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874发布日期:2019-02-15 20:4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辐射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核电产业的高速发展,防辐射监测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充满了新的挑战,辐射防护仪器仪表国产化势在必行。而现阶段自主研发的辐射防护仪器仪表也在慢慢的填补我国辐射防护领域的空白。全身表面污染监测仪能够快速对其全身各部位进行放射性表面污染测量,其中的探测器部分的工作原理是不带电的粒子射入塑料闪烁体时,使其被激发产生光子,发射的光子被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通过光电效应,在光阴极上打出光电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对光电子进行收集,将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进行放射性的测量。而光电倍增管端窗与塑料闪烁体之间的固定装置整体结构是否避光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探测器部件中光电倍增管收集塑料闪烁体激发光子过程中的避光问题,而提供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其中:包括前压框、粘膜框、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外壳、后压框、内衬环、倍增管固定套、倍增管外罩、光电倍增管、分压板、线缆接头;所述的内衬环设在探测器外壳的内表面底部,所述的塑料闪烁体置于探测器外壳上的凹槽内;所述的粘膜框粘好铝膜后放置在塑料闪烁体的上方;所述的前压框设在粘膜框的上方;所述的后压框设在探测器外壳的下方,所述前压框的外边缘、后压框的外边缘以及粘膜框的外边缘与探测器外壳的外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区域,用于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延针脚方向安装在倍增管固定套内;且所述的光电倍增管的末端针脚插入分压板的管座;所述的分压板上的信号线穿过设在倍增管外罩顶端螺纹孔内的线缆接头;所述的倍增管固定套设置于倍增管外罩内;光电倍增管的端窗伸出端插入探测器外壳的圆孔内;倍增管外罩与探测器外壳的接触面之间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的探测器外壳的材料为1.0mm厚的铝板由模具压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在光电倍增管收集塑料闪烁体激发光子过程中避光的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完成:

第一步、将所述的内衬环的单面涂抹上脱脂型缩合硅胶后粘于探测器外壳的内表面底部;

第二步、将塑料闪烁体放入位于探测器外壳上的凹槽内,将粘膜框粘好铝膜后放置在塑料闪烁体的上方;将前压框放置在粘膜框的上方;将后压框放置在探测器外壳的下方,然后组装在一起,且前压框的外边缘、后压框的外边缘以及粘膜框的外边缘与探测器外壳的外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区域,并在此区域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

第三步、将光电倍增管延针脚方向安装在倍增管固定套内;将光电倍增管的末端针脚插入分压板的管座,将线缆接头有螺纹的一端涂抹上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后拧入倍增管外罩的顶端螺纹孔内;

第四步、将分压板上的信号线穿过线缆接头;

第五步、将倍增管固定套装入倍增管外罩内;然后在倍增管外罩与探测器外壳的接触面之间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之后装配在一起。

原来的探测器外壳都由较厚铝板铣削加工,加工周期长,外壳壁厚较厚,导致外壳重量较重,加工成本较高,组装要求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探测器外壳的材料为1.0mm厚的铝板由模具压制而成,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探测器部件的重量,开模具加工不仅保证外壳尺寸的一致性,缩短了外壳加工周期,还降低了探测器外壳的加工成本。在装配探测器部件的过程中,几处关键零部件结构上的配合关系再加上接触面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使探测器组件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实现内部完全避光的特点。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探测器避光装置具有避光性好,探测效率高,质量轻,加工成本低,一致性好,批量化生产加工周期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包括前压框1、粘膜框2、塑料闪烁体3、探测器外壳4、后压框5、内衬环6、倍增管固定套7、倍增管外罩8、光电倍增管9、分压板10、线缆接头11;所述的探测器外壳4材料为1.0mm厚的铝板由模具压制而成。所述的内衬环6设在探测器外壳4的内表面底部,所述的塑料闪烁体3置于探测器外壳4上的凹槽内;所述的粘膜框2粘好铝膜后放置在塑料闪烁体3的上方;所述的前压框1设在粘膜框2的上方;所述的后压框5设在探测器外壳4的下方,所述前压框1的外边缘、后压框5的外边缘以及粘膜框2的外边缘与探测器外壳4的外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区域,用于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所述的光电倍增管9延针脚方向安装在倍增管固定套7内;且所述的光电倍增管9的末端针脚插入分压板10的管座;所述的分压板10上的信号线穿过设在倍增管外罩8顶端螺纹孔内的线缆接头11;所述的倍增管固定套7设置于倍增管外罩8内;光电倍增管9的端窗伸出端插入探测器外壳4的圆孔内;倍增管外罩8与探测器外壳4的接触面之间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

本实施例使用上述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在光电倍增管收集塑料闪烁体激发光子过程中避光的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完成:

第一步、将所述的内衬环6的单面涂抹上脱脂型缩合硅胶后粘于探测器外壳4的内表面底部;

第二步、将塑料闪烁体3放入位于探测器外壳4上的凹槽内,将粘膜框2粘好铝膜后放置在塑料闪烁体3的上方;将前压框1放置在粘膜框2的上方;将后压框5放置在探测器外壳4的下方,然后组装在一起,且前压框1的外边缘、后压框5的外边缘以及粘膜框2的外边缘与探测器外壳4的外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区域,并在此区域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

第三步、将光电倍增管9延针脚方向安装在倍增管固定套7内;将光电倍增管9的末端针脚插入分压板10的管座,将线缆接头11有螺纹的一端涂抹上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后拧入倍增管外罩8的顶端螺纹孔内;

第四步、将分压板10上的信号线穿过线缆接头10;

第五步、将倍增管固定套7装入倍增管外罩8内;然后在倍增管外罩8与探测器外壳4的接触面之间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之后装配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