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导航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6493发布日期:2019-04-24 00:0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导航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术导航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骨科手术导航系统中(以下简称手术导航系统),其原理为: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获得图像数据;然后,计算机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患者虚拟模型;利用配准算法以及光学追踪设备,获得虚拟模型与患者在光学追踪设备坐标系中的关系,将虚拟模型与患者进行配准,配准成功后,系统形成导航图形,医生通过佩戴能够被光学追踪设备追踪的AR眼镜,并从AR眼镜中看到与实体环境中患者重合的导航图像。医生根据导航图像,可以直观了解患者的内部解剖结构,快速确定入刀口位置,以及手术器械深入患者体内的情况。

在手术导航系统辅助的手术中,由于医生的判断、操作将依据导航图像做出,因此,导航图像与患者是否对手术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何验证导航图像与患者是否配准成功,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验证导航图像与患者是否配准成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手术导航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工装本体、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上能够被光学追踪设备追踪的定位部件、电源以及提醒部件;所述工装本体的上端面内凹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两个测试位;所述测试位与所述电源以及所述提醒部件导线连接;测试时,向所述容纳腔内填充用于覆盖所述测试位的覆盖物,带有定位部件的检测器具与所述测试位接触时,所述测试位与所述检测器具、所述电源以及所述提醒部件形成通电回路,所述提醒部件发出提示。

较佳的,所述测试位包括与所述检测器具接触的金属导电部、用于将所述金属导电部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固定组件。

较佳的,所述金属导电部与所述检测器具接触的端面为直径为d的圆形, d为大于0的自然数。

较佳的,所述金属导电部为钛金属材料制成。

较佳的,所述工装本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电源的安装位。

较佳的,所述提醒部件安装在所述工装本体的任一侧面上。

较佳的,所述提醒部件为光提醒器或声提醒器。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与所述工装本体连接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定位球,所述定位球至少有3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手术导航的测试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光学追踪设备、能够被光学追踪设备追踪的检测器具、工作站。

较佳的,所述光学追踪设备为NDI光学定位跟踪系统或深度相机。

较佳的,所述检测器具为加装定位部件的探针,所述探针用于在测试时与所述测试位接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用测试装置作为配准对象,在测试装置外完成配准后,由于测试装置的工装本体上端面开设有容纳腔,切容纳腔内设有多个测试位,这些测试位与电源以及提醒部件导线连接,测试时,向容纳腔内填充用于覆盖测试位的覆盖物,带有定位部件的检测器具依据导航图像,插向测试位,如果检测器具接触到测试位,则测试位与检测器具、电源以及提醒部件形成通电回路,提醒部件发出提示,则表示配准成功,反之则说明配准出现偏差。该测试装置易于操作,无需利用生命体,即可完成验证试验。并且,覆盖物一般多为松散组织物,检测器具的插入对测试装置基本不造成破坏,测试装置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验证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测试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手术导航的测试装置,如图1 所示,该测试装置包括工装本体1、设置在工装本体1上能够被光学追踪设备9追踪的定位部件4、电源5以及提醒部件6。定位部件4包括与工装本体1连接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定位球,定位球至少有3个。

具体的说,工装本体1的上端面内凹形成容纳腔2,容纳腔2内设有至少两个测试位3;测试位3与电源5以及提醒部件6通过导线8连接;测试时,向容纳腔2内填充用于覆盖测试位3的覆盖物,带有同样的定位部件4 的检测器具7与测试位3接触时,测试位3与检测器具7、电源5以及提醒部件6形成通电回路,提醒部件6发出提示。

在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中,容纳腔2为多边形结构,由底面和多个侧壁构成,侧壁可以是垂直于底面,也可以与底面形成一定夹角。测试位3分布在底面与侧壁上,在测试时,测试位3被覆盖物遮盖,覆盖物以沙土为佳,沙土具有良好的遮挡性,并且其结构松散,对于检测器具7在进针过程中的阻碍较小,方便测试验证。

具体验证时,首先将测试装置作为待测对象,在手术导航系统中完成配准。配准后,可以不用移动测试装置,使测试装置位于光学追踪设备的有效视野内,然后在容纳腔2内填充覆盖物,使容纳腔2内的测试位3被完全遮盖。之后,佩戴了AR眼镜的测试人员根据眼镜中的导航图像,选定其中一个测试位3作为检测目标,然后用能够被光学追踪设备9追踪的检测器具7 插向该测试位3。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里,当测试人员选定某一测试位3后,可以在手术导航的工作站上将其标记出来,手术导航系统可以根据其选定的测试位3,在导航图像中为其规划导航路径,测试人员按照规划的导航路径,将检测器具7插入测试位3。当测试人员沿着导航图像中的导航路径将检测器具7的头端送到测试位3后,导航路径完成,此时观察提醒部件6是否发出提示,如果发出提示,则说明按照AR眼镜中虚拟的导航图像的辅助引导,测试人员在实际环境中用检测器具7到达了测试位3,即手术导航系统配准成功;如果提醒部件6没有发出提示,则说明手术导航系统的导航图像与实际换环境中的待测对象有偏差。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提醒部件6可以为光提醒器或声提醒器。上述验证试验,最好选取两个以上的测试位3进行验证,以保证验证的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位3包括与检测器具7接触的金属导电部、用于将金属导电部固定在容纳腔2内的固定组件。且金属导电部与检测器具7接触的端面为直径为d的圆形,d为大于0的自然数,d的值越大,表示检测器具7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误差范围内,实现与金属导电部的接触,而d的值越小,表示检测器具7需要在一个较小的误差范围内,实现与金属导电部的接触。因此,金属导电部的选用可以根据手术导航系统的要求确定。并且,作为优选的,金属导电部为钛金属材料制成。

另外,工装本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电源5的安装位,提醒部件6安装在工装本体1的任一侧面上,而工装本体1内设有用于导线8穿设的通路。而附图中,为了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将电源5以及提醒部件6单独表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用测试装置作为配准对象,在测试装置外完成配准后,由于测试装置的工装本体1上端面开设有容纳腔2,切容纳腔2内设有多个测试位3,这些测试位3与电源5以及提醒部件6导线 8连接,测试时,向容纳腔2内填充用于覆盖测试位3的覆盖物,带有定位部件4的检测器具7依据导航图像,插向测试位3,如果检测器具7接触到测试位3,则测试位3与检测器具7、电源5以及提醒部件6形成通电回路,提醒部件6发出提示,则表示配准成功,反之则说明配准出现偏差。该测试装置易于操作,无需利用生命体,即可完成验证试验。并且,覆盖物一般多为松散组织物,检测器具7的插入对测试装置基本不造成破坏,测试装置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验证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手术导航的测试系统,如图2 所示,该测试系统包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测试装置,测试系统还包括光学追踪设备9、能够被光学追踪设备9追踪的检测器具7、工作站、能够被光学追踪设备9定为的AR眼镜(图中未标识),其中光学追踪设备9与AR眼镜分别和工作站通信连接。常见的光学追踪设备9为NDI光学定位跟踪系统或深度相机,检测器具7为加装定位部件的探针,探针用于在测试时与测试位 3接触。

具体验证时,首先将测试装置作为待测对象,在手术导航系统中完成配准。配准后,可以不用移动测试装置,使测试装置位于光学追踪设备9的有效视野内,然后在容纳腔2内填充覆盖物,使容纳腔2内的测试位3被完全遮盖。之后,佩戴了AR眼镜的测试人员根据眼镜中的导航图像,选定其中一个测试位3作为检测目标,当测试人员选定某一测试位3后,可以在工作站上将其标记出来,手术导航系统可以根据其选定的测试位3,在导航图像中为其规划导航路径,测试人员根据规划的导航路径,将检测器具7插入测试位3。当测试人员沿着导航图像中的导航路径将检测器具7最头端送到测试位3后,导航路径完成,此时观察提醒部件6是否发出提示,如果发出提示,则说明按照导航图像的辅助引导,测试人员在实际环境中用检测器具 7到达了测试位3,即手术导航系统配准成功;如果提醒部件6没有发出提示,则说明手术导航系统的导航图像与实际换环境中的待测对象有偏差。上述验证试验,最好选取两个以上的测试位3进行验证,以保证验证的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该测试系统易于操作,无需利用生命体,即可完成验证试验。并且,覆盖物一般多为松散组织物,检测器具7的插入对测试装置基本不造成破坏,测试装置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验证成本低。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