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电位器碳膜片阵列板整板阻值提取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311发布日期:2019-01-13 16:0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阻电位器碳膜片阵列板整板阻值提取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阻电位器碳膜片阵列板整板阻值提取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电位器应用企业对电位器的精度有一定的要求,而目前电位器生产企业多数采用人工检测,失误率高,以致造成严重的贸易纠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高阻电位器碳膜片阵列板整板阻值提取电路,适用于高阻值(100K-1M)电位器碳膜片精度检测,可对阵列板上所有碳膜片的阻值进行快速提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阻电位器碳膜片阵列板整板阻值提取电路,包括一个主板电路以及至少一个子板电路;所述的子板电路具有地址编号;多个子板同时通过探针板与待测阵列板上的碳膜片接触,每块子板电路按顺序读取碳膜片参数,并将参数保存;所述的主板电路通过通讯总线与子板电路连接,主板电路根据子板电路的地址编号与子板电路一一通信;并将阵列板上所有碳膜片的数据采集并保存;所述的主板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计算机。

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子板电路的数量由待测阵列板上碳膜片的数量决定;每块子板电路最多测量16个碳膜片。

再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子板电路包括基准电源、CPU、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被测电阻、基准电阻、电压跟随缓冲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以及地址编码开关;所述的基准电源通过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连接被测电阻和基准电阻;所述的被测电阻与基准电阻串联设置;所述的第三电子开关连接被测电阻和电压跟随缓冲模块;所述电压跟随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的模数转换模块连接CPU。

再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电子开关先将被测电阻的上端电位传送至电压跟随缓冲模块;并由模数转换模块进行处理后保存;再将被测电阻的下端电位传送至电压跟随缓冲模块;并由模数转换模块进行处理后保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多子板结构,可根据阵列板碳膜片数量任意构建检测系统的规模;

(2)各子板的检测同时进行,速度快,效率高;

(3)以高精密电阻为参考,测量精度高;

(4)电路系统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子板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板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阻电位器碳膜片阵列板整板阻值提取电路,由一块主板和N块子板构成,子板数量由阵列板上碳膜片的数量决定,一块子板最多测量16个碳膜片,每块子板都有地址编号,子板(1-N)同时通过探针板与阵列板上的碳膜片按接触,每块子板民时顺序读取碳膜片参数,并将参数保存,主板则根据子板地址编号与子板一一通信,将阵列板上所有碳膜片的数据采集并保存,等待计算机指令,将数据传给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子板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

在CPU的控制下,电子开关A、B首先接通第一通道,基准电源通过电子开关A将电压加于被测电阻RX1与基准电阻R(精密电阻,本电路选用千分之一精度的电阻,阻值为300K)串联电路,此时,电子开关C在CPU控制下先将RX1上端电位传给电压跟随器(本电路选用OPA277等高输入阻抗运放构建),并由模数转换电路(本电路采用12位AD转换器ADS7818)进行AD转换,再由单片机将数据保存在指定位置。接着电子开关C在CPU控制下将RX1下端电位传给电压跟随器并由模数转换电路进行AD转换,再由单片机将数据保存在指定位置。以此类推,最后单片机将16个碳膜片的上端电位和下端电位全部保存,等待主机指令上传数据。

子板的工作目标是采集对应的16个碳膜片的两端电位,亦即采集了被测电压两端电压和基准电阻两端电压,便于计算机根据分压原理(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确定被测电阻的阻值。

主板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

CPU根据子板地址进行顺序通信,将子板存贮的被测电阻信息接收并保存,接收结束后等待计算机命令,接收到计算机命令后,将保存的数据传给计算机处理。

本电路可与计算机分析系统相联,构成高效的电位器碳膜片精度检测系统,从而提高生产厂家的生产效率。

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