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电解锰化合液净化过程杂质金属离子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0651发布日期:2019-02-15 20:3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电解锰化合液净化过程杂质金属离子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电解锰化合液净化过程杂质金属离子检测装置,具体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锰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物质,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尤其在一些高新技术、航天航空和军事工业中,锰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我国纯锰主要是通过电解法制得,且95%以上的电解锰企业以菱锰矿为原料,采用酸浸、复盐电解工艺制锰,其中,电解锰生产工艺中净化液工序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了电解锰产品的好坏,故对净化工序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是有很大意义的。

目前,在实验室中研究电解锰净化杂质金属离子由于缺乏适合的检测分析设备,存在着耗时长、耗药量大、精确度低等问题,在检测过程中难以获得实时的检测数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实验室电解锰化合液净化过程杂质金属离子检测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电解锰化合液净化过程杂质金属离子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电解锰化合液净化过程杂质金属离子检测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圆柱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加药口,所述盖体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为三组,所述罐体内壁上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盘旋设置在罐体内壁上,所述导管上均匀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均指向罐体内的旋转轴上,所述导管的上端通过加药口与加药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设置在罐体一侧的数据显示台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台内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显示台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检测装置和显示屏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为金属离子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导管上设置有泵。

优选的,所述盖体上端在电机的右侧设置有加料口。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罐体的侧壁上设置导管,在导管的侧壁上设有喷头,实现均匀搅拌混合,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轴随着电机一起转动,由于导管在罐体内壁环绕设计,这样药物可以均匀注入到罐体内部,同时起到均匀搅拌的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复杂的结构促使药物与电解锰化合液混合,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盖体;3-加药口;4-电机;5-旋转轴;6-安装座;7-搅拌叶;8-导管;9-喷头;10-检测装置;11-数据显示台;12-数据处理模块;13-显示屏;14-泵;15-加料口;1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电解锰化合液净化过程杂质金属离子检测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为圆柱体,所述罐体1上端设置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加药口3,所述盖体2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转动连接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上设置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上安装有搅拌叶7,所述搅拌叶7为三组,所述罐体1内壁上设置有导管8,所述导管8盘旋设置在罐体1内壁上,所述导管8上均匀设置有喷头9,所述喷头9的喷射方向均指向罐体1内的旋转轴5上,所述导管8的上端通过加药口3与加药罐连接,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检测装置10,所述检测装置10与设置在罐体1一侧的数据显示台11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台11内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12,所述数据显示台11上设置有显示屏1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与检测装置10和显示屏13连接,所述检测装置10为金属离子传感器,所述导管8上设置有泵14,所述盖体2上端在电机4的右侧设置有加料口15,所述罐体1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6。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电解锰化合液通过加料口15倒入罐体1内,启动泵14,将加药罐内的药物抽进罐体1内,通过在罐体1内壁盘旋设置导管8,且导管8与加药罐连接,在导管8上均匀设置喷头9,且喷头9的喷射方向均指向罐体1内的旋转轴5上,使得药物可以均匀注入罐体1内部,同时起到均匀搅拌的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复杂的结构促使药物与电解锰化合液混合,观察数据显示台11上的显示屏13,获取罐体1中的杂质金属离子浓度,观察是否符合指标,符合指标即停止电机4,不符合指标,继续向罐体1内注入药物,直到符合指标为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