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梁底校正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9072发布日期:2018-11-16 22:13阅读:5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木工梁底校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线梁底校正仪。



背景技术:

建筑木工梁底校正目前普遍采用线坠或激光水平仪进行校正,现在的这两种校正设备均存在一定缺陷:用线坠进行校正时,一架梁底需要两人三次才能完成,不仅浪费时间、增加劳动量、而且测量效率低,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通过激光水平仪进行校正其缺陷有两点,第一点,在白天不能正常使用,因为白天打出的激光线很难看到,第二点,激光水平仪需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在梁下面摆放激光水平仪找出梁底控制线,另一人根据激光线量距离摆放梁底,以上两种测量设备均需多人或多次才能,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梁底校正设备使用时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线梁底校正仪,包括基尺、激光模组、十字定位装置和刻度尺,其中:

所述基尺的前侧和顶侧均设置有起始点相同的刻度线;

所述基尺厚度与梁底厚度相同;

所述激光模组的数量为两套,两套所述激光模组分别通过所述十字定位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尺上,所述激光模组的出光口与所述基尺前侧端面平齐,且所述激光模组的出光口与所述基尺底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刻度尺铰接在所述基尺上,且所述刻度尺相对于所述基尺旋转最大角度为与所述基尺呈90度。所述刻度尺旋转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是与所述基尺平行和与所述基尺垂直,所述基尺为中空结构。

通过设置十字定位装置使得激光模组的激光线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不仅避免了由于现场钢管搭设不平而造成激光模组的前后左右倾斜而产生测量误差的问题,而且由于激光模组通过十字定位装置能够自动调节垂直度,使得木工梁底校正过程中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大大调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节约人力。

使用时,将基尺放置在待放置梁底的钢管上,激光模组在十字定位装置的作用下始终垂直于地面,打开激光模组发射激光线,通过两条激光线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校正基尺与地面控制线的位置,并使基尺上的激光模组激光投射点对准梁头控制线与左右控制线交叉十字点,通过基尺上的刻度线找到钢管所在位置,然后打开刻度尺,将刻度尺旋转到与基尺相垂直的位置,并通过刻度尺测量出底梁需要放置的位置并在钢管上作出标记,待校正完毕将底梁放置到钢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十字定位装置包括圆筒形固定壳、方框形固定座和L形连接件,所述固定座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尺上,所述固定壳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部,所述激光模组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腔底部,所述固定壳下端还设置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壳内腔连通的用于激光通过的激光孔,所述连接件短边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处的中心与所述基尺前侧端面和底部均为平齐设置。。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壳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件前后摆动,所述固定壳能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左右摆动,从而实现激光模组在前后左右方向的摆动,使得激光模组能够始终保持与地面的垂直位置,降低校正仪的校正误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上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螺纹通孔,四个所述螺纹通孔内均螺接有一调节螺丝,四个所述调节螺丝末端均抵接在所述激光模组上。

通过四个调节螺母进行激光模组放置位置和角度的调整,以保证激光模组能够贴合与固定壳底部,以保证激光模组的出光点与基尺底端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下部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盲孔,所述固定座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半螺纹通孔,所述盲孔内穿设一销钉,所述销钉另一端穿设在所述半螺纹通孔的光孔段内实现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固定座的转动连接,且所述销钉长度等于所述盲孔和所述半螺纹通孔的光孔段长度和,所述半螺纹通孔的螺纹段内螺接有一封口螺丝。所述半螺纹通孔位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两侧,所述固定座另外两侧设置有光孔,所述连接件短边上对应位置设置有与该光孔规格相适配的固定孔,该固定孔和光孔内穿设一转销,实现固定座与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连接,连接件长边与基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尺为分段结构,包括第一节尺和第二节尺,所述第一节尺和所述第二节尺之间卡合连接,两套所述激光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节尺两端往里20cm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节尺长度为80cm,所述第二节尺长度为7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度尺旋转到与所述基尺呈90度夹角时,所述刻度尺的0度刻度线与所述基尺边部轮廓线对齐设置。所述刻度尺铰接在所述第一节尺后侧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两个LED灯头和蓄电池供电组件,两个所述LED灯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尺底部且分别位于两套所述激光模组附近,所述蓄电池供电组件与两个所述LED灯头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刻度尺保护壳,所述基尺底部后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刻度尺保护壳的凹槽,所述刻度尺铰接在所述刻度尺保护壳内,且位于所述刻度尺末端的所述刻度尺保护壳内设置有磁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十字定位装置外侧并与所述基尺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供激光通过的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尺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十字定位装置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模组上带有报警装置,当基尺倾斜角度过大时,所述报警装置会发出声响报警,带有报警装置的所述激光模组为现有技术中产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基尺、激光模组和刻度尺集成在一起,而且通过设置十字定位装置将激光模组设置在基尺上,当基尺处于倾斜不平时激光模组仍旧保持与地面的垂直位置,从而始终保持激光模组发出激光线的垂直度,不仅大大提高测量精度,而且由于激光模组无需反复人工调节,使得梁底校正可一人完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从后侧底部往上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从前侧底部往上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中防护罩拆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中防护罩和固定壳均拆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中十字定位装置放置在防护罩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中十字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中激光模组防止到固定壳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中十字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梁底校正仪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尺;11、第一节尺;12、第二节尺;2、激光模组;21、激光供电组件;3、十字定位装置;31、固定壳;311、配重结构;3111、激光孔;312、螺纹通孔;313、盲孔;32、固定座;321、半螺纹通孔;33、连接件;4、刻度尺;5、照明装置;51、LED灯头;52、蓄电池供电组件;6、刻度尺保护壳;61、磁块;7、保护罩;71、透镜;100、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梁底校正仪,包括基尺1、激光模组2、十字定位装置3和刻度尺4,基尺1的前侧和顶侧均设置有起始点相同的刻度线100;基尺1厚度与梁底厚度相同;激光模组2的数量为两套,两套激光模组2分别通过十字定位装置3间隔设置在基尺1上;且激光模组2的出光口与基尺1前侧端面平齐,与基尺底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刻度尺4铰接在基尺1上,且刻度尺4相对于基尺1旋转最大角度为与基尺1呈90度。刻度尺4旋转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是与基尺1平行和与基尺1垂直。两套激光模组2之间的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十字定位装置3能够在基尺1前后左右倾斜时始终保持位于其内的激光模组2发出的激光线与地面垂直。通过设置十字定位装置3使得激光模组2的激光线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不仅避免了由于现场钢管搭设不平而造成激光模组2的前后左右倾斜而产生测量误差的问题,而且由于激光模组2通过十字定位装置3能够自动调节垂直度,使得木工梁底校正过程中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大大调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节约人力。

使用时,将基尺1放置在待放置梁底的钢管上,激光模组2在十字定位装置3的作用下始终垂直于地面,打开激光模组2发射激光线,通过两条激光线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校正基尺1与地面控制线的位置,并使基尺上的激光模组激光投射点对准梁头控制线与左右控制线交叉十字点,通过基尺1上的刻度线100找到钢管所在位置,然后打开刻度尺4,将刻度尺4旋转到与基尺1相垂直的位置,并通过刻度尺4测量出梁底需要放置的位置并在钢管上作出标记,待校正完毕将梁底放置到钢管上。

如图4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十字定位装置3包括圆筒形固定壳31、方框形固定座32和L形连接件33,固定座32通过两个连接件33转动设置在基尺1上,固定壳31转动设置在固定座32内部,激光模组2放置在固定壳31内腔底部;如图5所示,固定壳31下端还设置有配重结构311,配重结构311中心开设有与固定壳31内腔连通的用于激光通过的激光孔3111;如图6所示,连接件33短边与固定座32转动连接处的中心与基尺1前侧端面和底部均为平齐设置。如图7所示,固定座3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件33转动连接,固定座3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固定壳31转动连接。固定座32能够相对于连接件33前后摆动,固定壳31能相对于固定座32左右摆动,从而实现激光模组2在前后左右方向的摆动,再加上配重结构311的类似于铅坠的作用使得激光模组2能够始终保持与地面的垂直位置,降低校正仪的校正误差。如图11所示,配重结构311形状为倒梯台形,配重结构311与固定壳31底部之间设置有缩颈部,且固定壳31、缩颈部以及配重结构311为一体成型设计。

如图7和图9所示,更优的方式,固定壳31上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螺纹通孔312,四个螺纹通孔312内均螺接有一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未在附图中示出),四个调节螺丝末端均抵接在激光模组2上。通过四个调节螺丝进行激光模组2放置位置和角度的调整,以保证激光模组2能够贴合与固定壳31底部,以保证激光模组2的出光点与基尺1底端平齐。

如图11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壳31下部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盲孔313,固定座32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半螺纹通孔321,盲孔313内穿设一销钉,销钉另一端穿设在半螺纹通孔321的光孔段内实现固定壳31与固定座32的转动连接,且销钉长度等于盲孔313和半螺纹通孔321的光孔段长度和,半螺纹通孔321的螺纹段内螺接有一封口螺丝,封口螺丝用于封住设置在盲孔313余半螺纹通孔321内的销钉,防止该销钉掉出。半螺纹通孔321的光孔段位于固定座32里侧靠近固定壳31方向设置,螺纹段位于固定座32外侧。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携带,以及对不同长度梁底进行校正,基尺1为分段结构,包括第一节尺11和第二节尺12,第一节尺11和第二节尺12之间卡合连接,两套激光模组2分别设置在第一节尺11两端往里20cm处。最优的实施方式,第一节尺11长度为80cm,第二节尺12长度为70cm。本申请中第一节尺11长度为80cm,是为了在校正短尺寸梁底时第一节尺11两端均作为校正起点使用。

优选的方式,刻度尺4旋转到与基尺1呈90度夹角时,刻度尺4的0度刻度线与基尺1边部轮廓线对齐设置。刻度尺4测量总长度为20cm。刻度尺4铰接在第一节尺11后侧底部。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照明方便观察梁底下面控制线,还包括照明装置5,照明装置5包括两个LED灯头51和蓄电池供电组件52,两个LED灯头51分别安装在基尺1底部且分别位于两套激光模组2附近,蓄电池供电组件52与两个LED灯头51均电连接。设置照明装置5使得打开LED灯头51能看到楼面上的基准线。如图2所示,基尺1上还设置有用于给激光模组2供电的激光供电组件21,激光供电组件21与蓄电池供电组件52均为蓄电池供电方式,两套供电组件使得在打开LED灯头51时不会因用电量大影响激光模组2供电,供电组件设置在基尺1内部。

如图2所示,为了保护刻度尺4不会被磕碰或弄脏,还包括刻度尺保护壳6,基尺1底部后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刻度尺保护壳6的凹槽,刻度尺4铰接在刻度尺保护壳6内,且位于刻度尺4末端的刻度尺保护壳6内设置有磁块61。磁块61的设置是为了能够通过磁力吸住刻度尺6,放置由于震动或重力导致刻度尺4从刻度尺保护壳6内伸出。

如图8和图12所示,为了保护激光模组2以及十字定位装置3,还包括保护罩7,保护罩7罩设在十字定位装置3外侧并与基尺1固定连接,保护罩7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供激光通过的透镜71。

优选的,基尺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十字定位装置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为了保证设备安全,激光模组2上带有报警装置,当基尺1倾斜角度过大时,报警装置会发出声响报警,带有报警装置的激光模组2为现有技术中产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基尺1、激光模组2和刻度尺4集成在一起,而且通过设置十字定位装置3将激光模组2设置在基尺1上,当基尺1处于倾斜不平时激光模组2仍旧保持与地面的垂直位置,从而始终保持激光模组2发出激光线的垂直度,不仅大大提高测量精度,而且由于激光模组2无需反复人工调节,使得梁底校正可一人完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节约人力。

测量刻度尺:在施工过程中,楼面基准线基本都是距离楼面20cm处画线称为20cm控制线(本申请中第一个十字定位装置放置在基尺端部靠里20cm处,使得基尺端部地接在楼面上时第一个十字定位装置正好位于控制线正上方),梁底放置位置会距离基准线20cm,当校正完基准线后因为梁底需要距离基准线20cm处放置,所以此时打开测量刻度尺(测量刻度尺从基尺校正基准线位置到标尺端点是20cm)。

两面刻度线:基尺上具有两面刻度线,前面刻度线是测量梁底头段到钢管的中心距离是多少,上面刻度线与侧面刻度线是相同的,梁底厚度大约在6cm左右,基尺厚度也为6cm,这样可以找出梁底与钢管中心点位置,减少拿卷尺测量。

本申请中设置两套十字定位形激光模组:原因在于当设置一套十字定位装置时需要安装三个激光模组,其中一个垂直向下,另外两个倾斜设置,共投出三条激光线,激光线与地面接触点共3个点,由于激光模组一旦设置有误差,到达地面时会根据每增加一米高度误差增加一倍进行放大,所以这样的设置方式误差较大,不好掌握。经过多次试验最优的方式为设置两套十字定位装置,每套定位装置内放置一个激光模组,不仅误差更小,而且操作方便。

十字定位装置,初步测试是在连接处设置轴承,这样灵敏度过高,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短时间内不能稳定,之后改为不锈钢件放置连接销增加稳定性,避免受潮生锈,影响正常摆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