指示表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绣花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表盘;11-刻度;20-指针;30-第一立柱;40-第二立柱;50-旋转轴;60-防尘罩;61-读数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易读数的指示表,包括表盘10和旋转轴50,所述表盘10与所述旋转轴50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固定连接点30、第二固定连接点40以及用于指示刻度11的指针20,所述指针2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点3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点40,且所述指针20穿过所述表盘10的旋转中心。

与传统的指示表不同,传统的指示表表盘10固定,指针20与旋转轴50固定连接,通过指针20的旋转来读出旋转轴50的旋转角度;而本实施例的指示表指针20固定,表盘10与旋转轴50固定连接,通过表盘10的旋转来读出旋转轴50的旋转角度。

同时,传统的指针20仅一端与旋转轴50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形成了悬臂结构,悬臂结构受力时易弯折,造成读数不准确;且为了增大指针20的强度,传统的指针20往往较粗,这也导致了读数时会产生误差。本实施的指示表还包括第一固定连接点30和第二固定连接点40,所述指针2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点3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点40,且指针20处于绷紧状态,指针20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连接点30和第二固定连接点40固定连接,增强了指针20固定的可靠性,避免指针20受力弯曲。由于不存在指针20受力易弯曲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指针20可以采用较细的指针20,以避免表盘10上的刻度11被遮挡,造成读数不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点30为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点40为第二立柱,且所述指针20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部连接。

更优地,所述指针20采用刚性材料制作,且所述指针20始终处于绷直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指针20优选为细铁丝。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指示表还包括防尘罩60,且所述防尘罩60上设有读数窗61。防尘罩60可保持表盘10的清洁,同时避免指示表受外物撞击损坏,防尘罩60上的读数窗61露出指针20的一端以及表盘10上的刻度11,以方便读数。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