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材料厚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453发布日期:2019-01-13 17:3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材料厚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材料厚度检测装置,属于工程监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大量应用于工程建筑中,施工过程和完工后需要检测保温材料的实际厚度,使之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通常的检测是使用普通钢针垂直插入保温材料直至穿透保温层为止,记录下此时保温层表面与钢针接触的位置为记录点,然后用尺子测量钢针顶点到记录点的距离,此距离即为保温层的厚度,最后和规范要求的尺寸进行比较,该方法不能保证钢针垂直插入保温材料,有二次测量,误差较大,另外针尖外露容易扎伤携带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材料厚度检测装置,能够保证针尖垂直插入保温材料中,提高测量精度,另外能够防止针尖外露扎伤携带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材料厚度检测装置,包括钢针和用于为钢针导向定位的导向支座,所述钢针放置于两个中空的钢针壳内,钢针和两个钢针壳通过轴铰接在一起,钢针壳两侧均开设有允许钢针转出时通过的开口槽,钢针表面标有刻度,刻度由钢针尖端至底部依次增大,导向支座内部设置有台阶通孔,导向支座通过台阶通孔的大孔可拆卸的连接在两个钢针壳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针壳内部放置有保护钢针的缓冲海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针壳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导向支座的台阶通孔中的大孔设置有与钢针壳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支座的台阶通孔中的小孔直径与钢针的直径差值小于4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支座的台阶通孔的大孔一侧表面设置有抗滑纹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钢针壳及钢针壳内部的缓冲海绵能够保护钢针,同时也能防止针尖扎伤携带人员;

(2)钢针壳及导向支座的台阶大孔的配合螺纹能够使钢针壳闭合时锁紧钢针壳;

(3)导向支座中的台阶小孔直径与钢针直径差值小于4mm,能够保证钢针垂直插入保温材料中,起到导向作用;

(4)导向支座的台阶大孔一侧表面的抗滑纹理能够保证钢针插入时导向支座不会移动,起到定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支座剖视图;

其中,1、钢针壳,2、钢针,3、轴,4、导向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保温材料厚度检测装置包括钢针2和用于为钢针2导向定位的导向支座4,导向支座4内部设置有一个台阶通孔,台阶通孔的大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台阶通孔的小孔直径和钢针2直径相匹配;钢针2放置于两个中空的钢针壳1内,钢针2和钢针壳1通过轴3铰接在一起,钢针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允许钢针2通过的开口槽,两个钢针壳1能够对向打开呈180度露出钢针2,钢针壳1内部设置有缓冲海绵,能够保护钢针2及其尖端,钢针壳1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导向支座4台阶通孔的大孔的内螺纹相匹配,不用时将钢针壳1闭合,导向支座4的台阶通孔的大孔和钢针壳1通过螺纹旋紧,既能防止钢针壳1打开露出钢针2扎伤携带人员,又能防止导向支座4丢失,导向支座4的台阶通孔的小孔直径大于钢针2直径,差值小于4mm,能够保证测量时钢针2沿导向支座4的台阶通孔的小孔垂直插入保温材料,提高测量精度,导向支座4的台阶通孔的大孔的侧表面设置有抗滑纹理,能够保证钢针插入时导向支座不会移动,起到定位作用。

使用方法:

测量保温材料厚度时,旋开导向支座4,转开钢针壳1,使两个钢针壳1呈180度露出钢针2,将导向支座4有抗滑纹理的侧面放到保温材料需要测量厚度的表面,钢针2沿着导向支座4的台阶通孔中的小孔垂直插入保温材料直至穿透保温材料为止,将导向支座4抬起即可轻松读出钢针2表面的刻度,该刻度即为保温材料的厚度,测量结束后,闭合钢针壳1,将导向支座4的台阶通孔的大孔与钢针壳1旋紧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