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针用收口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5998发布日期:2019-03-02 03:0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测试针用收口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口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针用收口冶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各式各样的物质消费品,而电子产品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一种。

其中,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离不开测试针的使用,通过测试针的设置而便于电子产品之间电性连接,以便于测试设备对电子产品的测试,因此,测试针的使用十分广泛。

众所周知,测试针一般包括针管、套于针管内的针头及弹簧,针头藉由弹簧在针管内做伸缩滑移,以便于测试针与外部的电子产品电性连接。其中,于测试针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装入针头及弹簧后的针管的端部进行收口,以防止针头及弹簧从针管处意外脱落。

但是,在现有的测试针收口技术,采用人工的方式对测试针进行收口,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还存在误差大的缺陷。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及工作效率高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适用于对测试针的针管之收口端进行收口,其包括承载板、驱动器、工装夹具、收口模块及柔性的挡块,所述工装夹具开设有供所述针管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滑移地穿置的穿置孔,所述工装夹具还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相对所述承载板滑移,所述收口模块与所述工装夹具固定连接,所述收口模块开设有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与所述穿置孔对接的收口成型腔,所述针管的收口端穿过所述穿置孔再伸入所述收口成型腔内,所述挡块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挡块还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与所述工装夹具对齐并间隔开,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并用于驱使所述工装夹具及收合模块一起沿靠近所述挡块的方向滑移;当所述驱动器驱使所述工装夹具及收口模块二者滑移至所述穿置孔内的测试针与所述挡块相抵挡时再继续滑移,则所述挡块顶推所述测试针的针管的收口端挤入所述收口成型腔以实现收口。

较佳地,所述测试针用收口冶具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工装夹具导向并支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于所述承载板及所述工装夹具之间。

较佳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及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导杆,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设于所述承载板上并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相间隔开,所述第一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驱动器的两侧,所述工装夹具呈滑动地套于所述导杆上,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工装夹具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

较佳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套于所述导杆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地抵触于所述工装夹具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

较佳地,所述收口模块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抵接配合,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收口模块做靠近所述驱动器之输出端的方向滑移的趋势。

较佳地,所述工装夹具包括承载座及与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所述承载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压紧块与所述承载座围出所述穿置孔,所述收口模块固定于所述压紧块及承载座中一者上。

较佳地,所述承载座及所述压紧块中的一者上具有定位柱,所述承载座及所述压紧块中的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压紧块在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时与所述承载座连接。

较佳地,所述承载座的顶面设有定位槽,所述压紧块朝向所述承载座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的凹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凹槽共同形成所述穿置孔。

较佳地,所述收口成型腔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依次包含圆柱腔段及球状腔段,所述圆柱腔段位于所述球状腔段与所述穿置孔之间。

较佳地,阻挡块开设有将所述阻挡块的顶部分隔出第一分隔块及第二分隔块的分隔槽,所述第二分隔块开设有供所述测试针的针头沿所述测试针的轴向滑移穿过并与所述分隔槽相通的通孔,所述分隔槽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分隔块叠设的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藉由用于提供承载的承载板、用于驱动工装夹具及收口模块滑移的驱动器、用于夹紧测试针的工装夹具及用于缓冲抵挡的的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工作时,测试针的针管的收口端穿过穿置孔再伸入收口成型腔内从而夹紧定位,而测试针的针头露出于工装夹具并朝向挡块,驱动器驱动工装夹具、测试针及收口模块三者一起朝靠近挡块的方向滑移直至针头与挡块抵挡,由于测试针内部设有弹簧,故驱动器可继续驱动收口模块、工装夹具及位于穿置孔与收口成型腔内的针管继续朝挡块的方向滑移,直至测试针的弹簧被压缩到极限时,驱动器继续驱动收口模块从而使挡块顶推测试针的针管的收口端挤入收口成型腔以实现收口。故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测试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在装夹有测试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在隐藏测试针及压紧块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中的工装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中的收口模块被过其穿置孔轴线的平面剖切后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适用于对测试针200进行收口,测试针200包括针管202、套于针管202内的针头201及弹簧(图中未示),针管202远离针头201的一端为针管202的收口端203。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将测试针200的收口端203从圆柱状挤压呈半球状,以防止针头201及弹簧从收口端203处意外脱落,从而达到测试针200收口的目的。值得注意者,测试针200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请参阅图2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包括承载板1、驱动器2、工装夹具3、收口模块5及柔性的挡块5,工装夹具3开设有供针管202沿该测试针200的轴向滑移地穿置的穿置孔34,工装夹具3还沿测试针200的轴向相对承载板1滑移,收口模块5与工装夹具3固定连接,收口模块5开设有沿测试针200的轴向与穿置孔34对接的收口成型腔51,针管202的收口端203穿过穿置孔34再伸入收口成型腔51内,挡块4安装于承载板1上,挡块4还沿测试针200的轴向与工装夹具3对齐并间隔开,驱动器2安装于承载板1上并用于驱使工装夹具3及收合模块5一起沿靠近挡块4的方向滑移;当驱动器2驱使工装夹具3及收口模块5二者滑移至穿置孔34内的测试针200的针头201与挡块4相抵挡时再继续滑移(即工装夹具3及收口模块5二者在驱动器2的驱动下继续保持原来的滑移方向滑移),则挡块4顶推测试针200的针管202的收口端203挤入收口成型腔51以实现收口。由于挡块4为柔性,故针头201抵挡于挡块4时使针头201不易折断,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的可靠性。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驱动器2为电动推杆,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器2可为气缸或者直线电机,故不以此为限。收口成型腔51沿测试针200的轴向依次包含圆柱腔段511及球状腔段512,圆柱腔段511位于球状腔段512与穿置孔34之间。举例而言,收口前,测试针先穿过穿置孔再伸入圆柱腔段511;收口时,测试针在挡块4的抵挡力与驱动器2的驱动力作用下挤入球状腔段512,使收口端203从圆柱状变成半球状,从而完成收口。较优的是,阻挡块4开设有将阻挡块4的顶部分隔出第一分隔块41及第二分隔块42的分隔槽43,第二分隔块42开设有供测试针200的针头201沿测试针200的轴向滑移穿过并与分隔槽43相通的通孔421,藉由该通孔,使测试针200的针头201先穿过通孔421再抵挡于第一分隔块41上,防止针头于受力过程中突然折断。较优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分隔槽43内还设有与第一分隔块41叠设的缓冲垫44,藉由该缓冲垫44,针头201先穿过通孔421再抵挡于缓冲垫44上,从而防止针头201在受力过程中折断。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2至图3,为了使驱动器2驱动工装夹具3的过程更平稳、准确,故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还包括用于对工装夹具3导向并支撑的导向组件6,导向组件6设于承载板1及工装夹具3上。具体地,导向组件6包括第一固定座61、第二固定座62及穿设于第一固定座61及第二固定座62之间的导杆63,第一固定座61及第二固定座62设于承载板1上并沿测试针200的轴向相间隔开。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61为两个,第一固定座61分别位于驱动器2的两侧,藉由第一固定座61的布置方式,使得能够为工装夹具3导向的同时,方便驱动器2驱动收口模块5及工装夹具3滑移,为收口模块5及工装夹具3的滑移提供避让空间,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结构紧凑,空间利用合理。同理地,导杆63为两根,导杆63分别穿设第一固定座61与第二固定座62之间,工装夹具3呈滑动地套于导杆63上,挡块4设于工装夹具3与第二固定座62之间。较优的是,为了使工装夹具3与导杆63之间的滑动更为流畅,于本实施例中,于工装夹具3与导杆63之间还套有滑动轴承(图中未示),但不以此为限。较优的是,导向组件6还包括套于导杆63上的弹性件64,弹性件64弹性地抵触于工装夹具3与第二固定座62之间,藉由该弹性件,使得针头201受到挡块4抵挡时,缓冲针头201与挡块4的瞬间接触的力,从而防止针头201折断。更具体地,收口模块5沿测试针200的轴向与驱动器2的输出端21抵接配合,弹性件64恒具有驱使收口模块5做靠近驱动器2之输出端21的方向滑移的趋势。举例而言,在驱动器2驱动收口模块5及工装夹具3滑动时,工装夹具3抵推弹性件64变形从而使得弹性件64具有抵推工装夹具3以使工装夹具3复位的趋势。故当收口完成后,驱动器反向滑移而离开收口模块5及工装夹具3时,弹性件64藉由该趋势驱动工装夹具3及收口模块5朝靠近驱动器2的方向滑移,从而使得测试针200相对穿置孔34滑移。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4为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至图4,工装夹具3包括承载座31及与安装于承载座31上的压紧块32,压紧块32与承载座31可拆卸连接,藉由承载测试针200的承载座31及压紧测试针200的压紧块32,使得工装夹具3能够定位并夹紧测试针200。且压紧块32与承载座31围出所述穿置孔34,收口模块5固定于承载座31上;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收口模块5固定于压紧块32上,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为了实现压紧块32与承载座31的可拆卸连接,承载座31上具有定位柱33a,压紧块32具有与定位柱33a相匹配的定位孔33b,压紧块32在定位柱33a与定位孔33b相互配合时与承载座31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压紧块32上具有定位柱33a,第二承载座312具有与定位柱33a相匹配的定位孔33b,也能实现压紧块32与承载座31之间定位的目的,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承载座31的顶面设有定位槽34a,定位槽34a沿垂直于测试针200的轴向相间隔开;压紧块32朝向承载座31的一面上设有与定位槽34a相对的凹槽34b,定位槽34a与凹槽34b共同形成穿置孔3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夹具3时,将压紧块32与承载座31分开,然后将测试针200放进定位槽34a中,再将测试针200的针管202的收口端203推进收口成型腔51的圆柱腔段511中,再使定位孔33b对准承载座31上的定位柱33a并压紧测试针200,以使得测试针200的针头201的一端露出工装夹具3外并朝向挡块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藉由用于提供承载的承载板1、用于驱动工装夹具3及收口模块5滑移的驱动器2、用于夹紧测试针200的工装夹具3及用于缓冲抵挡的的挡块4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工作时,测试针200的针管202的收口端203穿过穿置孔34再伸入收口成型腔51内从而夹紧定位,而针头201露出于工装夹具3并朝向挡块4,驱动器2驱动工装夹具3、测试针200及收口模块5三者一起朝靠近挡块4的方向滑移直至针头201与挡块4抵挡,由于测试针200内部设有弹簧,故驱动器2可继续驱动收口模块5、工装夹具3及位于穿置孔34与收口成型腔51内的针管202继续朝挡块4的方向滑移,直至测试针200的弹簧被压缩到极限时,驱动器2继续驱动收口模块5从而使挡块4顶推测试针200的针管202的收口端203挤入收口成型腔51以实现收口。故本实用新型的测试针用收口冶具10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