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用管道标志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063发布日期:2019-02-10 22:4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测用管道标志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用管道标志桩。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采用油气长输管道运输原油和天然气。为了对油气长输管道的各项数据进行监测,有必要提供一种监测装置。

现有技术提供的监测装置设置在油气长输管道的沿线。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监测设备采集油气长输管道的各项参数的数据,并发送各项参数的数据,供电设备为监测设备供电。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监测装置设置在油气长输管道的沿线,由于监测装置没有伪装特性,很容易被人们发现,而遭到人为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用管道标志桩,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监测用管道标志桩,所述标志桩包括:桩体、桩盖、托架、监测装置;

所述桩体为中空柱状结构,且所述桩体为水泥或者玻璃钢材质;

所述桩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桩体的顶端;

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桩体内,用于承托所述监测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数据采集运输终端、信号发射器;

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所述数据采集运输终端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运输终端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流,通过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将所述电流输入到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充电;

所述蓄电池放电,通过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将放电的电流输入到所述数据采集运输终端;

所述数据采集运输终端用于测量数据,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发送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托架包括:多个托板和多个支柱,所述多个托板安装在所述多个支柱上,且所述多个托板中的每个托板自上而下分布在不同层,且相邻两层所述托板之间存在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托板的数量为N个,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每个支柱包括N个短节,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每个支柱的第i个短节的顶端与第i层的托板连接,底端与第i+1层的托板连接,i=1、2……N-1;

所述每个支柱的第N个短节的顶端与第N层的托板连接,底端与所述桩体的底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托板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三托板、第四托板;

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板上;

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所述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托板上;

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三托板上;

所述数据采集运输终端设置在所述第四托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穿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盖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桩体相适配的扣槽,所述扣槽垂直于所述桩盖的底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盖为透明材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电缆的葛兰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通过将监测装置安装在水泥或者玻璃钢材质的桩体内,桩体能够起到伪装作用,降低监测装置的被盗和被破坏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中单个托板下方连接短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中短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中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中监测装置的各部件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桩体,

2-桩盖,

21-扣槽,

3-托架,

31-托板,

311-第一托板,

312-第二托板,

313-第三托板,

314-第四托板,

31a-穿孔,

32-支柱,

321-短节,

4-监测装置,

41-太阳能板,

42-太阳能控制器,

43-蓄电池,

44-数据采集运输终端,

45-信号发射器,

5-葛兰头。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油气长输管道的沿线一般设置有标志桩,起到警示、标识和信息登记等功能。管道标志桩一般为水泥或者玻璃钢材质,二次利用价值较低,在野外极少发生被盗和人为蓄意破坏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用管道标志桩,如附图1所示,该标志桩包括:桩体1、桩盖2、托架3,监测装置4;

桩体1为中空柱状结构,且桩体1为水泥或者玻璃钢材质;

桩盖2可拆卸地设置在桩体1的顶端;

托架3设置在桩体1内,用于承托监测装置4。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桩体1为中空柱状结构,其内部有置物空间,应用时,托架3放置在桩体1内的置物空间内。监测装置4用于对油气长输管道的各项参数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出。监测装置4放置在托架3上,随托架3设置在桩体1内。桩体1为水泥或玻璃钢材质,和常规管道标志桩的材质相同,不法分子从外表无法获悉桩体1内安装有监测装置4。在常规管道标志桩二次利用价值较低,在野外极少发生被盗和人为蓄意破坏等情况的前提下,桩体1能够起到伪装作用,降低监测装置4的被盗和被破坏几率。桩盖2安装在桩体1的上端,避免雨水和外界杂物进入桩体1内,对桩体1内的监测装置4起到保护作用。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用管道标志桩,通过将监测装置4安装在水泥或者玻璃钢材质的桩体1内,桩体1能够起到伪装作用,降低监测装置4的被盗和被破坏几率。

如附图1和附图6所示,监测装置4包括:太阳能板41、太阳能控制器42、蓄电池43、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信号发射器45;

太阳能控制器42分别与太阳能板41、蓄电池43、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电性连接;

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与信号发射器45电性连接;

太阳能电池板41将光能转化为电流,通过太阳能控制器42将电流输入到蓄电池43,蓄电池43充电;

蓄电池43放电,通过太阳能控制器42将放电的电流输入到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

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用于测量数据,通过信号发射器45发送数据。

如此设置,通过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进行油气长输管道各项指标的数据测量,测量数据通过信号发射器45发出。采用蓄电池43对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进行供电,太阳能板41对蓄电池43进行充电,使监测装置4无需供电线路即可在野外保持正常工作。太阳能控制器42对蓄电池43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将太阳能板41的充电电流转换为蓄电池43的额定充电电流,蓄电池43的放电电流转换为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的额定工作电流,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中,信号发射器45将信号发送给外界的监控终端,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终端获悉监测数据。信号发射器45可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将数据发出,或者通过电缆与外界监控终端连接发送信号。

托架3用于承托监测装置4,对于托架3的结构,以下进行示例说明:

托架3包括多个托板31和多个支柱32,多个托板31安装在多个支柱32上,且多个托板31中的每个托板31自上而下分布在不同层,且相邻两层托板31之间存在间隔。

通过设置分布在不同层的多个托板31,使托架3包括多层空间,便于在每层托架3上安装监测装置4的不同部件。

其中,每个托板31水平或者近似水平设置,近似水平是指托板31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作为一种示例,预设角度阈值可以为3度,此时,托板31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为1度、2度等。

支柱32竖直或者近似竖直设置,近似竖直是指支柱32与竖直线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作为一种示例,预设角度阈值可以为3度,此时,支柱32与竖直线的夹角可以为1度、2度等。

每个支柱32可以一体成型,或者,每个支柱32包括多个短节321。以下对支柱32包括多个短节321时托架3的结构进行说明:

托板31的数量为N个,多个支柱32中的每个支柱32包括N个短节321,N为大于1整数;

每个支柱32的第i个短节321的顶端与第i层的托板31连接,底端与第i+1层的托板31连接,i=1、2……N-1;

每个支柱31的第N个短节321的顶端与第N层的托板31连接,底端与桩体1的底部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多个短节321和多个托板31组合形成托架3,通过选用不同数量的短节321和托板31,能够较为便捷的组成不同层数的托架3。应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组成满足使用需求的托架3,使用较便捷。

其中,短节321与托板3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

对于短节321与托板31如何实现螺纹连接,以下进行示例说明: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托板31上设置有多个内螺纹孔,托板3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孔同轴的螺柱。短节321包括:自上而下形成的内螺纹段、光杆段、外螺纹段,内螺纹段与螺柱相适配,外螺纹段与内螺纹孔相适配。每个支柱32的第i个短节321的顶端与第i个托板31的螺柱连接,底端与第i+1个托板31的内螺纹孔连接。

进一步地,外螺纹段的直径小于光杆段的直径。如此设置,外螺纹段与托板31的内螺纹孔连接时,光杆段的底面与托板31的顶面接触,托板31对光杆段起到承托作用,使螺纹连接处的应力较小,降低损耗。

多个托板31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托板311、第二托板312、第三托板313、第四托板314;

太阳能板41设置在第一托板311上;

太阳能控制器42和信号发射器45设置在第二托板312上;

蓄电池43设置在第三托板313上;

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设置在第四托板314上。

将监测装置4的不同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板311、第二托板312、第三托板313、第四托板314上,分层分布降低监测装置4的占地面积,进而使监测用管道标志桩的占地面积较小。

太阳能控制器42与太阳能板41、蓄电池43、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电性连接,数据采集运输终端44与信号发射器45电性连接。各部件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实现电性连接,为了使连接时的电缆穿过,如附图4所示,托板31上设置有穿孔31a。通过设置用于穿过电缆的穿孔31a,保障监测装置4的各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桩盖2与桩体1可拆卸连接,对于其连接方式,以下进行示例说明:

如附图5所示,桩盖2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桩体1相适配的扣槽21,扣槽21垂直于桩盖2的底面。如此设置,桩盖2安装在桩体1上时,桩体1的顶端容纳于扣槽21内。通过上提桩盖2,可将桩盖2从桩体1上移除,不上提桩盖2时,桩盖2无法从桩体1上脱离,实现桩盖2与桩体1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扣槽21和桩体1的侧壁上均可以设置有锁环,桩盖2安装在桩体1上后,利用穿过两个锁环的锁将桩盖2与桩体1锁紧,能够进一步提高防盗效果。

基于上述太阳能板41设置在第一托架311上,为了使太阳能板41能够接收到阳光照射,桩盖2为透明材质。

其中,桩盖2可以选用透明无色的亚力克材质,以提高太阳能板41的发电效率。

如附图1所示,桩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电缆的葛兰头5。

通过在桩体1的底部设置底板,防止水和地下生物进入桩体1内,对监测装置4造成破坏。底板上设置有葛兰头5,数据运输采集终端44的电缆穿过葛兰头5与外界的传感器连接进行数据采集,在实现监测装置4与外界设备连接的前提下,使监测用管道标志桩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