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探头黑板照度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6701发布日期:2018-09-14 22:17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探头黑板照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经研究表明灯光效果对近视发病率有很大的影响,而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教委和学校对教室照明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十分重视。根据检测标准《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黑板照度及照度均匀度需要在整个黑板区域选取规则有效的区域进行测试。目前,黑板照度测试主要是现场针对黑板尺寸取点,然后对每个点逐一测量、再手动计算结果。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采用手持式单探头照度计,逐个放置于被测量点上,因为仪器本身尺寸较大,所以在人为放置时会由于放置点位置的偏移引起一定的测量误差,另外逐个点测试时持续时间会很长,当对整个学校进行测试时就会有很大的工作量;此外,传统的黑板照度测试方法无法直接呈现出测量结果,需要在测量结束后经过繁琐的计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测量者及委托方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探头黑板照度测试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探头黑板照度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和计算机处理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固定架、照度计探头、照度计主机、测试数据线,数据发送装置,所述的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照度计探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并通过所述磁铁与连接块之间产生的磁力安装在固定架上,另一端连接有测试数据线,所述测试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照度计主机,所述的照度计主机上连接有无线数据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测试数据;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包括无线数据接收装置、计算机和计算数据线,所述无线数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测试系统传来的测试数据,所述计算机通过计算数据线与无线数据接收装置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架呈片状,两面平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照度计探头可以在固定架的平面内任意移动,以实现不同黑板尺寸的照度测试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照度计探头的数量为3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探头的数量,一次完成多点测试,高效地完成黑板照明效果的测试工作;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中设置有磁铁,选取好测试点后可直接将照度计探头通过连接块与磁铁的磁力作用固定在黑板上,有效减小了测试误差;通过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将测试数据传输到无线数据接收装置,并通过计算机完成数据的后处理,实时地显示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探头黑板照度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固定架、2-照度计探头、3-照度计主机、4-测试数据线、5-无线数据接收装置、6-计算机、7-计算数据线、8-磁铁、9-连接块、10-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探头黑板照度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和计算机处理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固定架1、照度计探头2、照度计主机3、测试数据线4,无线数据发送装置10,所述的固定架1呈片状,两面平整,其与照度计探头接触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磁铁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并通过所述磁铁8与连接块9之间产生的磁力安装在固定架1上,这样,照度计探头2可以在固定架的平面内任意移动,找到测量点后位置固定,不仅实现了不同黑板尺寸的照度测试要求,而且减小了误差;所述照度计探头2的另一端连接有测试数据线4,所述测试数据线4的另一端连接有照度计主机3,测试数据线4的两端均为插接式,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所述的照度计主机3上连接有无线数据发送装置10,用于发送测试数据;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包括无线数据接收装置5、计算机6和计算数据线7,所述无线数据接收装置5用于接收测试系统传来的测试数据,所述计算机6通过计算数据线7与无线数据接收装置5相连。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照度计探头2 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照度计探头2的数量,一次完成多点测试,高效地完成黑板照明效果的测试工作;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中设置有磁铁8,选取好测试点后可直接将照度计探头2通过连接块9与磁铁8的磁力作用固定在黑板上,有效减小了测试误差;通过无线数据发送装置10将测试数据传输到无线数据接收装置5,并通过计算机6中的计算软件完成数据的后处理,实时地显示测试点的照度值、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等测试结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