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实体积测量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848发布日期:2018-09-14 22:10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实体积测定装置,具体为一种果实体积测量杯。



背景技术:

果实体积是果树研究中常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可用于研究果实可食率、果实比重、乙烯释放量和果实生长的状态,了解果实体积生长发育规律,可为制定果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果实体积的测定,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

1.体积公式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具有一定规则形状的果实,如苹果、荔枝、龙眼等近似圆球形,通过先测量果实的果高、果径,然后建立模型进行数学推导,根据建立的公式求得果实体积,但往往果实形状并不一致,推导得来的体积公式只能得出近似值,难以代表果实的真实体积,精度较低。此外,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392219.6中,依据数学积分原理采用激光对旋转的离体果实垂直扫描,将果实外轮廓转化为扫描层切片,然后计算每个扫描层的体积,将每层体积加和得到果实的总体积,此法虽能较精确的测定果实体积,但不方便果实发育体积的测定和应用推广。

2.排水法:此法根据排水法原理,果实排水体积等于果实体积,由于果实大小不一,针对较大的果实所需的量杯大,其刻度精确度低,存在较大误差。虽有专利申请号201620420589.5利用排水法原理进行改进,但在测定精度和携带方便上仍存在较大缺陷。

基于以上原因,为更好、更准确、更方便的测定果实体积,研究一个实用、简便、精度高的果实体积测定装置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度高、使用方便且实用的果实体积测量杯。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果实体积测量杯的浸果杯,量杯室和储液杯均安装在底盘上。

浸果杯与量杯之间在液位线的水平上以出液短管连通。量杯内部由若干个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等体积的量杯室;量杯室上刻有等体积的、且为从靠近浸果杯的量杯室开始呈N字形由小到大刻画体积的刻度线;

储液杯的一侧与浸果杯固定连接,另一侧接杯耳,储液杯上端开口用带盖胶头滴管实现封闭;

浸果杯和储液杯均与底盘固定连接,量杯与底盘通过底盘槽卡合固定。

浸果杯出液短管的尾端略微向下,出口处带一向下的尖嘴,防止液体回流。

量杯上设有量杯盖。

浸果杯、量杯、储液杯、杯耳、带盖胶头滴管均为硬质透明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果实体积测量杯可精确快速的测定果实体积,减少误差,使用方便且实用,同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果实体积测量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果杯,11-出液短管,12-液位线;

2-储液杯,21-带盖胶头滴管;

3-量杯,31-进液口,32-量杯盖,33-玻璃隔板,34-量杯室,35-刻度线;

4-杯耳;

5-底盘,51-底盘槽

具体实施方式

果实体积测量杯的浸果杯1、量杯3和储液杯2均安装在底盘5上。

浸果杯1上部刻有液位线12,在与液位线齐平的位置设有出液短管11,出液短管11插入量杯3上部的进液口31使浸果杯1与量杯3连通;量杯1内部由若干块玻璃隔板33分割成若干个等体积的量杯室34,从靠浸果杯1的量杯室开始呈N字形由小到大刻画有刻度线35。量杯3上端设有量杯盖32。储液杯2位于浸果杯1的另一侧且与浸果杯1固定连接;储液杯2上端开口用带盖胶头滴管21实现封闭;杯耳4位于储液杯2的外部。

浸果杯1和储液杯2均与底盘5固定连接,量杯3与底盘5通过底盘槽51卡合固定。

用本实用新型的果实体积测量杯进行果实体积测定时,先将足量的水加入储液杯2中,并向浸果杯1中加水至接近液位线12,此时用储液杯的带盖胶头滴管21向浸果杯1中缓慢加水至与液位线12齐平,再将所要测定的果实缓慢放入浸果杯1内,至浸没到果实果柄或离体果实完全淹没,待浸果杯1和量杯3内水稳定后,准确记录量杯室34中水的刻度。测定完成后,取出量杯,将水重新倒回浸果杯1中;由于浸果时果实带走部分水分,需重新用带盖胶头滴管21补加水至与液位线12齐平,并用力甩干量杯内的残余的水分,待测下一个果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