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变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6196发布日期:2019-01-02 22:4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温变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靠性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变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快速温变试验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以及产品筛选测试等。目前普遍使用试验箱来进行相关实验,即将受试产品放置于试验箱内,通过循环风道内的空气与蒸发器进行换热来降低空气的温度,进而营造出低温环境。然而,当要求降温的速率较快时,例如15℃/min,这就要求单位时间内参与温降的空气流量足够大,此时可通过安装更大规格的蒸发器或扩大循环风道的尺寸来满足,但是更换大规格的蒸发器或者扩大风道尺寸都会对试验箱的体积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利于试验箱小型化、规整化的设计,并且当试验箱的尺寸一定大时(蒸发器或循环风道的尺寸不可能无限大),能够实现的温变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导致设备的使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温变试验设备,能够实现试验箱的快速温变,响应速度快,温变范围广,且设备体积轻小、外观美观。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变试验设备,包括:

试验箱,所述试验箱设有试验腔、及均与所述试验腔连通且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循环风道;

至少两个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内;及

至少两个风驱动装置,所述风驱动装置装设于所述试验箱的侧壁上、并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循环风道内。

应用上述温变试验设备进行实验时,可将受试产品置放于试验腔内,并将换热装置和风驱动装置安装于预设位置上。由于本技术方案的试验箱同时开设有两个及以上的循环风道,并在每个循环风道内均装设一个换热装置和一个风驱动装置,如此使得当试验要求的温降速率较快时,两个风驱动装置能够同时工作而同步驱动试验腔内的空气流动,使得单位时间内流经两个换热装置的空气流量更大,即单位时间参与换热的空气更多,从而使试验腔的温度下降更为迅速,使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温降条件要求。并且,通过控制不同循环风道内的风驱动装置和换热装置单独或同时工作,还能够灵活调节设备的温降能力及温变范围,提高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同时采用至少两个循环风道的并排布设结构,不会导致试验箱的整体尺寸增大或出现异型结构,使得设备整体外观更加美观,体积更加轻小。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循环风道沿所述试验箱的深度方向并排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沿纵向错位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安装架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换热器,所述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风道的内壁上开设有长槽孔,所述安装架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滑动穿设固定于所述长槽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试验箱的顶壁上的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轴连接并靠近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设置的风驱动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驱动装置还包括减振体,所述减振体抵设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试验箱的箱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轴穿过所述限位孔后与所述风驱动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驱动装置均电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试验箱的内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温变试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试验箱,110、试验腔,120、循环风道,200、换热装置,210、安装架,220、换热器,300、风驱动装置,310、驱动电机,320、风驱动体,330、减振体,34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述,为本申请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温变试验设备,包括:试验箱100,所述试验箱100设有试验腔110、及均与所述试验腔110连通且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循环风道120;至少两个换热装置200,所述换热装置20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120内;及至少两个风驱动装置300,所述风驱动装置300装设于所述试验箱100的侧壁上、并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循环风道120内。

应用上述温变试验设备进行实验时,可将受试产品置放于试验腔110内,并将换热装置200和风驱动装置300安装于预设位置上。由于本技术方案的试验箱100同时开设有两个及以上的循环风道120,并在每个循环风道120内均装设一个换热装置200和一个风驱动装置300,如此使得当试验要求的温降速率较快时,两个风驱动装置300能够同时工作而同步驱动试验腔110内的空气流动,使得单位时间内流经两个换热装置200的空气流量更大,即单位时间参与换热的空气更多,从而使试验腔110的温度下降更为迅速,使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温降条件要求。并且,通过控制不同循环风道120内的风驱动装置300和换热装置200单独或同时工作,还能够灵活调节设备的温降能力及温变范围,提高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同时采用至少两个循环风道120的并排布设结构,不会导致试验箱100的整体尺寸增大或出现异型结构,使得设备整体外观更加美观,体积更加轻小。

试验箱100采用矩形立方体结构,以长度方向卧式布置,如此对于使用场地的高度空间的要求可较大程度降低。试验腔110布置于试验箱100的前侧,即靠近箱门的一侧,方便取放受试产品;两个循环风道120布设于试验腔110的后侧并连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循环风道120沿所述试验箱100的深度方向并排布置。如此可大大降低试验箱100的纵向高度,即可以有效减小设备的整体体积。两个循环风道120右下至上延伸,下端开口为进气口,上端开口为出气口,即空气在试验箱100内(附图1视角)中以顺时针方向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循环风道120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沿纵向错位布置。通过采用纵向错位布置,使得两个循环风道120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相互隔开,空气的进出流动不会对彼此造成干扰,因而不会发生噪音或阻流现象,设备的运行更加平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温变试验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未示出),所述控制装置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驱动装置300均电控连接。控制器可选是PLC、线控器、数控系统等,通过预设程序,能够控制单个风驱动装置300单独或者两个或以上数量的风驱动装置300同时工作,进而使两个循环风道120能够单独或同时参与温降作业,使温度变化速率快,温变范围广。

此外,对于进行受试产品对温度的耐受性试验,试验腔110内的温度环境的稳定程度,会在较大程度上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基于此,温变试验设备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试验箱100的内壁上。因而通过保温层的设置,使得试验箱100箱壁的保温效果好,能够很好的减轻或杜绝因传热导致的温降,降低能量损耗。具体地,保温层可选是保温棉、保温涂层材料等,可在现有技术中予以选择实现。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200包括安装架210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210上的换热器220,所述安装架21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120的侧壁上。通过安装架210能够将换热器220牢固安装在试验箱100的侧壁上,并且方便对换热器220进行装拆更换和维保,利于提高试验效率。其中,安装架210可选是钢构件焊接制作的框架体,各钢构件围成安装腔,换热器220放置在安装腔内,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并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各钢构件围成有开口,利于空气的流通,使得空气能够充分与换热器220接触,不仅风阻小,而且能够提升换热效能。具体地,换热器220可以是任何能够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装置,例如蒸发器等。

此外,所述循环风道120的内壁上开设有长槽孔,所述安装架210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滑动穿设固定于所述长槽孔内。如此,能够对安装架210在循环风道120内的纵向高度进行灵活调节,便于调节不同尺寸蒸发器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间距,使得空气流通最优化。当然了,为便于实现蒸发器的高度可调,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调节结构或装置来替换上述的紧固件与长槽孔的结构,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风驱动装置300包括设置于所述试验箱100的顶壁上的驱动电机310、及与所述驱动电机310的动力轴连接并靠近所述循环风道120的出风口设置的风驱动体320。因而通过驱动电机310输出动力使风驱动体320旋转,对试验腔110内的空气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引作用,确保空气的流动效果好。可选地,驱动电机310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风驱动体320为叶轮、扇叶等。

进一步地,所述风驱动装置300还包括减振体330,所述减振体330抵设于所述驱动电机310与所述试验箱100的箱壁之间。当驱动电机310告诉旋转时,为避免出现较大地振动而产生噪音,通过在驱动电机310和试验箱100的外壁面之间设置减振体330,不仅能够安装固定驱动电机310,并且减振体330能够缓冲吸振,弱化甚至消除振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例如,减振体330可以是具有吸振性能的材料制作的支架、垫板、垫块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风驱动装置300还包括固定板340,固定板34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装设在试验箱100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板340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驱动电机310的动力轴穿过所述限位孔后与所述风驱动体320连接。使动力轴穿过限位孔后再与风驱动体320连接,通过限位孔孔壁的限位抵挡,可防止高速旋转时由于振动或制造尺寸误差导致动力轴发生径向的偏幅振动,导致风驱动体320无法稳定旋转,影响引风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