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集料粘附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465发布日期:2019-02-10 22:5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集料粘附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集料粘附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是评价沥青路面性能及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沥青以薄膜形式裹覆在干燥石料的表面,如遇到水分作用,则沥青与集料之间会发生剥离。

混合料的抗剥落性取决于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目前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通常采用水煮法来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此方法是通过观察沥青在集料上的剥落情况来说明粘附性,所得试验结果由肉眼观察得到,主观性较大,不能通过具体试验数据直接且客观地反映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沥青-集料粘附性测试装置,能够定量测试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该装置操作简单,测量结果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试样夹持装置,两个试样夹持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与万能试验机的测量夹头连接;试样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开设有横向通槽的柱状体,两个柱状体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块固定相对位置,两个柱状体的横向通槽之间设置有两根夹持杆,两根夹持杆能够沿横向通槽活动并固定于所需位置;连接块上设置安装接头,通过安装接头与万能试验机的测量夹头连接;沥青-集料组合试样固定在两根夹持杆之间,万能试验机通过两个试样夹持装置分别向沥青与集料施加拉伸力,测量得到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

所述的连接块采用门字形结构,门字形结构内部及两根夹持杆之间为沥青-集料组合试样的固定空间。所述的柱状体采用长方形柱状金属块。

所述的夹持杆采用螺杆,且在螺杆伸出横向通槽的端头上安装有调节螺母。

所述的调节螺母在伸出横向通槽的螺杆两个端头上分别安装,或者螺杆伸出横向通槽的一个端头进行卡接固定,仅在另一个伸出横向通槽的端头安装调节螺母。

所述的安装接头包括开有通孔的接头本体,通孔中设置有两端沿通孔伸出的接合杆,通过接合杆伸出通孔的两端与万能试验机进行配合。

所述的沥青-集料组合试样通过模具粘接成型,沥青-集料组合试样包括两块石料以及位于两块石料之间的沥青,两个试样夹持装置分别与沥青-集料组合试样中的两块石料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柱状体实现对试样在宽度范围上的固定,再通过两根设置在两个柱状体横向通槽之间的夹持杆实现对试样在长度范围上的固定。将两个试样夹持装置相对设置,并分别与万能试验机的测量夹头连接,万能试验机通过两个试样夹持装置分别向沥青与集料施加拉伸力,测量得到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试验时,所用的沥青和集料不需要经过特殊工序进行处理,能够较好的实现试样固定,脱模简单,易于操作,实现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粘附性的定量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试样与夹持装置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1-连接块;2-柱状体;3-横向通槽;4-沥青-集料组合试样;5-夹持杆;6-调节螺母;7-安装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试样夹持装置,两个试样夹持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与万能试验机的测量夹头连接。试样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开设有横向通槽3的柱状体2,柱状体2采用长方形柱状金属块。两个柱状体2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块1固定相对位置,两个柱状体2的横向通槽3之间设有两根夹持杆5,两根夹持杆5能够沿横向通槽3前后左右自由移动并固定于所需位置,连接块1采用门字形结构,夹持杆5采用螺杆,且在螺杆伸出横向通槽3的端头上安装有调节螺母6,调节螺母6在伸出横向通槽3的螺杆两个端头上分别安装,或者螺杆伸出横向通槽3的一个端头进行卡接固定,仅在另一个伸出横向通槽3的端头安装调节螺母6。门字形结构内部及两根夹持杆5之间为沥青-集料组合试样4的固定空间。连接块1上设置安装接头7,通过安装接头7与万能试验机的测量夹头连接;安装接头7包括开有通孔的接头本体,通孔中设置有两端沿通孔伸出的接合杆,接合杆与万能试验机配合。沥青-集料组合试样4固定在两根夹持杆5之间,万能试验机通过两个试样夹持装置分别向沥青与集料施加拉伸力,测量得到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

沥青-集料组合试样4通过模具粘接成型,浇注装置是一种壳状模具,将模具放置于其中一块石料上,在模具中浇入加热融化后的沥青,在沥青冷却之后在模具上方放置另一块石料,使石料-沥青-石料之间依靠沥青本身的黏聚性粘结为一个整体。两个试样夹持装置分别与沥青-集料组合试样4中的两块石料进行固定,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上下拉伸。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