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香烟烟雾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6068发布日期:2019-07-03 04:1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香烟烟雾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空气净化器的检测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半自动香烟烟雾发生器。



背景技术:

根据GB/T 18801-2015的要求,空气净化器检测过程中,需要模拟产生香烟烟雾,并以对香烟烟雾的净化处理能力来对空气净化器进行评价。目前香烟烟雾的发生主要依靠手动方式,通过检测人员手工点烟,并将点着的烟手动投入到密封的燃烧腔体中。我们知道,燃烧腔体在测试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密封状态,而这一投烟的动作将会破坏这种密封状态,产生烟雾外漏的现象。同时,由于在空气净化器的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燃烧数百只香烟,因此,这一工作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CN106092633A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香烟烟雾发生器,但是其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缺陷。譬如,其烟雾出口设置在送烟孔的壁上,而送烟孔内需要有活塞推杆往复运动推动香烟进入燃烧室。这样就造成香烟燃烧生成的烟雾被活塞推杆阻碍。为了尽量减少这种阻碍,其采用的方式是在活塞推杆的自由端设置导烟通道。这个导烟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轴向孔和径向孔,所述轴向孔的一端从活塞推杆的自由端断面穿出,所述径向孔的一端从活塞推杆的外周面穿出并与烟雾出口对应。但是,我们能够想象,由于活塞推杆的顶端夹持香烟进行燃烧,燃烧中活塞推杆上会产生烟油等物质,而在对比文件1中为了保证送烟的效果,该送烟孔的内径仅略大于香烟外径,因此,使用中经常发生无法正常送烟的问题,造成检测无法正常进行。同时,在对比文件1中利用香烟自身的重力,掉落至送烟孔内,并通过活塞推杆将香烟送入燃烧腔。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式经常发生故障。具体来说,香烟的结构是很特殊的,并不是一个各点重力均匀分布的圆柱体,其烟丝部分与烟蒂部分的重量不一样,并且紧实度也不一样,这就造成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结构当中,当人工手动将香烟放入储烟槽的时候,烟丝部分与烟蒂部分的高低不一致。同时,由于烟丝部分和烟蒂部分的下落速度不同,所以在自动落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偏斜,这种偏斜在活塞推杆推动的时候,就容易造成整个香烟弯折,并卡住在送烟孔内,使得整个检测过程受阻。另外,我们还发现通过这个结构进行检测的时候,特别是在需要点燃多支香烟的CCM测试中,用于燃烧的空气引风不断导入实验舱内,使得舱内气压过大,超过饱和状态,从而出现吐气漏烟的现象,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烟烟雾发生器,能够实现自动投烟至燃烧室内,并且这种自动的投烟方式是稳定、可靠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有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现有技术领域中公开的香烟烟雾发生器在燃烧大量香烟后,均产生舱内压力过大,出现吐气漏烟,导致试验结果失真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半自动香烟烟雾发生器,包括香烟燃烧室,所述香烟燃烧室内成形有一个腔体,该腔体为香烟燃烧腔,香烟燃烧腔的四周为燃烧室侧壁,所述燃烧室侧壁上设置有点烟器,对应点烟器的燃烧室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贯穿燃烧室侧壁的进烟孔,还包括有圆形烟盘,所述烟盘通过转动轴固定在燃烧室外侧壁上,所述烟盘上设置有储烟槽,所述储烟槽与香烟外径匹配,并沿烟盘圆周设置,还包括有推烟杆,所述推烟杆在储烟槽和进烟孔对应的路径内做往复运动;所述香烟燃烧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排烟口;所述香烟燃烧室上还开设有引风口。

圆形烟盘以转动轴为轴转动,并且每转动一格,相应的储烟槽与进烟孔对应,推烟杆从储烟槽中将香烟推出,并进一步推入到进烟孔内,继续推进,香烟的烟头碰触点烟器,燃烧,产生烟雾,该烟雾被容纳在香烟燃烧腔内,并在控制状态下由排烟口进入实验舱内。当燃烧完成后,推烟杆继续推动香烟,将香烟烟蒂推入香烟燃烧腔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流量计,优选为面板式气体流量计。在香烟燃烧腔内产生的烟雾,通过排烟口进入流量计,并且在流量计中通过流量调节定量的从出气管中排出烟雾。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推烟杆导向槽,所述推烟杆沿推烟杆导向槽运动。利用该推烟杆导向槽,可以辅助推烟杆沿特定路径运动,保证推烟杆准确到达对应的储烟槽位置,防止无效动作的发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烟盘电机,所述烟盘通过烟盘电机控制,以转动轴为轴转动。同样地,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推烟杆电机,所述推烟杆通过推烟杆电机控制,做往复运动。

对应地,这里应该设计对应的电路、控制芯片以及电源开关,从而保证烟盘电机、推烟杆电机的正常工作。当打开电源开关后,电路接通,在控制芯片的控制下,烟盘电机、推烟杆电机、点烟器有序工作,保证推烟、点烟、燃烧这个程序有序完成。

更为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有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引风口处。

在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烟头收集盒,所述烟头收集盒固定在香烟燃烧室一侧侧壁的底部,该烟头收集盒上设置有卡子,通过卡子与香烟燃烧室连接。

优选的,该卡子通过收集盒按压开关控制。

更为优选的方式是,还包括气体流量设定交互界面和/或燃烧时间设定交互界面。通过这一交互界面,设置气体流量和/或燃烧时间,并利用气体流量调节器实现流量和燃烧时间的调节。

同时,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管路与实验舱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我们还进一步公开所述香烟燃烧腔顶部为玻璃顶盖。从而可以实时观察香烟的燃烧状态,及时调整。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后,能够精确的将每一根放置在储烟槽内的香烟推送至燃烧室内,不会发生弯折、推送失效等问题。同时,利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可以实现烟雾流量的控制,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整个实验。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创造性的利用与实验舱连通的引风口设置,利用实验舱内气体作为燃烧气体,将实验舱与烟雾发生器形成良好的气体循环。从而有效避免累积净化量CCM测试中,由于连续、大量引入空气造成压力过大产生烟雾外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储烟槽示意图。

图3为气体流量调节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半自动香烟烟雾发生器,包括香烟燃烧室1,所述香烟燃烧室内成形有一个腔体,该腔体为香烟燃烧腔2,香烟燃烧腔的四周为燃烧室侧壁,所述燃烧室侧壁上设置有点烟器3,对应点烟器的燃烧室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贯穿燃烧室侧壁的进烟孔4,还包括有圆形烟盘5,所述烟盘5通过转动轴6固定在燃烧室外侧壁上,所述烟盘上设置有储烟槽7,所述储烟槽7与香烟外径匹配,并沿烟盘5圆周设置,还包括有推烟杆8,所述推烟杆8在储烟槽7和进烟孔4对应的路径内做往复运动;所述香烟燃烧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排烟口9;所述香烟燃烧室上还开设有引风口10。

特别的参考图2,我们看到圆形烟盘5以转动轴6为轴转动,并且每转动一格,相应的储烟槽7与进烟孔对应,推烟杆从储烟槽7中将香烟推出,并进一步推入到进烟孔内,继续推进,香烟的烟头碰触点烟器,燃烧,产生烟雾,该烟雾被容纳在香烟燃烧腔内,并在控制状态下由排烟口进入实验舱内。当燃烧完成后,推烟杆继续推动香烟,将香烟烟蒂推入香烟燃烧腔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有流量计21,优选为面板式气体流量计。在香烟燃烧腔内产生的烟雾,通过排烟口进入流量计,并且在流量计中通过流量调节定量的从出气管中排出烟雾。当设置有流量计21时,排烟口9接入流量计的上部,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然后经过流量计21的流量控制,从其下部对应的第二排烟口9’排出。

同时,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推烟杆导向槽11,所述推烟杆8沿推烟杆导向槽11运动。利用该推烟杆导向槽,可以辅助推烟杆沿特定路径运动,保证推烟杆准确到达对应的储烟槽位置,防止无效动作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有烟盘电机12,所述烟盘5通过烟盘电机12控制,以转动轴为轴转动。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有推烟杆电机13,所述推烟杆8通过推烟杆电机13控制,做往复运动。

对应地,这里应该设计对应的电路、控制芯片以及电源开关14,从而保证烟盘电机、推烟杆电机的正常工作。当打开电源开关14后,电路接通,在控制芯片的控制下,烟盘电机、推烟杆电机、点烟器有序工作,保证推烟、点烟、燃烧这个程序有序完成。

更为优选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设置在引风口10处。

作为优选,还包括烟头收集盒16,所述烟头收集盒16固定在香烟燃烧室一侧侧壁的底部,该烟头收集盒上设置有卡子,通过卡子与香烟燃烧室连接。

优选的,该卡子通过收集盒按压开关17控制。

更为优选的方式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流量设定交互界面18和/或燃烧时间设定交互界面19。通过这一交互界面,设置气体流量和/或燃烧时间,并利用气体流量调节器实现流量和燃烧时间的调节。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口10处设置有管路与实验舱连通。

并且如图1所示,香烟燃烧腔顶部为玻璃顶盖20。从而可以实时观察香烟的燃烧状态,及时调整。

使用时,在引风口处接上软管,并将软管的另一头加入实验舱气阀口,同时,将排烟口接上软管,并将软管接入到实验舱内,将50支香烟手动插入到储烟槽内,然后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烟盘转动一格,推烟杆在推烟杆电机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将香烟从储烟槽内推出,并进入到进烟孔中,继续向前推至指定位置,香烟的端头处碰触到点烟器,末端仍然处于进烟孔中,香烟被点烟器点着,燃烧,当燃烧完全后,推烟杆继续往前推动,将烟蒂推入到燃烧室的底部,推杆复位。然后烟盘再转动一格,重复上述动作,完成第二根烟的点燃。以此往复,实现烟盘内全部香烟的燃烧。

然后,按下收集盒按压开关,将收集盒拔出,清理其中的烟头。准备好第二次试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