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连续吸废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9837发布日期:2018-11-16 22:2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液器,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连续吸废液器。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的实验中,经常需要利用移液管移取液体。传统采用滴管移取液体时,吸力不足,一次性吸液量少,需要手动反复操作,严重影响实验效率。目前市场出现的带吸液泵的移液器,吸液泵的吸气口连接细长的移液管,移液管太长,实验室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移液管容量较小,不能用于连续吸液,吸完液体后需要将管中液体排出才能进行二次吸液。而有些实验室为了增大吸液量,减少操作频次,采用真空吸液工作站,但是工作站体积较大,携带十分不便,废液桶体积较大,实验人员通常在满液后才处理,管路及废液桶长时间不清理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连续吸废液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连续吸废液器,包括:

筒体组件,其包括壳体、气泵、抽气管路、吸液管路、供电单元,所述气泵、抽气管路、吸液管路、供电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泵连接在抽气管路上;

吸液针,其安装在壳体的下端;

储液管,其可拆卸地连接在壳体上;

所述吸液管路的一端与吸液针连通,所述吸液管路的另一端与储液管相连通,所述抽气管路一端与储液管连通,所述抽气管路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抽气管路与吸液管路相分离,通过气泵经抽气管路对储液管抽负压,液体通过吸液针经吸液管路流入到储液管内,可以实现连续吸取废液,且储液管相较滴管容量更大,避免反复多次吸液排液操作,有效地提升了实验效率;本吸废液器结构更为紧凑,吸液针长度适中,方便拿取操作,方便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泵固定座、TIP安装筒,所述吸液针穿设于所述TIP安装筒,所述TIP安装筒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TIP头的安装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去TIP手柄、去TIP管体,所述去TIP手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可沿壳体做上下移动,所述去TIP管体设置在所述TIP安装筒外周,所述去TIP手柄与去TIP管体相连接;当所述去TIP手柄沿壳体向下移动时,所述去TIP管体下部移动到所述TIP安装筒的安装部,将TIP头顶离该安装部;当所述去TIP手柄沿壳体向上移动时,所述去TIP管体下部上移以露出所述TIP安装筒的安装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通过TIP安装筒安装一次性通用TIP头,防止对试液产生污染;可以通过按压去TIP手柄移除TIP头,防止实验操作人员直接接触试液。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管路上设有一电磁阀。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快速灵活控制吸液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处理单元,所述壳体上设有调节旋钮和第一检知单元,所述第一检知单元用于检知调节旋钮的档位信号,所述气泵、第一检知单元均与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检知单元检知的调节旋钮的档位信号处理后发出控制气泵吸力大小的指令。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实现多档位的吸液速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端还设有按压操作杆和第二检知单元,所述按压操作杆底部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第二检知单元用于检知所述按压操作杆的移动位置信号,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检知单元检知的按压操作杆的移动位置信号处理后发出控制气泵吸力大小的指令。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实现在一定档位区间吸液速度的无极调节,提高操作手感,调速更为方便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所述储液管连接在该连接部,所述储液管的管体长度方向与该手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降低了吸废液器的长度,方便持握。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连接部下端设有用于检知储液管内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防止吸液量的过载溢流。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液位调节单元,所述液位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电机、丝杆组件、光栅传感器,所述丝杆组件包括导轨、移动块、螺杆、螺母,所述移动块与螺母相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机与所述螺杆连接并可驱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沿导轨平移,所述光栅传感器的检测头安装在移动块上,所述光栅传感器的光栅尺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连接部上,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移动块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单次吸液量数值,所述输入单元、调节电机、光栅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均与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根据输入单元中输入的单次吸液量数值信号处理后发出驱动调节电机动作的指令和光栅传感器的目标位置指令,以使液位传感器移动到目标液位位置,当液位传感器检知到液体信号时,处理单元发出控制电磁阀关闭和气泵停止动作的指令。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无需将储液筒内液体清理,即可以在原有液位基础上,设定单次吸液量,便于连续多次的吸液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1-壳体;111-手持部;112-连接部;12-气泵;13-抽气管路;14-吸液管路;15-泵固定座;16-TIP安装筒;17-电磁阀;2-吸液针;3-储液管;41-TIP头;42-去TIP手柄;43-去TIP管体;51-调节旋钮;52-第一检知单元;61-按压操作杆;62-回位弹簧;63-第二检知单元;7-处理单元;8-液位传感器;9-液位调节单元;91-调节电机;92-导轨;93-移动块;94-螺杆;95-光栅传感器;96-输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连续吸废液器,包括:

筒体组件,其包括壳体11、气泵12、抽气管路13、吸液管路14、供电单元,气泵12、抽气管路13、吸液管路14、供电单元均设置在壳体11内,气泵12连接在抽气管路13上;

吸液针2,其安装在壳体11的下端;

储液管3,其可拆卸地连接在壳体11上;

吸液管路14的一端与吸液针2连通,吸液管路14的另一端与储液管3相连通,抽气管路13一端与储液管3连通,抽气管路13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抽气管路13与吸液管路14相分离,通过气泵12经抽气管路13对储液管3抽负压,液体通过吸液针2经吸液管路14流入到储液管3内,可以实现连续吸取废液,且储液管3相较滴管容量更大,避免反复多次吸液排液操作,有效地提升了实验效率;本吸废液器结构更为紧凑,吸液针长度适中,方便拿取操作,方便携带。

如图2-3所示,所述筒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泵固定座15、TIP安装筒16,吸液针2穿设于TIP安装筒16,TIP安装筒16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TIP头41的安装部;还包括去TIP手柄43、去TIP管体42,去TIP手柄43安装在壳体11上并可沿壳体11做上下移动,去TIP管体42设置在TIP安装筒16外周,去TIP手柄43与去TIP管体42相连接;当去TIP手柄43沿壳体11向下移动时,去TIP管体42下部移动到TIP安装筒16的安装部,将TIP头41顶离该安装部;当去TIP手柄43沿壳体11向上移动时,去TIP管体42下部上移以露出TIP安装筒16的安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TIP安装筒16安装一次性通用TIP头41,防止对试液产生污染;可以通过按压去TIP手柄43移除TIP头41,防止实验操作人员直接接触试液。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液管路14上设有一电磁阀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灵活控制吸液的通断。

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内还设有处理单元7,壳体11上设有调节旋钮51和第一检知单元52,第一检知单元52用于检知调节旋钮51的档位信号,气泵12、第一检知单元52均与处理单元7信号连接,处理单元7根据第一检知单元52检知的调节旋钮51的档位信号处理后发出控制气泵12吸力大小的指令。其中,第一检知单元可以为一组与调节旋钮51档位位置相匹配的光电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多档位的吸液速度调节。

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顶端还设有按压操作杆61和第二检知单元63,按压操作杆61底部设有回位弹簧62,第二检知单元63用于检知按压操作杆61的移动位置信号,处理单元7根据第二检知单元63检知的按压操作杆61的移动位置信号处理后发出控制气泵12吸力大小的指令。其中第二检知单元63可以为一光栅位移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在一定档位区间吸液速度的无极调节,提高操作手感,调速更为方便省力。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包括手持部111和连接部112,储液管3连接在连接部112下端,储液管3的管体长度方向与手持部111的长度方向平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吸废液器的长度,方便持握。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连接部下端设有用于检知储液管3内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防止吸液量的过载溢流。

如图5、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液位调节单元9,液位调节单元9包括调节电机91、丝杆组件、光栅传感器95,所述丝杆组件包括导轨92、移动块93、螺杆94、螺母,移动块93与螺母相固定连接,调节电机91与螺杆94连接并可驱动螺杆94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93沿导轨92平移,光栅传感器95的检测头安装在移动块93上,光栅传感器95的光栅尺安装在导轨92上,导轨92安装在壳体11的连接部上,液位传感器8安装在移动块93上;还包括一输入单元96,输入单元96用于输入单次吸液量数值,输入单元96、调节电机91、光栅传感器95、液位传感器8均与处理单元7信号连接,处理单元7根据输入单元96中输入的单次吸液量数值信号处理后发出驱动调节电机91动作的指令和光栅传感器95的目标位置指令,以使液位传感器8移动到目标液位位置,当液位传感器8检知到液体信号时,处理单元7发出控制电磁阀17关闭和气泵12停止动作的指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将储液筒3内液体清理,即可以在原有液位基础上,设定单次吸液量,便于连续多次的吸液操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