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感温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远程监控的电缆感温装置。
背景技术:
温湿度控制器是以先进的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进口高性能温湿度传感器,可同时对温度、湿度信号进行测量控制,并实现液晶数字显示,还可通过按键对温、湿度分别进行上、下限设置和显示,从而使仪表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启动风扇或加热器,对被测环境的实际温、湿度自动调节的设备,目前的温湿度控制器大多都与后台监控系统信号连接,使温湿度控制器收集到的数据传送到后台监控系统,以方便技术人员统一进行调控。
目前,常规的温湿度控制器均采用分体式结构,即温湿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相互分离、采用接线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一来需要进行现场安装,且不利于减小整体的体积,同时,常规的温湿度控制器安装方式多采用螺栓和螺钉等连接固定形式,在箱柜等安装空间狭小的场合内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监控的电缆感温装置,它可以实现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轨道进行安装使安装更为快捷,易于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监控的电缆感温装置,包括连接有显示屏、温湿度传感器和接线端的温湿度控制器本体,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本体远离显示屏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温湿度控制器本体的一端开凿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轨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杆套,所述杆套内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杆套相匹配的限位环,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凿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开凿有多对均匀分布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限位球,所述弹簧槽底端与限位球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杆上开凿有与限位球相匹配的凹槽,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轨道进行安装使安装更为快捷,易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轨道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珠,易于本装置在轨道上滑动,方便本装置的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方便转轴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本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轨道相匹配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开凿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与轨道相匹配的锁紧螺钉,方便本装置在轨道上固定,使本装置在工作时不易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本体的表面铺设有防水涂层,易于提高本装置的防水性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轨道安装使得安装更为快捷,易于提高工作效率。
(2)安装板与轨道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珠,易于本装置在轨道上滑动,方便本装置的位置调整。
(3)安装板与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方便转轴的转动。
(4)温湿度控制器本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轨道相匹配的延伸板,延伸板上开凿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与轨道相匹配的锁紧螺钉,方便本装置在轨道上固定,使本装置在工作时不易滑动。
(5)温湿度控制器本体的表面铺设有防水涂层,易于提高本装置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开启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温湿度控制器本体、2显示屏、3温湿度传感器、4接线端、5轨道、6活动板、7转轴、8固定块、9固定杆、10杆套、11限位球、12压缩弹簧、13限位环、14滚珠、1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
“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远程监控的电缆感温装置,包括连接有显示屏2、温湿度传感器3和接线端4的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的最大负载功率为22W,适宜的工作环境为温度-25℃至+70℃,海拔≤2000M,相对湿度≤90%,显示屏2采用LED显示屏,接线端4可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温湿度传感器3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发送给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再发送给后台监控系统,温湿度传感器3为U盘型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3与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通过USB接口连接,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在温湿度传感器3与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之间连接USB延长线以适应不同环境。
请参阅图2-3,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远离显示屏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远离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的一端开凿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轨道5,安装板15上设有与轨道5相匹配的活动板6,活动板6用于对轨道5进行限位,活动板6与轨道5滑动连接,活动板6与安装板15之间连接有转轴7,安装板15上固定连接有杆套10,杆套10内插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用于将安装板15与活动板6固定,从而使活动板6对轨道5限位。
请参阅图2和图4,固定杆9上固定连接有与杆套10相匹配的限位环13,限位环13用于使固定杆9不易脱出杆套10,活动板6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9相匹配的固定块8,固定块8用于固定固定杆9,固定块8上开凿有与固定杆9相匹配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上开凿有多对均匀分布弹簧槽,弹簧槽与固定槽的内壁垂直,弹簧槽内设有限位球11,弹簧槽底端与限位球11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2,固定杆9上开凿有与限位球11相匹配的凹槽,凹槽与限位球11卡接,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轨道5进行安装使安装更为快捷,易于提高工作效率。
安装板15与轨道5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珠14,滚珠14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易于本装置在轨道5上滑动,方便本装置的位置调整,安装板15与转轴7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方便转轴7的转动,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轨道5相匹配的延伸板,延伸板上开凿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与轨道5相匹配的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用于将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与轨道5相锁紧,方便本装置在轨道5上固定,使本装置在工作时不易滑动,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的表面铺设有防水涂层,易于提高本装置的防水性能。
使用时,将固定杆9与固定块8分离,然后打开活动板6,将轨道5放入滑槽内,使轨道5与滑槽匹配,然后闭合活动板6,使活动板6压住轨道5的一端,然后将固定杆9插入固定块8上的固定槽,固定块8内的限位球11与固定杆9上的凹槽卡接,使固定杆9固定,此时活动板6与安装板15固定,实现了轨道5与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的安装固定,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将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拉动到轨道5上的合适位置,再旋转一对锁紧螺钉,使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与轨道5固定,最后再将轨道5安装在目标装置上,拆卸时只需拉动固定杆9使固定杆9与固定块8分离,即可将温湿度控制器本体1从轨道5上取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