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极体长针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7582发布日期:2019-07-27 11:0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极体长针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驻极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驻极体长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驻极体针式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驻极体长针的通电测试都是人工检测,在生产测试过程中,人工检测的效率极低、测试准确度也因人而异,同时人在长时间的检测过程中,由于眼睛的疲劳性会出现检测的失误,从而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所以目前驻极体长针的通电测试是驻极体量产的一大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极体长针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驻极体长针能够在测试装备上进行智能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消除了人为误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极体长针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左立板、右立板、第一滑台气缸、第二滑台气缸和第三滑台气缸,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平行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设置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用于放置驻极体;所述第一滑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左立板上,所述第一滑台气缸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三滑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三滑台气缸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滑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右立板上,所述第二滑台气缸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上设有两个测针,所述测针与所述驻极体的长针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左推板,所述第三滑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左推板上,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右推板,所述测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右推板上,所述左推板和所述右推板用于预调整所述驻极体长针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左推板和所述右推板的前端均设置为相互匹配的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左推板为一L型板,所述左推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左推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滑台气缸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台气缸、所述第二滑台气缸和所述第三滑台气缸均配置连接有供气装置和气流控制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的下端均设置有腰型孔,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均通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的上端设有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滑台气缸和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台的一侧连接有平震机构,所述平震机构包括输送导轨,所述输送导轨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台连接,所述输送导轨的上端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驻极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导轨的下侧连接有街铁,所述街铁连接有电机,所述街铁设置在U型架上,所述U型架设置在调节块上,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导轨的输入端连接有圆震,所述圆震为所述输送导轨提供所述驻极体。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台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有双导杆气缸。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挡板在驻极体一侧支撑着驻极体的两针,防止驻极体倾倒,驻极体另一侧由测试板上的两测针分别与驻极体的两针进行接触,然后通过测试板上的两测针对驻极体两针进行加电测试,完成驻极体长针的智能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消除了人为误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驻极体长针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右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左立板,3-检测台,4-右立板,5-第一滑台气缸,6-第二滑台气缸,7-腰型孔,8-第一滑块,9-第二滑块,10-测试板,11-测针,12-右推板,13-驻极体,14-挡板,15-左推板,16-第三滑台气缸,17-平震,18-圆震,19-街铁,20-U型架,21-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极体长针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驻极体长针能够在测试装备上进行智能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消除了人为误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极体13长针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左立板2、右立板4、第一滑台气缸5、第二滑台气缸6和第三滑台气缸16,第一滑台气缸5、第二滑台气缸6和第三滑台气缸16均配置连接有供气装置和气流控制调节阀。左立板2和右立板4平行固定在机架1上,左立板2和右立板4之间设置有检测台3,检测台3用于放置驻极体13;左立板2和右立板4的下端均设置有腰型孔7,左立板2和右立板4均通过腰型孔7与机架1固定连接,左立板2和右立板4的上端设有分别用于固定第一滑台气缸5和第二滑台气缸6的螺纹孔。

第一滑台气缸5固定设置在左立板2上,第一滑台气缸5上设有第一滑块8,第三滑台气缸16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8上,第三滑台气缸16上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与第一滑块8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三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挡板14。第三滑块在第一滑台气缸5的带动下,实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然后在第三滑台气缸16的带动下实现上下运动,第三滑台气缸16的运行比第一滑台气缸5有一定的延迟,第一滑台气缸5带动第三滑台气缸16和第三滑块在水平方向移动,移动到位后,第三滑台气缸16开始运行带动第三滑块和挡板14向下运行,以起到支撑驻极体13长针,防止驻极体13倾倒的作用。与此同时,第二滑台气缸6固定设置在右立板4上,第二滑台气缸6上设有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与第一滑块8的移动方向相对,第二滑块9上固定连接有测试板10,测试板10上设有两个测针11,测针11与驻极体13的长针相匹配。第二滑台气缸6与第一滑台气缸5运行同步,且运动相向而行,当测针11与驻极体13的长针,通过测针11对驻极体13的长针进行加电测试,完成驻极体13长针的智能检测,避免了传统人为测量误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

第一滑块8上固定设置有左推板15,第三滑台气缸16固定设置在左推板15上,左推板15为一L型板,左推板15的下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滑块8连接的螺纹孔,左推板15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三滑台气缸16的螺栓孔。第二滑块9上固定设置有右推板12,测试板10固定设置在右推板12上,左推板15和右推板12用于预调整驻极体13长针的位置。左推板15和右推板12的前端均设置为相互匹配的锯齿状。在第一滑台气缸5、第二滑台气缸6分别带动下,左推板15和右推板12分别随着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9实现水平方向的相向运动,然后锯齿状左推板15和右推板12夹持并推动驻极体13的两长针,调整驻极体13两长针的方向,为下一步的长针检测做好准备。

检测台3的一侧还可以连接有平震17机构,平震17机构包括输送导轨,输送导轨的输出端与检测台3连接,输送导轨的上端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宽度小于驻极体13的直径。输送导轨的输入端还可以连接有圆震18,圆震18为输送导轨提供驻极体13。输送导轨的下侧连接有街铁19,街铁19连接有电机,街铁19设置在U型架20上,U型架20设置在调节块21上,调节块21设置在机架1上,从而由平震17一个一个的给检测台3提供驻极体13。检测台3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连接有双导杆气缸,双导杆气缸伸出,能够推动限位板进一步的对驻极体13进行限位,完成更稳定的检测,同时完成检测后,双导杆气缸缩回,驻极体13可以从此处取出,以便进行下一个驻极体13的检测。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