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箱,具体涉及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表箱还是传统接线法,使用绝缘导线连接,对电工施工要求水平高,接线工艺很难做到一致性。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质量把控难道高,实现不了标准化与预生产。人工耗时较长。现场维护修理极不方便。后期维护也不方便,更换配件耗时耗力,定期更换电表时更是需要断电后把电表拆卸下来然后把新电表安装上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前连接有若干个铜件触头,且该铜件触头前安装有防护挡板,所述主体板上还设置有进线断路器盖板、出线断路器盖板、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且该进线断路器盖板、出线断路器盖板、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均通过绝缘螺钉安装在主体板上;所述箱体前连接有箱门,该箱门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下方设有表后开关操作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箱门通过一号门锁连接侧箱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箱门的底端粘贴有铭牌、合格证和主回路标签,所述箱体的箱门的顶端的一侧粘贴有3C认证标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箱门的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门接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表后开关操作门通过二号门锁与箱体的箱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标准化设计,所有同规格表箱内线路统一固定;实现无裸露安装保障安装操作的安全;降低现场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标准化设计,可批量生产可实现智能化制造提升生产效率;用铜排预制代替传统电线加工接线方式;采用铜排预制杜绝线路短路风险;标准化设计,预制化生产,生产、维护便捷,能实现智能制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的主体板的安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的的主体板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的内部连接线路图;
图中:1、连接铜排;2、主体板;3、铜件触头;4、防护挡板;5、进线断路器盖板;6、出线断路器盖板;7、进线端子;8、绝缘螺钉;9、出线端子;10、观察窗;11、一号门锁; 12、二号门锁;13、表后开关操作门;14、铭牌;15、门接地线;16、合格证;17、主回路标签;18、3C认证标签;19、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包括箱体19,箱体19的内部设置有主体板2,主体板2上设置有连接铜排1,连接铜排1前连接有若干个铜件触头3,且该铜件触头3前安装有防护挡板4,主体板2上还设置有进线断路器盖板5、出线断路器盖板6、进线端子7和出线端子9,且该进线断路器盖板5、出线断路器盖板6、进线端子7 和出线端子9均通过绝缘螺钉8安装在主体板2上;箱体19前连接有箱门,该箱门上开设有观察窗10,观察窗10的下方设有表后开关操作门13,该电表箱整体采用高绝缘阻燃材料,铜件连接预制安装于主体板2内部,进出线端采用绝缘螺钉8技术,使表面做到无带电部分,提高人身安全;标准化设计,所有组件采用预制生产,提供工艺统一性,降低工人安装难度,节约安装时间,减少人工成本与交货周期,可实现智能制造;电表安装采用间隙式连接,直接插入紧固,标准化限位设计,安装便捷、维护、更换方便。
箱体19的箱门通过一号门锁11连接侧箱壁。
箱体19的箱门的底端粘贴有铭牌14、合格证16和主回路标签17,箱体19的箱门的顶端的一侧粘贴有3C认证标签18。
箱体19的箱门的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门接地线15。
表后开关操作门13通过二号门锁12与箱体19的箱门固定连接。
该种一种单相新型电表箱,标准化设计,所有同规格表箱内线路统一固定;实现无裸露安装保障安装操作的安全;降低现场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标准化设计,可批量生产可实现智能化制造提升生产效率;用铜排预制代替传统电线加工接线方式;采用铜排预制杜绝线路短路风险;标准化设计,预制化生产,生产、维护便捷,能实现智能制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