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对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控制电缆或通讯电缆等多芯电缆的施工中,通常先将电缆敷设好,然后在电缆的两终端间对电缆的芯线进行对线、编号和接线。快速准确地校对出电缆两端的各根对应芯线是实现高效优质施工的重要环节。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对线装置和方法诸如双万用表、双电池组-小灯泡、二极管串-万用表、电阻串-万用表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有的在对线时必须有一根已知基准线;有的只能单人对线而不能双人对线,当电缆较长且根数较多时,为避免作业人员来回奔波接拆线,浪费工时,采用双人对线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只能双人对线而不能单人对线,在某些场合,甚感不便;有的操作繁琐,须对芯线逐根盲目测试,工效极低;有的当芯线中存有短路或断路故障时,正常的对线程序和对线条件被破坏,导致对线错误,而又无法直接明了地判断出故障芯线;有的在双人对线时缺少简单有效的联络手段,需另加通讯设施和线路等。所有这些,将限制了它们的使用范围和直接影响对线速度与对线精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对线装置,在电路板上设置信号灯就可以通过不同步的打开开关及时进行第一多芯电缆与第二多芯电缆对线对点,并且根据信号灯快速准确的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还可以通过第一电路信息表与第二电路信息表同步锁定待接线路是否接触良好,并且通过变阻器以及电流表可以确定不同线路的电阻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对线装置,包括对线盒、第一多芯电缆、第一电路信息表、第二电路信息表和第二多芯电缆,所述对线盒前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前部并联有若干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后端串联有电流表,所述电流表后部电性连接有位于对线盒后部的变阻器,所述变阻器后部串联有开关,所述对线盒前端设有电性连接于信号灯的出口接线端子,所述对线盒前端设有电性连接于开关的进口接线端子。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路信息表两端设有第一接线夹,所述第一多芯电缆前部通过第一接线夹与第一电路信息表并联。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电路信息表两端设有第二接线夹,所述第二多芯电缆前部通过第二接线夹与第二电路信息表并联。
优选的是,所述变阻器上端设有滑动变阻杆,所述电路板设有集成电路线,所述对线盒前端底部设有对讲设备,所述对讲设备后端设有接收天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多芯电缆与第二多芯电缆后端分别设有多芯接线头,所述多芯接线头前部设有若干线孔,所述多芯接线头外侧设有若干固定凹槽。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电路板上设置信号灯就可以通过不同步的打开开关及时进行第一多芯电缆与第二多芯电缆对线对点,并且根据信号灯快速准确的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还可以通过第一电路信息表与第二电路信息表同步锁定待接线路是否接触良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变阻器以及电流表可以确定不同线路的电阻值,满足工作要求,性能简便可靠,便携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芯接线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对线盒;2、第一多芯电缆;3、第一电路信息表;4、第二电路信息表;5、第二多芯电缆;6、电路板;7、信号灯;8、电流表;9、变阻器;10、开关;11、出口接线端子;12、进口接线端子;13、第一接线夹;14、第二接线夹;15、滑动变阻杆;16、集成电路线;17、对讲设备;18、接收天线;19、多芯接线头;20、线孔;21、固定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对线装置,包括对线盒1、第一多芯电缆2、第一电路信息表3、第二电路信息表4和第二多芯电缆5,第一电路信息表3和第二电路信息表4用于检测线路是否接触良好或准备完成,第一电路信息表3和第二电路信息表4为DF4-B电压表,第一多芯电缆2与第二多芯电缆5后端分别设有多芯接线头19,多芯接线头19前部设有若干线孔20,多芯接线头19外侧设有若干固定凹槽21,固定凹槽21用于线路连接固定,第一电路信息表3两端设有第一接线夹13,第一接线夹13用于电路连接,第一多芯电缆2前部通过第一接线夹13与第一电路信息表3并联,第二电路信息表4两端设有第二接线夹14,第二多芯电缆5前部通过第二接线夹14与第二电路信息表4并联,对线盒1前部设有电路板6,电路板6为74LS139集成电路,电路板6前部并联有若干信号灯7,信号灯7为LED灯,信号灯7用于电路指示,信号灯7后端串联有电流表8,电流表8用于显示电流,电流表8后部电性连接有位于对线盒1后部的变阻器9,变阻器9用于改变电阻值,变阻器9上端设有滑动变阻杆15,电路板6设有集成电路线16,对线盒1前端底部设有对讲设备17,对讲设备17后端设有接收天线18,对讲设备17用于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变阻器9后部串联有开关10,对线盒1前端设有电性连接于信号灯7的出口接线端子11,对线盒1前端设有电性连接于开关10的进口接线端子12。
在电路板6上设置信号灯7就可以通过不同步的打开开关10及时进行第一多芯电缆2与第二多芯电缆5对线对点,并且根据信号灯7快速准确的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还可以通过第一电路信息表3与第二电路信息表4同步锁定待接线路是否接触良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变阻器9以及电流表8可以确定不同线路的电阻值,满足工作要求,性能简便可靠,便携性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