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蓝玻璃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217发布日期:2019-02-26 17:3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学蓝玻璃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检测器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光学蓝玻璃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检测蓝玻璃表面的镀膜是否合格,通常将大片的蓝玻璃切割成若干个小片的蓝玻璃,然后对小片的蓝玻璃逐一进行检测,但是这样的操作方式使得检测蓝玻璃耗费的时间长,效率低,不利于降低蓝玻璃的生产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2016210399915公开了一种蓝玻璃检测台,该检测台通过将蓝玻璃放置在具有多个通孔的检测部上,以对与通孔对应的蓝玻璃逐一检测,并可标记出不合格的部分,检测完毕后对蓝玻璃进行切割成多个小片蓝玻璃,并剔除标记不合格的小片蓝玻璃。

上述在标记不合格部分是检测人员通过记号笔打点方式标记,容易出现打标痕迹不明显,造成不合格部分忽略的情况,而且以该方式打标,不方便切割剔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方便对蓝玻璃打标,方便后续切割工作的用于光学蓝玻璃的检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光学蓝玻璃的检测设备,包括架体,架体上构成有检测部,检测部上构成若干通孔,检测部的顶部和架体的顶部之间构成有用于收纳蓝玻璃的收容槽,架体上设有用于抬高检蓝玻璃的支撑体,支撑体沿着架体的边沿设置,检测部由若干支撑板呈网格状组合连接构成,支撑板内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内滑动连接有打标片,打标片的端部埋设有可注入颜料的棉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人员检测到蓝玻璃不合格的部位时,只需要推动在对应位置上的打标片,利用相邻几块打标片对蓝玻璃进行围圈的方式标记,打标片端部上的棉条和蓝玻璃抵触会在蓝玻璃上留有痕迹线,在后期切割的过程中,只需对准痕迹线切割即可,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包括外框体及内框体,外框体的顶部高于内框体的顶部,支撑体沿着内框体的框沿设置,支撑体为橡胶制成的胶条,胶条上和蓝玻璃抵触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防滑斜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条设置目的用于支撑抬起蓝玻璃,使得蓝玻璃不和支撑板抵触,避免了支撑板对其造成磨损。在胶条的端面上设置防滑斜纹大大提高蓝玻璃安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压段、支撑段及下压段,上压段和下压段均呈锥形状且锥形方向相反,支撑段呈圆柱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条的结构构造能保证其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避免了其受蓝玻璃重力而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架体1,架体1上构成有检测部2,检测部2上构成若干通孔20,检测部2的顶部和架体1的顶部之间构成有用于收纳蓝玻璃3的收容槽。

架体1上设有用于抬高检蓝玻璃3的支撑体,支撑体沿着架体1的边沿设置,检测部2由若干支撑板21呈网格状组合连接构成,支撑板21内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内滑动连接有打标片4,打标片4的端部埋设有可注入颜料的棉条41。

在检测人员检测到蓝玻璃3不合格的部位时,只需要推动在对应位置上的打标片4,利用相邻几块打标片4对蓝玻璃3进行围圈的方式标记,打标片4端部上的棉条41和蓝玻璃3抵触会在蓝玻璃3上留有痕迹线,在后期切割的过程中,只需对准痕迹线切割即可,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架体1包括外框体11及内框体12,外框体11的顶部高于内框体12的顶部,支撑体沿着内框体12的框沿设置,支撑体为橡胶制成的胶条5,胶条5上和蓝玻璃3抵触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防滑斜纹。

胶条5设置目的用于支撑抬起蓝玻璃3,使得蓝玻璃3不和支撑板21抵触,避免了支撑板21对其造成磨损。在胶条5的端面上设置防滑斜纹大大提高蓝玻璃3安置的稳定性。

胶条5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压段51、支撑段52及下压段53,上压段51和下压段53均呈锥形状且锥形方向相反,支撑段52呈圆柱状。胶条5的结构构造能保证其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避免了其受蓝玻璃3重力而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