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9698发布日期:2019-02-22 22:43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报警控制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主机电源是火灾报警控制器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乎整个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稳定,电源不好整个火灾报警控制器就会瘫痪,严重影响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性能,造成火灾报警控制器不能正常运行,威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需要时时刻刻检测主机电源各项参数,进而更好的维护主机电源系统。而现有技术只能简单判断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的主电、备电状态,无法实时检测主机电源电压、电流、蓄电池电压等参数,更谈不上维护蓄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只能简单判断主电、备电状态,无法实时检测主机电源电压、电流、蓄电池电压等参数,更谈不上维护蓄电池的问题,提供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包括有主机电源通信电路,主机电源和主机其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电源包括有电源输入、输出模块、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输出模块之间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以及与主机通信电路,所述的主机其他电路包括有ARM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ARM微处理器相连接的按键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与主机通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主机电源通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与主机通信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主机电源通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ARM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电源通信电路包括有第一RS485芯片U1、三极管V1和第一、二光耦E1、E2,所述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6、R7分别与所述第一光耦E1的发光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光耦E1的受光器与所述ARM微处理器的RXD端相连接,所述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2、3引脚与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5V电源,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电阻R9与所述第二光耦E2的受光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光耦E2的发光器通过电阻R12与所述ARM微处理器的TXD端相连接;所述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6、7引脚分别通过嵌位匹配电阻和限流电路与所述与主机通信电路相连接。

所述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位匹配电阻和限流电路包括有限流电阻R1、R2、嵌位匹配电阻R3、R5和匹配电阻R4,所述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6、7引脚一方面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限流电阻R2、R1后与所述与主机通信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方面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嵌位匹配电阻R5、R3后与5V直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匹配电阻R4连接在所述嵌位匹配电阻R3、R5之间。

所述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键电路与所述ARM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显示电路与所述ARM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收集到电压、电流、主被电状态、蓄电池电压,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ARM微处理器,ARM微处理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由主机其他电路中的ARM微处理器通过主机电源通信电路实时采集主机电源中的各类参数,如电源输出电压、电流、电源工作状态、蓄电池电压,通过诸多参数判断主机电源性能,绘制蓄电池性能曲线,并在固定时段关断、打开主电给蓄电池充放电,达到维护蓄电池的目的;主机电源通信电路利用光耦合器实现信号隔离,具有安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中主机电源检测电路,包括有主机电源通信电路,主机电源和主机其他电路,主机电源包括有电源输入、输出模块、连接在电源输入、输出模块之间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以及与主机通信电路,主机其他电路包括有ARM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ARM微处理器相连接的按键电路和显示电路;与主机通信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主机电源通信电路的输入端与与主机通信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主机电源通信电路的输出端与ARM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具体的,按键电路与ARM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显示电路与ARM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按键电路和显示电路的作用是用来操作控制器和观看相关信息。

参见图2,主机电源通信电路包括有第一RS485芯片U1、三极管V1和第一、二光耦E1、E2,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6、R7分别与第一光耦E1的发光器相连接,第一光耦E1的受光器与ARM微处理器的RXD端相连接,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2、3引脚与三极管V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5V电源,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电阻R9与第二光耦E2的受光器相连接,第二光耦E2的发光器通过电阻R12与ARM微处理器的TXD端相连接;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6、7引脚分别通过嵌位匹配电阻和限流电路与与主机通信电路相连接。

嵌位匹配电阻和限流电路包括有限流电阻R1、R2、嵌位匹配电阻R3、R5和匹配电阻R4,第一RS485芯片U1的第6、7引脚一方面分别对应连接限流电阻R2、R1后与与主机通信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方面分别对应连接嵌位匹配电阻R5、R3后与5V直流电源相连接,匹配电阻R4连接在嵌位匹配电阻R3、R5之间。

与主机通信电路的结构与主机电源通信电路的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实时采集主机电源中的各类参数,如电源输出电压、电流、电源工作状态、蓄电池电压,再依次通过与主机通信电路和主机电源通信电路发送给ARM微处理器,ARM微处理器通过诸多参数判断主机电源性能,绘制蓄电池性能曲线,并在固定时段关断、打开主电给蓄电池充放电,达到维护蓄电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是能周期检测主机电源的主备电状态、输出电压、电流,即通过主机电源通信电路与主机电源通信,获取主机电源是处在市电还是蓄电池工作下,并能获取蓄电池工作电压、电源输出电压及电流;二是通过所获取参数判断蓄电池性能,绘制蓄电池性能曲线,通过间断性充电使蓄电池工作在最佳状态,通过主动关断蓄电池供电电路可防止蓄电池过冲或过放,达到维护蓄电池目的。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