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6251发布日期:2019-07-27 10:55阅读:1547来源:国知局
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则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非放射性免疫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进行信号的放大,并借助其发光强度,对免疫结合过程进行直接测定,该法已成为免疫学检测的重要方向之一。

对于反应杯中的载体而言,通过激光器发射的激发光激发待测物产生化学发光信号,并通过检测器记录化学发光的读数情况。由于现有的反应杯对其内壁并不进行处理,因此待测物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不能均匀地进行反射,从而对读数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测物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不能均匀地进行反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包括上杯体和设置在所述上杯体底端的下杯体,所述下杯体的内部设有盛装载体的内腔,所述内腔的表面为光滑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或等于0.063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杯体包括柱形部和锥形部,所述柱形部的上端与所述上杯体相连,所述柱形部的下端与所述锥形部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形部的外壁设置有1-3°的拔模斜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部的底部过渡为圆弧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部的底部设置有支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杯体的外径和内径分别大于所述下杯体的外径和内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杯体的上端和下端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导向板沿所述上杯体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板构造为三角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杯体和所述下杯体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下杯体内腔的表面为光滑的表面,因此在受到激发光的激发时,待测物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能够均匀地进行反射并进入检测器进行读数,从而保证读数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的剖视图。

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上杯体; 2-下杯体; 3-支杆;

4-导向板; 21-内腔; 22-柱形部;

23-锥形部; 25-球状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反应杯,其包括上杯体1和设置在上杯体1底端的下杯体2,下杯体2的内部设有盛装载体的内腔21,内腔21的表面为光滑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杯体2的内部盛装的载体为化学发光免疫反应后的溶液。其中,参与免疫反应的一个抗体上包被了感光珠(sensibead),内含酞菁(鲁米诺类化学发光物质);另一个抗体上包被了发光珠(chemibead),内含二甲基噻吩衍生物及Eu螯合物。在待测目标抗原存在的情况下,可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待测目标抗原可使两个抗体上标记的感光珠和发光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680nm激发光下,可完成鲁米诺氧途径化学发光过程,从而被检测装置所检测到。

进一步地,内腔21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或等于0.063μm,即内腔21的表面为镜面抛光,能够均匀地反射光信号。

具体地,内腔21通过镜面加工而成,其表面粗糙度可达到四个等级,分别为AO=Ra0.008μm,A1=Ra0.016μm,A3=Ra0.032μm,A4=Ra0.063μm。

下杯体2包括柱形部22和锥形部23,柱形部22的上端与上杯体1相连,柱形部22的下端与锥形部23相连。

进一步地,柱形部22的外壁设置有1-3°的拔模斜度,以方便加工。类似地,上杯体1的外壁也可设置拔模斜度,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锥形部23的底部过渡为圆弧形状。如图3所示,锥形部23的底部为球状底部25,从而使下杯体2中的液体能够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锥形部23的底部设置有支杆3。在将反应杯是插入到转盘的安装槽中后,支杆3插入到相应的插槽中,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对反应杯进行定位,防止反应杯与转盘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上杯体1的外径和内径分别大于下杯体2的外径和内径,从而使上杯体1的底部与下杯体2的顶部之间形成一个接触平台,当将下杯体2放入转盘的安装槽中后,该接触平台与安装槽的上表面相接触。

如图2所示,上杯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板4,导向板4的两端分别与上杯体1的上端和下端相连。

导向板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导向板4沿上杯体1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

此外,导向板4构造为三角板,三角板还可起到加强肋的作用。

当将反应杯叠放时,导向板4能够使上一个反应杯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反应杯中。

上杯体1和下杯体2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式结构容易实现反应杯转移的自动化。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