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高压局部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827发布日期:2019-05-24 21:09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10kV高压局部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0kv高压局部放电模型。



背景技术:

局部放电是引起变压器绝缘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确定局部放电性质是判断其绝缘故障严重程度的依据。目前已知的高压局部放电模型在变压器内部典型部位的稳定性、重复性不好。布置位置不够灵活,不能够同时产生多种类型的局部放电,并且放电类型不能自由组合。人工控制模型发生放电比较困难,在长期工作工况下如果要及时更换新的模型,在变压器充油状态(或少排油)下,投入、切出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0kv高压局部放电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0kV局部放电模型,包括密封插装在油箱壳体上的绝缘筒,所述绝缘筒上端面高出油枕液面;

所述绝缘筒内设有绝缘插杆,绝缘插杆内还插装有地电极杆,该地电极杆顶端经引线与油箱壳体电连接,地电极杆底部安装有地电极盘;

所述绝缘筒底部安装有针电极,针电极上端针尖与地电极板间隔式相对设置,针电极下端金属触头与油箱内变压器高压线圈原边绕组的金属触头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绝缘插杆与绝缘筒之间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地电极杆与绝缘插杆之间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绝缘插杆与地电极盘之间采用调节螺纹连接,用于调节地电极盘与针尖电极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绝缘插杆下部设有内腔,所述地电极盘和针电极上端针尖均设置在该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地电极板为圆板,安装后,针电极的针尖对应圆板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针电极通过底架或带孔底盘安装在所述绝缘筒底部。

优选地,所述针电极通过底架或带孔底盘之间设置有调节螺钉,用于调整针电极的位置,以便调节地电盘与针尖电极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绝缘筒通过法兰盘连接在油箱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地电极杆,地电极盘,针电极杆和金属触头采用铜质材料制成;所述针电极的针尖采用钨材料制成。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电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能够模拟针尖放电、气泡放电、悬浮放电源、油楔等局部放电缺陷,模拟变压器绝缘缺陷产生的各种局部放电信号。

本装置直接接触高压绕组,能够同时产生多种类型的局部放电,并且放电类型可以自由组合。即可以人工控制模型发生放电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电模型便于更换,在变压器充油状态(或少排油)下,可以方便的投入、切出,不需变压器吊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10kV局部放电模型的结构示意图(也作摘要附图);

图2是图1局部放电模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圆筒;2-插杆;3-地电极杆;4-地电极(圆)板;5-针电极;6-金属触头;7-高压线圈原边绕组;8-引线;9-油箱壳体;10-油枕;11-底盘(底架);12-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10kV局部放电模型,包括:绝缘筒、绝缘插杆、地电极、针电极;地电极包括:地电极杆和地电极圆板;针电极上端设有针尖,下端设有金属触头。地电极杆,地电极盘,针电极杆和金属触头均可采用铜质材料制成,针电极的针尖可采用钨材料制成。

绝缘筒密封插装在油箱壳体上,绝缘筒上端面高出油枕液面;

绝缘筒内插装绝缘插杆,绝缘插杆内再插装有地电极杆,地电极杆顶端经引线与油箱壳体电连接,实现接地。地电极杆底部安装有地电极盘,用于与针电极进行针尖放电;

述绝缘筒底部安装有针电极,针电极上端针尖与地电极板间隔式相对设置,针电极下端金属触头与油箱内变压器高压线圈原边绕组的金属触头相接触。

为防止漏油,绝缘插杆与绝缘筒之间密封配合,地电极杆与绝缘插杆之间密封配合。绝缘插杆下部设有内腔,所述地电极盘和针电极上端针尖均设置在该内腔中。针电极通过底架或带孔底盘安装在所述绝缘筒底部,保证油可以进入内腔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计在于,绝缘插杆与地电极盘之间采用调节螺纹连接,用于调节地电极盘的位置。针电极下端金属触头与针电极杆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地电极板为圆板,安装后,针电极的针尖对应圆板的中心。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计在于,针电极通过底架或带孔底盘之间设置有调节螺钉,用于调整针电极的位置。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计在于,绝缘筒通过法兰盘连接在油箱壳体上。变压器外壳上法兰盘的中心垂直正对高压绕组上的裸露的金属触头,保证了针电极的金属触头与之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变压器顶部窗口上外加密封绝缘筒,绝缘筒高于油枕的液面,从而保证放置、取出局部放电模型时不存在漏油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局部放电模型放置好之后,其绝缘插杆与绝缘筒之间加密封垫,保证变压器油不与空气接触。

局部放电模型的绝缘插杆与绝缘筒之间可以做微量伸缩,从而满足变压器绕组与外壳之间的装配误差;同时吸收变压器运行时的振动,特别是调压绕组短路时的振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