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693发布日期:2018-12-25 20:5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压结构。



背景技术:

测压结构用于测量介质流动管1内的压力值(介质主要为水),请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测压结构包括亚克力材料制成的水晶头2,水晶头2内固定设有不锈钢测压管3(通常不锈钢测压管3外径为2.5毫米),水晶头2端部加工为阶梯状,并于介质流动管1上开设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径与水晶头2阶梯处的外径相匹配,然后将水晶头2装入安装孔中,胶粘固定。

现有测压结构的缺点在于,水晶头2直接伸入介质流动管1中,对流场明显产生干扰,导致测量数值失真,精确度不高,而且测量数值不稳定,波动范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压结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压结构,包括沿径向开设在介质流动管上的测压孔,所述测压孔的孔径为0.6-1毫米,还包括粘接固定在所述介质流动管上的水晶头,所述水晶头一端端面为弧面状,以与介质流动管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水晶头内固定设有不锈钢测压管,所述不锈钢测压管与所述测压孔相连通,所述不锈钢测压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测压孔的孔径,所述不锈钢测压管远离介质流动管的一端延伸至水晶头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测压管与所述测压孔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测压管的外径为1-1.5毫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测压管通过测压孔与介质流动管连通,水晶头无需伸入介质流动管中,不会对流场造成干扰,测量数值精度更高且数值稳定,波动范围小,同时,不锈钢测压管采用小于或等于测压孔孔径的内径也有益于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测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测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一种测压结构,包括沿径向开设在介质流动管1上的测压孔4,所述测压孔4的孔径为0.6-1毫米,还包括粘接固定在所述介质流动管1上的水晶头2,所述水晶头2一端端面为弧面状,以与介质流动管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水晶头2内固定设有不锈钢测压管3,所述不锈钢测压管3与所述测压孔4相连通,所述不锈钢测压管3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测压孔4的孔径,所述不锈钢测压管3远离介质流动管1的一端延伸至水晶头2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测压管3与所述测压孔4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测压管3的外径为1-1.5毫米。

水晶头2和介质流动管1均为亚克力材料制成,在开设测压孔4的时候介质流动管1内部极易出现毛刺,毛刺会影响测压结果,开设测压孔4后需要将毛刺修平。

组装水晶头2和介质流动管1组装时,测压孔4内插入一根钢丝,钢丝由不锈钢测压管3远离介质流动管1的一端伸出,以此保证粘接水晶头2时测压孔4不会被堵住,且保证测压孔4和不锈钢测压管3对位准确,待胶水固化后将钢丝拔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测压管3通过测压孔4与介质流动管1连通,水晶头2无需伸入介质流动管1中,不会对流场造成干扰,测量数值精度更高且数值稳定,波动范围小,同时,不锈钢测压管3采用小于或等于测压孔4孔径的内径也有益于提高测量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