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垂测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448发布日期:2019-04-03 01:1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垂测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测量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垂测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测量放线施工中,往往都需要进行物体构件位置铅垂线的定位传递,如采用全站仪进行高压线高度测量时,需精准定位高压线投影至地面的位置,以及电梯、高塔、大型机构设备的施工安装。然而在实际放样时,对铅垂线的定位传递往往采用肉眼进行判断,且难以判断仪器本身的好坏,导致测量结果有误差,影响后续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能快速、便捷的通过肉眼进行垂准定位的简易垂测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简易垂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面开口、不透光的盒状本体;

不透光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在盒状本体上部的中间位置,将盒状本体的上部均匀分割成两个区域;

透明的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包括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定位标记准心的第一层目镜玻璃板、第二层目镜玻璃板、第一层物镜玻璃板、第二层物镜玻璃板;所述第一层目镜玻璃板、所述第二层目镜玻璃板分别设置在中隔板左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层物镜玻璃板、所述第二层物镜玻璃板分别设置在中隔板右侧的上、下两端,且位于中隔板同侧的玻璃板上的定位标记准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使所述第一层目镜玻璃板和第二层目镜玻璃板之间形成目镜区域、所述第一层物镜玻璃板和第二层物镜玻璃板之间形成物镜区域;

水平倾斜45度且相互对称的两块反光镜,所述两块反光镜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层目镜玻璃板、所述第二层物镜玻璃板的正下方,使所述第二层目镜玻璃板、所述第二层物镜玻璃板与两块反光镜之间形成折射区域;

双叉三脚架,所述双叉三脚架包括两伸缩杆、一根对中杆;所述对中杆通过连接基座与盒状本体的底端连接固定;所述对中杆的中心点与第一层物镜玻璃板、所述第二层物镜玻璃板上的定位标记准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以及

设置在盒状本体上方的万向水准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玻璃板为不反光的透明玻璃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状本体为顶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其尺寸为长20cm、宽15cm、高20c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中杆的长度为1.4m~1.5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制作精巧,能肉眼识别定位装置是否损坏,及时进行装置校正,材料成本低,操作方便,可应用在高压线的高度测量、楼面预留孔定位以及需垂准定位的相关安装施工中,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省去双叉三脚架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为:

1-盒状本体,11-目镜区域,12-物镜区域,13-折射区域;

2-中隔板;

3-玻璃板,31-第一层目镜玻璃板,32-第二层目镜玻璃板,33-第一层物镜玻璃板,34-第二层物镜玻璃板,35-定位标记准心;

4-反光镜;

5-双叉三脚架,51-对中杆,52-伸缩杆,53连接基座;

6-万向水准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仅是以例举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解释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简易垂测定位装置,请参阅图1、图2、图3,包括:

顶面开口、不透光的盒状本体1;

不透光的中隔板2,中隔板2设置在盒状本体1上部的中间位置,将盒状本体1的上部均匀分割成两个区域;

透明的玻璃板3,玻璃板3包括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定位标记准心35的第一层目镜玻璃板31、第二层目镜玻璃板32、第一层物镜玻璃板33、第二层物镜玻璃板34;第一层目镜玻璃板31、第二层目镜玻璃板32分别设置在中隔板2左侧的上、下两端,第一层物镜玻璃板33、第二层物镜玻璃板34分别设置在中隔板2右侧的上、下两端,且位于中隔板2同侧的玻璃板3上的定位标记准心35在同一铅垂线上,使第一层目镜玻璃板31和第二层目镜玻璃板32之间形成目镜区域11、第一层物镜玻璃板33和第二层物镜玻璃板34之间形成物镜区域12;

水平倾斜45度且相互对称的两块反光镜4,两块反光镜4分别设置在第二层目镜玻璃板32、第二层物镜玻璃板34的正下方,使第二层目镜玻璃板32、第二层物镜玻璃板34与两块反光镜3之间形成折射区域13;

双叉三脚架5,双叉三脚架5包括两根伸缩杆52、一根对中杆51;对中杆51通过连接基座53与盒状本体1的底端连接固定;对中杆51的中心点与第一层物镜玻璃板33、第二层物镜玻璃板34上的定位标记准心35在同一铅垂线上;以及

设置在盒状本体1上方的万向水准泡6。

为了能更清晰的观测到需定位的物体或点的成像,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玻璃板3为不反光的透明玻璃板。

为了能便于观察且节约材料,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盒状本体1为顶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其尺寸为长20cm、宽15cm、高20cm。

为了便于使用者的观测,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对中杆的长度为1.4m~1.5m。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进行垂测定位时,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立于需定位的物体或点的下方,通过调节伸缩杆52以及查看万向水准泡6进行装置的水平调平,随后从目镜区域11上方向下观测,观测视角要求为盒状本体1内同侧的玻璃板3上的定位标记准心35全部重合,通过折射原理,装置上方的物体或点成像在反光镜4上,若反光镜4中成像的需定位的物体或点与目镜区域11的玻璃板3上的定位标记准心35重合,则表示对中杆51中心点位置即为需定位的物体正下方,反之则不是,此时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反光镜4中成像的需定位的物体或点与玻璃板上的定位标记准心35重合。当从目镜区域11观测的定位准心标记35与反光镜4中成像的需定位的物体或点始终不能重合时,则表示该装置内部的玻璃板3或反光镜4产生移动,即装置存在损坏现象无法进行垂测定位,及时进行更换或校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