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714发布日期:2018-12-07 21:5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OC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20505576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有机溶剂废气浓度在线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其主要是通过对空气进行过滤、吸湿后进行检测,其能够实现对VOC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的自动、实时检测。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当被检测空气中的VOC超标时,空气还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而且长期使用会造成监测系统周围大气中VOC含量偏高,从而使得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VOC在线监测装置,其能够对检测后超标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从而防止其周围VOC含量升高影响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VOC在线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内设置有VOC进气口、VOC出气口,所述的VOC进气口与外部需要检测的气源连通,VOC进气口与第一过滤器进气口连通,第一过滤器出气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

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过滤器出气口连通,第二过滤器进气口与干净气体连通;

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出气口与第一气泵进气端连通、第一气泵出气端与除湿机进气端连通,除湿机底部设置有存水箱,所述的存水箱通过水管与除湿机液体收集处连通以收集除湿机产生的水分;

所述的除湿机出气口与第三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三过滤器出气口与流量计进气口连通,所述的流量计出气口与VOC检测仪进气口连通,所述的 VOC检测仪用于检测VOC浓度;

所述的VOC检测仪的VOC出气口与第一气阀进气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出气口与第二气泵出气口连通,第二气泵进气口与干净气体连通;

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出气口与燃烧炉进气口连通,且所述的燃烧炉进气口还与氧气连通;

所述的燃烧炉内设置有点火器,所述的点火器用于点燃燃烧炉内的空气中的VOC燃烧;

燃烧炉出气口与排气管一端连通,从而将燃烧后的空气排出;所述的排气管接入尾气处理系统中进行净化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出口与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分别与外部空气、排气管连通,所述的第五电磁换向阀排气口与第四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四过滤器出气口与第五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五过滤器排气口与第三电磁换向阀进气口连通,第三电磁换向阀排气口与第三气泵排气口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第四电磁换向阀排气口与除湿机进气口连通,除湿机的第二排气口与第六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第六电磁阀第二进气口与干净气体连通,第六电磁阀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分别与存储罐进气口、第四换向阀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四换向阀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除湿机、流量计、VOC检测仪、第二气泵、第一气泵、第三气泵、第一气阀、点火器、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五电磁换向阀、第四气泵、电子制冷片进电端分别与一个继电器开关的出电端连接导电,继电器开关进电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导电,继电器开关、流量计、VOC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的控制器用于解析和收发指令,可以采用单片机或CPU。

所述的控制器与数模转换器输入端连通,所述的数模转换器输出端与网络模块连通,所述的网络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网络连通并进行数据传输。数模转换器用于将控制器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由网络模块输出,所述的网络模块可以是有线网卡或无线网卡,当为无线网卡时,其可以内置4G模块或WIFI 模块等。通过网络模块可实现远程监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存水箱与除湿机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单向气阀的气流方向为由除湿机流向存水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柜体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与第六电磁换向阀第三出口连通或与大气连通,且进气管另一端与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过滤器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与第四气泵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四气泵排气口与冷却器进气口通过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的冷却器排气口通过第三气管穿过第二隔板进入孔板下方,所述的孔板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孔板130的通孔;

所述的孔板上方与弧板之间安装有电气设备,所述的弧板顶部通过回流管与第四气泵进气口连通,所述的弧板上方设置有第二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冷却器,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排气口,且所述的外壳内部与分气壳连通,所述的分气壳上设置有冷却进气口,所述的分气壳上设置有数个连通外壳内部的导气孔,所述的分气壳内部为分气壳内腔;

所述的外壳内部安装有冷却轴,所述的冷却轴上固定有数片冷却片,冷却轴两端分别穿出柜体与冷却头装配固定,所述的冷却头上设置有冷却槽,所述的冷却槽与电子制冷片制冷面贴紧固定,所述的电子制冷片发热面与散热块贴紧固定,所述的散热块上设置有数块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空气先进入粉尘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冷却器处理,冷却器处理后进入气泵,然后由气泵输送至VOC检测仪,VOC检测仪检测后将结果传输至数据采集仪,所述的数据采集仪用于采集和存储VOC检测仪的数据;

所述的数据采集仪还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送入VOC检测仪的温度和压力;

外部电源接入漏点保护器后由漏点保护器分别接入空气开关和24V开关电源,所述的24V开关电源用于将220V电压转成24V电压且向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泵、冷却器、粉尘过滤器输送电能以使它们通电工作;

所述的空气开关向VOC检测仪、数据采集仪供电,以使它们通电使用;

所述的气泵出气口与VOC进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VOC的连续的、实时的检测,且能够将浓度偏高的VOC空气进行净化,从而防止二次污染和影响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具体实施方式的尾气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具体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气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VOC在线综合监测柜,包括,柜体100,所述的柜体 100内设置有VOC进气口、VOC出气口,所述的VOC进气口与外部需要检测的气源连通,且VOC进气口与第一过滤器进气口连通,第一过滤器出气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

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过滤器出气口连通,第二过滤器进气口与干净气体连通,本案所指的干净气体是不含有VOC且几乎不含杂质的空气;

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出气口与第一气泵进气端连通、第一气泵出气端与除湿机进气端连通,除湿机底部设置有存水箱,所述的存水箱通过水管与除湿机液体收集处连通以收集除湿机产生的水分;

所述的除湿机出气口与第三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三过滤器出气口与流量计进气口连通,所述的流量计出气口与VOC检测仪进气口连通,所述的 VOC检测仪用于检测VOC浓度;

所述的VOC检测仪的VOC出气口与第一气阀进气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出气口与第二气泵出气口连通,第二气泵进气口与干净气体连通;

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出气口与燃烧炉进气口连通,且所述的燃烧炉进气口还与氧气连通,使用时,空气与氧气混合进入燃烧炉;

所述的燃烧炉内设置有点火器,所述的点火器用于点燃燃烧炉内的空气中的VOC燃烧;

燃烧炉出气口与排气管一端连通,从而将燃烧后的空气排出,优选地,燃烧后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入大气或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后存储。这种设计可以降低排出的VOC含量,从而防止本实用新型周围的VOC含量增加,增加检测精度。

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除湿机、流量计、VOC检测仪、第二气泵、第一气泵、第一气阀、点火器进电端分别与一个继电器开关的出电端连接导电,继电器开关进电端与外部电源(电池或市电)连接导电,继电器开关、流量计、VOC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的控制器用于解析和收发指令,可以采用单片机或CPU。

使用时,首先第一电磁换向阀接通第二过滤器与第一气泵,干净气体进入 VOC检测仪,使检测仪归零,然后,第一电磁换向阀切断第二过滤器与第一气泵之间的连通,且使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气泵连通,第一气泵将需要检测的气体从 VOC进气口吸入,然后进过第一过滤器过滤大颗粒杂质后进入除湿机除湿,再进入第三过滤器进一步过滤杂质后进入流量计监控气体流量,然后进入VOC检测仪检测VOC浓度及成分,当VOC浓度不超标时,控制器通过相应的继电器开关控制第一气阀打开、第二电磁换向阀关闭。气流从第一气阀排出;

当VOC浓度超标时,第一气阀关闭,控制器通过相应的继电器开关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接通VOC出气口与燃烧炉,然后点火器点火将空气中的有机物燃烧,最后通过排气管排出。燃烧炉产生的水分引入存水箱存储。

当需要进行清洁时,控制器通过相应的继电器开关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接通VOC出气口和第二气泵、第一电磁换向阀接通第一过滤器,然后第二气泵吸入干净空气,并将干净空气反向吹入VOC检测仪至VOC进气口从而实现将其内部的杂质吹出达到清洁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反吹是存水箱内的水反向进入除湿机中,可以在存水箱与除湿机之间设置单向气阀,单向气阀的气流方向为由除湿机流向存水箱。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述的排气管接入尾气处理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处理,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出口与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分别与外部空气、排气管连通,所述的第五电磁换向阀排气口与第四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四过滤器出气口与第五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五过滤器排气口与第三电磁换向阀进气口连通,第三电磁换向阀排气口与第三气泵排气口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第四电磁换向阀排气口与除湿机进气口连通,除湿机的第二排气口与第六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口连通,第六电磁阀第二进气口与干净气体连通,第六电磁阀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分别与存储罐进气口、第四换向阀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四换向阀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

使用时,排气管内的气体进入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后通过第三气泵进入除湿机除湿后进入存储罐存储。所述的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用于过滤排气管内气体的大颗粒杂质。

所述的第五电磁换向阀还能使空气与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连通,空气通过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后进入除湿机除湿,最后进入存储罐存储;

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第六电磁换向阀连通干净气体向存储罐内存储气体。所述的存储罐用于存储干净气体备用。

本案的第一气泵、第二气泵、第三气泵可以是双向气泵,也就是气流方向可以正向也可以反向。

需要进行反吹气时,存储罐通过第六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与第三气泵排气口连通,第三气泵将存储罐内的干净气体抽出至第五过滤器、第四过滤器、第五电磁换向阀、最后通过排气管进入第二电磁换向阀、VOC检测仪等进行反吹气。

进一步地,参见图3-图4,所述的柜体100底部设置有进气管210,所述的进气管210一端与第六电磁换向阀第三出口连通或与大气连通,且进气管210 另一端与过滤器进气口连通,所述的过滤器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230与第四气泵320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四气泵320排气口与冷却器330进气口通过第二气管240连通,所述的冷却器330排气口通过第三气管250穿过第二隔板140 进入孔板130下方,所述的孔板130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孔板130的通孔131;

所述的孔板上方与弧板120之间安装有图1和图2中的电气设备,所述的弧板120顶部通过回流管220与第四气泵320进气口连通,所述的弧板120上方设置有第二隔板110。

使用时,气流通过第四气泵进入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孔板130下方,然后气流通过通孔131吹向各个电气设备进行散热,最后气流从回流管220吸回再次进入第四气泵循环。通过这种设计能够与大大提高各个电气设备的散热性能,从而保证各个电气设备的性能以及其适用寿命。

所述的冷却器330,包括,外壳331,所述的外壳331上设置有冷却排气口 3311,且所述的外壳331内部与分气壳332连通,所述的分气壳332上设置有冷却进气口3323,所述的分气壳上设置有数个连通外壳内部的导气孔3322,所述的分气壳内部为分气壳内腔3321;

所述的外壳内部安装有冷却轴510,所述的冷却轴510上固定有数片冷却片 520,冷却轴两端分别穿出柜体100与冷却头440装配固定,所述的冷却头440 上设置有冷却槽441,所述的冷却槽441与电子制冷片430制冷面贴紧固定,所述的电子制冷片发热面与散热块420贴紧固定,所述的散热块420上设置有数块散热片410。使用时,通过电子制冷片对制冷轴制冷,第四气泵送来的气流通过分气内腔进入外壳内部与制冷片接触制冷后通过冷却排气口排出。二电子制冷片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散发。这种设计为无水设计,其能够大大增加气流的散热性能且更加安全、环保。

本案中的过滤器均是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的空气滤芯。

参见图5,空气先进入粉尘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冷却器处理,冷却器处理后进入气泵,然后由气泵输送至VOC检测仪,VOC检测仪检测后将结果传输至数据采集仪,所述的数据采集仪用于采集和存储VOC检测仪的数据,数据采集仪可以是硬盘、微电脑、带有存储功能的单片机等;

所述的数据采集仪还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送入VOC检测仪的温度和压力;

外部电源接入漏点保护器后由漏点保护器分别接入空气开关和24V开关电源,所述的24V开关电源用于将220V电压转成24V电压且向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泵、冷却器、粉尘过滤器输送电能以使它们通电工作;

所述的空气开关向VOC检测仪、数据采集仪供电,以使它们通电使用。

所述的气泵出气口与VOC进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