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滑轨螺栓孔位偏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821发布日期:2018-09-14 22:1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滑轨螺栓孔位偏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线性滑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相关设备上,参照图1所示,线性滑轨10设有多数个竖直贯穿的螺栓孔101,以便提供一螺栓20穿过螺栓孔101将线性滑轨10固定在设备上。但线性滑轨在加工螺栓孔101时,因客观因素会致使加工后螺栓孔101位置产生偏移,或者向线性滑轨第一轨宽面102方向偏移,或者向线性滑轨第二轨宽面103方向偏移。

传统的螺栓孔位置偏置检测是采用游标卡尺测量螺栓孔101直径、螺栓孔101孔面104与线性滑轨两轨面的距离,进而通过加减计算,但线性滑轨螺栓孔数量之多,导致作业繁琐,检验者易产生疲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螺栓孔位偏置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以达到降低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滑轨螺栓孔位偏置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基体和检测销,所述检测基体上具有相互贯通的通孔和矩形槽,矩形槽的两相对内壁形成第一检测面和第二检测面;所述检测销包括依序同轴设置的支撑台、圆柱轴和锥轴,支撑台的下端面与检测基体的上端面贴合,圆柱轴的外圆柱面与通孔的孔面相贴合,锥轴的下端延伸至矩形槽内。

所述锥轴的锥度为2.86°。

所述检测基体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对线性滑轨孔位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而且具有结构紧凑等特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线性滑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构造图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构造图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线性滑轨孔位偏置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线性滑轨孔位偏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基体30和检测销40,所述检测基体30上具有相互贯通的通孔305和矩形槽306,矩形槽306的两相对内壁形成第一检测面303和第二检测面304;所述检测销40包括依序同轴设置的支撑台、圆柱轴和锥轴,支撑台的下端面401与检测基体30的上端面301贴合,圆柱轴的外圆柱面402与通孔305的孔面302相贴合,锥轴的下端延伸至矩形槽306内。

所述锥轴的锥度为2.86°。

所述检测基体30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检测时,将检测装置沿线性滑轨10的螺栓孔101垂直下放。当螺栓孔101的孔位正确无误时,第一检测面303与线性滑轨10的第一轨宽面103平行,第二检测面304与线性滑轨10的第二轨宽面104平行,锥轴的锥面403与线性滑轨10的螺栓孔101孔面104有间隙;当螺栓孔101的孔位发生偏移时,锥轴的锥面403与线性滑轨10贯穿孔内壁接触,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发生倾斜,检测装置无法沿线性滑轨10的螺栓孔101垂直下放,矩形槽306的第一检测面303与线性滑轨10的第一轨宽面103形成一角度,矩形槽306的第二检测面304与线性滑轨10的第二轨宽面104成一角度,因螺栓孔101位置发生偏移,螺栓孔101中心与线性滑轨10第一轨宽面103(或第二轨宽面104)距离变小,螺栓孔101的中心与线性滑轨10第二轨宽面104(或第一轨宽面103)距离变大,即导致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无法正确有效沿线性滑轨10的螺栓孔101垂直下放,左右摇摆。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对线性滑轨孔位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而且具有结构紧凑等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