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135发布日期:2018-12-25 20:5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无损探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



背景技术:

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航天、特种设备等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应用于精密零件的无损探伤检测。荧光渗透检测的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待检测零件的表面布满荧光渗透剂,如果零件表面存在肉眼无法看到的裂纹,荧光渗透剂可渗入裂纹中,经过清洗、干燥,去除待检测零件的表面的荧光渗透剂,再在待检测零件的表面施加显像剂,在毛细作用下,裂纹中的渗透剂被吸附到待检测零件的表面,在黑光灯下即可观察到待检测零件表面的裂纹。

目前,施加荧光渗透剂主要采用静电喷涂的方法,但静电喷涂时在零件的尖锐边缘容易形成喷涂盲区,影响检测效果;而且,静电喷涂的荧光渗透剂不能重复使用,造成了大量荧光渗透检测液的浪费,还造成了荧光废水处理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喷涂效果缺陷、荧光渗透剂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该系统具有喷涂效果好,荧光渗透剂利用率高,环境压力低,工人与荧光渗透剂隔离无接触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包括药液池、零件架、喷雾机构、排风机构和密闭的箱体。药液池设于箱体的底部,零件架设于箱体的底部和/或顶部的中间,箱体内设有喷雾机构,箱体设有排风机构。

优选地,所述药液池的中央设有一个突台。

优选地,所述零件架包括上零件架和下零件架,所述上零件架通过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下零件架通过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突台的中央。

优选地,所述上零件架上设有多个零件挂钩。

优选地,所述喷雾机构包括与所述药液池连接的设于所述箱体侧壁的侧喷臂和设于所述突台两侧的下喷臂。

优选地,每个所述侧喷臂和每个所述下喷臂均包括两个喷嘴。

优选地,所述排风机构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和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系统的荧光渗透喷雾过程均在密闭的箱体内进行,工人与荧光渗透剂无接触,排风机构的作用在箱体内形成了一定的负压,防止了荧光渗透液的逸出,保证了工人的职业健康。多个喷嘴多角度的向零件喷洒荧光渗透剂,零件还可在零件架上随零件架转动,保证了荧光渗透剂的喷涂效果。飘落和经排风系统抽吸的荧光渗透剂均可回收到药液池重复使用,提高了荧光渗透剂的利用率,减轻了荧光废水处理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药液池 2 零件架

3 喷雾机构 4 排风机构

5 箱体 11 突台

21 上零件架 22 下零件架

211 挂钩 31 侧喷臂

32 下喷臂 33 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所描述的装置或部件在实际使用状态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药液池1、零件架2、喷雾机构3、排风机构4和密闭的箱体5;箱体5的体积为2m3,药液池1设于箱体5的底部,药液池1的中央设有一个突台11,零件架2包括上零件架21和下零件架22,上零件架21设于箱体5的顶部中间,上零件架21上设有多个零件挂钩211;下零件架22设于所述突台11的中央。上零件架21和所述下零件架22均可绕各自的轴旋转。箱体5内设有喷雾机构3,喷雾机构3包括与药液池1连接的设于箱体5侧壁的侧喷臂31和设于突台11两侧的下喷臂32;每个侧喷臂31和每个下喷臂32均包括两个喷嘴33,喷嘴33使用Veejet的QSU-KY喷嘴。箱体5的顶部和侧壁设有排风机构4。

系统工作时,先将经表面处理的待检测零件挂于上零件架21的零件挂钩211上和/或摆放于下零件架22上,关上箱体的门,启动系统工作。喷雾机构3吸取药液池1中的荧光渗透剂,经侧喷臂31和下喷臂32上的喷嘴33喷向待检测零件。同时,零件架2开始旋转,使荧光渗透剂从各个方向喷向待检测零件,喷雾压力20-30KPa,喷雾时间3-5分钟,保证待检测零件的表面被荧光渗透液充分浸润。排风机构4开始工作,一方面使箱体5内呈负压,防止荧光渗透液的逸出,另一方面吸取并滤过飘浮在空中的荧光渗透液的雾滴,送到药液池重新利用,从箱体5内落下的雾滴也自然流入药液池重新利用。在喷雾停止后,排风机构继续工作,使荧光渗透液继续渗透、沉降15-20分钟。关闭系统,取出待检测零件,经喷淋清洗、烘干、显像后在黑光灯下观察零件表面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型无触摸荧光渗透喷雾系统也可用于显像剂的喷涂,同样能取得提高显像剂的利用率、保护工人健康的技术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和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